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客,又称食客。指依附于贵族门庭的人,作为一种职业。它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平原君、孟尝君等贵族以门客交多而著称
B.改元、指古代新君即位的第二年改用的年号,一位君主在位期间只使用一个年号,因此古代可以用年号来代指皇帝,如康熙、乾隆。
C.弱冠,古代男性20岁时行冠礼,即献上表示成年人的毛子,以示成年,但但体尤未壮,故称“弱冠”
D.气骸君,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回家安度晚年,使骸骨归墓故乡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判断:古代同一个帝王在位时往往可以多次更改年号。
第4题:
2010年春节期间,一条有趣的祝福短信十分流行:“佳节来临,恭祝家庭顺治,生活康熙,人民雍正,学业乾隆,成绩嘉庆,前途道光,财富咸丰,德才同治,心情光绪!”请根据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判断:康熙、雍正、乾隆等称号应属()。
第5题:
人们对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不同,有的称年号,有的称庙号,有的称谥号。下列与“汉武帝”称谓相似的是()
第6题:
古代帝王的全称是指庙号、尊号、谥号、年号的合称()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第9题:
古代五音,指宫、商、角、徵(zhǐ)、羽,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加上变徵、变宫为“七声”。
西周春秋时期有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君,如“晋侯、秦伯”。
战国“四公子”,指“齐有孟尝君,赵有武安君,楚有春申君,魏有信陵君”,即田文、赵胜、黄歇、魏无忌。
中国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徽州。后“九州”成为中国的代称。
第10题:
谥号、庙号
谥号、年号
庙号、尊号
庙号、年号
第11题:
弱冠之龄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此指青少年时期
此指幼小的时候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古代“弱冠”指男子多少岁?
第16题:
我国古代的皇帝有庙号、谥号、尊号、年号等,“宋太祖”是()
第17题:
下列文化知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第18题:
以下除……之外,都与“冰弱龄慕道”中“弱龄”之义相同()
第19题:
谥号
庙号
年号
尊号
第20题:
“豆蔻”指女子十七八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花甲”指六十岁
“古稀”指七十岁
第21题:
秦始皇这一称呼中的“始”字表示第一个,隐含着要将帝王子子孙孙传下去的意思。
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死后,据其生前事迹、品德修养而给与的称号,如汉武帝。
庙号是封建社会皇帝死去后,在太庙立字奉祀时特起的一种名号,如唐太宗、宋太祖。
年号是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元、明、清三代常用年号称呼皇帝,如康熙帝。
第22题:
谥号
庙号
尊号
年号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