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公司签订一项进口商品合同的协议,规定的价格术语为CIF,该批货物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水渍险,卖方乙公司委托中国某航运公司丙作为承运人,丙签发了清洁提单。货物运抵收货港后,买方检验货物时发现,货物发生了损失,经查明,该损失是由于丙公司的船员在管理船舶时为排雨水而用铁棒疏通排水管道,但不慎将排水管道捅破,雨水顺着破洞流人船舱,致使货物湿损。货物的损失应当由谁来承担?A.中国人民保险公司B.船运公司丙C.买方甲D.卖方乙

题目

甲乙公司签订一项进口商品合同的协议,规定的价格术语为CIF,该批货物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水渍险,卖方乙公司委托中国某航运公司丙作为承运人,丙签发了清洁提单。货物运抵收货港后,买方检验货物时发现,货物发生了损失,经查明,该损失是由于丙公司的船员在管理船舶时为排雨水而用铁棒疏通排水管道,但不慎将排水管道捅破,雨水顺着破洞流人船舱,致使货物湿损。货物的损失应当由谁来承担?

A.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B.船运公司丙

C.买方甲

D.卖方乙


相似考题
更多“甲乙公司签订一项进口商品合同的协议,规定的价格术语为CIF,该批货物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水渍险,卖方乙公司委托中国某航运公司丙作为承运人,丙签发了清洁提单。货物运抵收货港后,买方检验货物时发现,货物发生了损失,经查明,该损失是由于丙公司的船员在管理船舶时为排雨水而用铁棒疏通排水管道,但不慎将排水管道捅破,雨水顺着破洞流人船舱,致使货物湿损。货物的损失应当由谁来承担?A.中国人民保险公司B.船运公司丙C.买方甲D.卖方乙”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国甲公司与瑞士乙公司签订了茶叶买卖 合同,条件为青岛CFR,买方甲公司投保了一切 险,装船完毕后,承运人丙公司签发了清洁提单,甲公司收到货物后,发现货物串味,经鉴定串味是由于丙公司将茶叶与香料混放引起的。依《海商法》及我国《海事特别程序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 )

    A.货物串味的损失应当由丙公司承担责任

    B.甲公司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

    C.保险公司赔偿了甲公司的损失后,就取得了向丙公司索赔的代位求偿权

    D.保险公司赔偿了甲公司的损失后,可以以甲公司的名义要求丙公司赔偿


    正确答案:ABC
    【考点】承运人的责任;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的险种及代位求偿
    【解析】由于船舱不适货而造成的货物串味损失由承运人丙公司承担责任,所以A正确。货物串味异味险包括在一切险当中,因此甲公司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根据《海商法》第252条,保险公司赔偿了被保险人甲公司的损失后,可以向承运人丙公司行使代位求偿权,但是依我国《海事特别程序法》的规定,应当以保险公司的名义而不是甲公司的名义索赔,所以C正确而D错误。

  • 第2题:

    中国美咸公司与法国欧莱公司以CIF价格条件订立了从中国出口某种饲料的货物买卖合同,该批货物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水渍险。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发现饲料上有很多飞虫,致使该批货物已无法正常使用。调查表明该批货物在装船前就已含有大量虫卵。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哪项?( )

    A.保险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为该批货物已经投了保

    B.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货物损失发生在运输途中

    C.中国美咸公司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货物损失是由于美咸公司所交货物的质量缺陷所致

    D.欧莱公司应当承担货物的损失,因为损失发生时风险已经转移


    正确答案:C
    A错,尽管本题货物投保了水渍险,但本题的货损是由于在投保前已存在的缺陷引起的,属于本质缺陷,属于保险人的除外责任。B错,损失是发生在运输途中,但由于货物的固有瑕疵或性质的损害承运人是免责的。C对,因为本题中的货损是由于美成公司所交货物的质量缺陷所致。D错,尽管此时风险已转移给了欧莱公司,但由于A公司所交货物有缺陷。货物的风险自交货时转移原则的适用有一个前提。即风险的转移是在卖方无违约责任的情况下,如卖方有违约行为,上述原则不适用。依l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0条,买方仍然有权向卖方提出索赔,采取因此种违反合同而可以采取的各种补救办法。C正确。

  • 第3题:

    甲乙公司签订一项进口商品合同的协议,规定的价格术语为CIF,该批货物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水渍险,卖方乙公司委托中国某航运公司丙作为承运人,丙签发了清洁提单。货物运抵收货港后,买方检验货物时发现,货物发生了损失,经查明,该损失是由于丙公司的船员在管理船舶时为排雨水而用铁棒疏通排水管道,但不慎将排水管道捅破,雨水顺着破洞流人船舱,致使货物湿损。货物的损失应当由谁来承担( )

    A.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B.船运公司丙

    C.买方甲

    D.卖方乙


    正确答案:C
    【答案】C
    【详解】丙公司船员过失导致船舶出现漏洞,其行为属于管理船舶的过失,并非管货过失致使货物受损,故承运人享有航行过失免责,B不选。另外,水渍险的范围不包括淡水雨淋险(淡水雨淋属于一般附加险,需要单独附加投保),因而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所以保险公司也不负责损失,A不选。CIF价格术语,风险在装运港船舷转移,卖方对此损失没有责任,所以损失应由买方甲自己承担,所以选C。

  • 第4题:

    中国甲公司向德国乙公司出口一批货物并约定采用CFR?2010术语规范二者之间的合同。该批货物投保了“水渍险”,交由日本丙公司负责运输。该批货物在运输途中遭遇风浪造成了部分货物损失,并在港口躲避风浪时由于港口当局的消毒措施又造成了一批货物的损失,到收货人仓库后发现因照料不善又损失了一批货物。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关于在运输途中因风浪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可不予赔偿
    B.因港口当局的消毒措施损失的货物保险公司可不予赔偿
    C.照料不善所引起的损失保险公司应该予以赔偿
    D.应该由中国甲公司负担该批货物的保险费用

    答案:B
    解析:
    选项A错误。大家注意,水渍险和平安险最大的不同就是把平安险不赔的“单纯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纳入了赔付范围,其余要素和平安险内容基本一样。所以本题中对于风浪造成的部分损失,保险公司应予赔付。选项B正确。港口检验检疫属于公权力介入的内容,这属于保险公司不负赔偿责任的情形。选项C错误。大家一定注意,照料不善的损失发生在货物到收货人的仓库“后”。保险人的责任期间到货物运达保险单载明的目的地收货人的最后仓库时为止。根据题干中的描述,这一损失发生的时间已经超出了保险人的责任期间,保险公司不负赔偿责任。选项D错误。大家还记得关于贸易术语保险问题的总结吗“带I的必须买(卖方出钱),D组术语买有料(买方有提供资料的义务)、其余全部卖有料(卖方有提供资料的义务)”。CFR显然属于卖方提供资料的范畴,并没有负责保险费用的义务。

  • 第5题:

    中国甲公司与瑞士乙公司签订了茶叶买卖合同,条件为CFR青岛,买方甲公司投保了一切险,装船完毕后,承运人丙公司签发了清洁提单,甲公司收到货物后,发现货物串味,经鉴定串味是由于丙公司与香料混放引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货物串味的损失应当由丙公司承担责任
    B、甲公司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
    C、保险公司赔偿了甲公司的损失后,就取得了向丙公司索赔的代位求偿权
    D、保险公司赔偿了甲公司的损失后,可以以甲公司的名义要求丙公司赔偿

    答案:A,B,C
    解析:
    由于船舱不适货而造成的货物串味损失由承运人丙公司承担责任,所以A正确。货物串味异味险包括在一切险当中,因此甲公司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所以B正确。根据《海商法》第252条,保险公司赔偿了被保险人甲公司的损失后,可以向承运人丙公司行使代位求偿权,但是应当以保险公司的名义而不是甲公司的名义索赔,所以C正确而D错误。

  • 第6题:

    中国甲公司与某国乙公司以CIF价格条件订立了从中国出口某种饲料的合同,该批货物投保了水渍险。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发现饲料上有很多飞虫,致使该批货物已无法正常使用。调查表明该批货物在装船前就已含有大量虫卵。关于本案,依相关规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哪几项?( )

    A.保险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本质缺陷属于除外责任
    B.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货物损失发生在运输途中
    C.中国甲公司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货物损失是由于甲公司所交货物的质量缺陷所致
    D.乙公司应当承担货物的损失,因为损失发生时风险已经转移

    答案:A,C
    解析:
    AC。本题考查对贸易合同与运输合同的关系的把握。A对,尽管本题货物投保了水渍险,但本题的货损是由于在投保前已存在的缺陷引起的,属于本质缺陷,属于保险人的除外责任。B错,损失是发生在运输途中,但由于货物的固有瑕疵或性质的损害承运人是免责的。C正确,因为本题中的货损是由于甲公司所交货物的质量缺陷所致。D不正确,尽管此时风险已转移给了乙公司,但由于甲公司所交货物有缺陷,货物的风险自交货时转移原则的适用有一个前提,即风险的转移是在卖方无违约责任的情况下,如卖方有违约行为,上述原则不适用。依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0条的规定,买方仍然有权向卖方提出索赔,采取因此种违反合同而可以采取的各种补救办法。本题正确答案应为AC。

  • 第7题:

    中国甲公司与瑞士乙公司签订了茶叶买卖合同,条件为CFR青岛,买方甲公司投保了一切险,装船完毕后,承运人丙公司签发了清洁提单,甲公司收到货物后,发现货物串味,经鉴定串味是由于丙公司将茶叶与香料混放引起的。依《海商法》及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 )


    A.货物串味的损失应当由丙公司承担责任

    B.甲公司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

    C.保险公司赔偿了甲公司的损失后,就取得了向丙公司索赔的代位求偿权

    D.保险公司赔偿了甲公司的损失后,可以以甲公司的名义要求丙公司赔偿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____海上 货物运输保险____代位求偿。本题涉及承运人的责任、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的险种及代位求偿。由于船舱不适货而造成的货物串味损失由承运人丙公司承担责任,所以A正确。货物串味异味险包括在一切险当中,因此甲公司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所以B正确。根据《海商法》第252条,保险公司赔偿了被保险人甲公司的损失后,可以向承运人丙公司行使代位求偿权,但是依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规定,应当以保险公司的名义而不是甲公司的名义索赔,所以C正确而D错误。

  • 第8题:

    2012年6月2日,中国甲公司与德国乙公司依CIF(汉堡)的价格条件订立了出口一批药品的合同。合同约定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2年6月10日,甲公司将货物交给承运人装船,承运人签发了清洁提单。6月20日,乙公司将尚处于运输途中的货物专卖给意大利丙公司。7月16日,丙公司收货时发现部分货物湿损。经查:该湿损是因船舶在海上与一渔船相撞导致货舱少量进水引起的。中国、德国、和意大利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本案中,应由()办理出口清关手续。

    • A、甲公司
    • B、丙公司
    • C、甲公司和丙公司
    • D、乙公司

    正确答案:A

  • 第9题:

    2012年6月2日,中国甲公司与德国乙公司依CIF(汉堡)的价格条件订立了出口一批药品的合同。合同约定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2年6月10日,甲公司将货物交给承运人装船,承运人签发了清洁提单。6月20日,乙公司将尚处于运输途中的货物专卖给意大利丙公司。7月16日,丙公司收货时发现部分货物湿损。经查:该湿损是因船舶在海上与一渔船相撞导致货舱少量进水引起的。中国、德国、和意大利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下列关于本案中货物风险转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丙公司收货时转移
    • B、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于装运港装上船时转移
    • C、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丙公司收到货物时转移
    • D、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双方之间订立合同时转移

    正确答案:B,D

  • 第10题:

    甲乙公司签订一项进口商品合同的协议,规定的价格术语为CIF,卖方公司委托中国某航运公司丙作为承运人,丙签发了清洁提单。货物运抵收货港后,买方检验货物时发现,货物发生损失,经查明,该损失是由于丙公司的船员为排水而用铁棒疏通排水管道,但不慎将排水管道冲破,水顺着破洞流人船舱,致使货物湿损。该批货物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平安险,货物的损失应由()来负担。

    • A、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 B、航运公司丙
    • C、买方甲
    • D、卖方乙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中国A公司与欧洲某国B公司以CIF价格条件订立了从中国出口某种饲料的货物买卖合同,该批货物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水渍险。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发现饲料上有很多飞虫,致使该批货物已无法正常使用。经检验,发现该批货物在装运前就已含有大量虫卵。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哪些?( )

    • A、保险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为该批货物已经投了保
    • B、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货物损失发生在运输途中
    • C、中国A公司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货物损失是由于甲公司所交货物的质量缺陷所致
    • D、B公司应当承担货物的损失,因为损失发生时风险已经转移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多选题
    2012年6月2日,中国甲公司与德国乙公司依CIF(汉堡)的价格条件订立了出口一批药品的合同。合同约定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2年6月10日,甲公司将货物交给承运人装船,承运人签发了清洁提单。6月20日,乙公司将尚处于运输途中的货物专卖给意大利丙公司。7月16日,丙公司收货时发现部分货物湿损。经查:该湿损是因船舶在海上与一渔船相撞导致货舱少量进水引起的。中国、德国、和意大利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下列关于本案中货物风险转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丙公司收货时转移

    B

    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于装运港装上船时转移

    C

    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丙公司收到货物时转移

    D

    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双方之间订立合同时转移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国致远与法国阿尔公司以CIF价格条件订立了从中国出口饲料的货物买卖合同,该批货物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水渍险。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发现饲料上有很多飞虫,致使该批货物已无法正常使用。经检验,发现该批货物在转运前就已含有大量虫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承运人也无须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货物损失是因为货物的固有缺陷所致,其属于承运人的免责事项

    B.阿尔公司应承担货物损失,本案中货物损失发生在风险转移至阿尔公司之后

    C.保险公司无须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货物的损失属于海运货物保险的除外责任

    D.致远公司应承担货物损失,其对货物损失有过失


    正确答案:ACD
    【考点】货物风险承担
    【解析】B错D对,本题中致远公司所提供的货物在转运前就已含有大量虫卵,其对货物的损失有过失,构成违约,因此不适用风险转移,应承担货物的损失。C对,除外责任,是指保险单中规定的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海上运输货物损失。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CD。

  • 第14题:

    甲、丙两公司签订了一批货物的买卖合同,约定由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将该批货物从北京运往广州交付给丙公司。在运输途中,甲公司与丙公司解除该合同,将该批货物出卖给广州的丁公司。甲公司与丁公司约定,甲公司负责将货物运到广州后交货。合同签订后,货物在运输途中因地震而灭失。该货物损失的承担人是( )。 A.甲公司 B.乙公司 C.丙公司 D.丁公司


    正确答案:D
    本题考点是在途买卖货物的风险。《合同法》 第144条规定:在途买卖合同,指出卖人已将标的 物交付承运人运输后,再寻找买受人订立的买卖合 同,此时标的物正在运输途中。在途买卖合同之动 产风险,自合同成立时即由买受人承担。本案中由 丁公承担,因此选D。

  • 第15题:

    共用题干

    甲公司购买了乙公司的货物,乙公司交货后,甲公司交由长途货运公司将货物运至外地仓库,货物仍在运输途中,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将货物卖给了丙公司。途中遭遇泥石流,货物全部损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公司应承担货物损失的风险
    B:丙公司应承担货物损失的风险
    C:货运公司应承担货物损失的风险
    D:甲公司和丙公司应分担货物损失的风险

    答案:B
    解析:
    《合同法》第144条规定:“出卖人出卖交由承运人运输的在途标的物,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毁损、灭失的风险自合同成立时起由买受人承担。”根据该条规定,B选项正确。
    根据《合同法》第146条的规定,A选项中乙公司违反约定不收取货物,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自乙公司违反约定不收取货物之日起由乙公司承担,因此货物毁损,乙公司仍应当支付货款,所以A选项当选。《买卖合同解释》第6条规定,根据《合同法》第162条,买受人拒绝接收多交部分标的物的,可以代为保管多交部分标的物。买受入主张出卖人负担代为保管期间的合理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买受人主张出卖人承担代为保管期间非因买受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故C项不当选。B选项中丙公司交付的设备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丁公司不能使用,意味着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因此丁公司有权拒绝接受标的物,设备的风险由丙公司承担,设备毁损,丁公司有权不支付设备价款,所以B选项不当选。D选项中庚公司交付的房屋虽然有一扇玻璃破碎,但是根本未达到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程度,张某无权要求解除合同,房屋的风险应由张某承担,张某应向庚公司支付房屋价款,所以D选项当选。
    《合同法》第167条规定:“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金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的,出卖人可以要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出卖人解除合同的,可以向买受人要求支付该标的物的使用费。”ABD选项正确。本题中每一期的付款都达到全部价款的1/5,因此即使甲公司最后一期付款没有按时支付,乙公司都有权要求解除合同,所以C选项不正确。
    本题中租赁期限届满,赵某继续居住,李某没有提出异议,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但是租赁期限不是2年,而是不定期,因此李某有权随时解除租赁合同,要求收回房屋,所以A选项不正确。原租赁合同有效,赵某有权居住,赵某的居住不构成不当得利,所以C选项不正确。赵某应按照原租赁合同约定的租金交付租金,所以D选项正确,B选项不正确。
    互易合同是互相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本题中李某仅是同意孙某在自己的房屋中居住,并不是转移房屋的所有权给孙某,所以不是互易合同。承揽合同是以一定工作的完成为目的,并且承揽人应当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本题中李某不是定作人,对孙某创作油画没有要求,孙某也不是按照李某的要求完成工作,所以不是承揽合同。赠与合同是无偿合同,本题中孙某为李某画油画是以李某提供房屋给孙某居住为对价的,不是无偿的,所以不是赠与合同。租金一般以现金的方式计算,但是当事人双方可以约定以实物为租金,本题中孙某和李某约定孙某以油画作为居住李某房屋的对价,油画即为孙某租赁李某房屋的租金,所以孙某与李某之间的协议是租赁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4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承租人主张优先购买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一)房屋共有人行使优先购买权的;(二)出租人将房屋出卖给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的;(三)出租人履行通知义务后,承租人在十五日内未明确表示购买的;(四)第三人善意购买租赁房屋并已经办理登记手续的。”据此,本题中仅在A选项中李某有权主张优先购买权。
    A选项中受赠人黄某严重侵害了王某的姐姐,王某的姐姐是王某的近亲属,因此王某可以撤销对黄某的赠与,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中张大山对张某负有赡养义务,张大山不尽赡养义务,因此张某可以撤销赠与,所以B选项正确。C选项中李某违反赠与中约定的义务,赵某有权撤销赠与,虽然李某将房屋转让给善意第三人,并且办理了房屋产权转移手续,赵某只是不可以要求李某返还赠与物,但是赵某有权撤销赠与,要求李某返还不当得利,所以C选项正确。依《合同法》第193条的规定,D选项中周某的行为致使孙某死亡,孙某的妻子作为孙某的继承人有权撤销赠与,但是孙某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6个月内行使,孙某的妻子自孙某死亡之日起8个月方提出撤销,已经丧失了撤销权,所以D选项不正确。

  • 第16题:

    中国甲公司向日本乙公司购买一批玻璃器皿,双方约定CFR上海,日本乙公司将货物交日本航运公司丙托运,乙公司在运输合同中要求丙在船舱中铺垫一些防震的物品以保证货物完好,但是该条款并没有在提单的背面条款中出现。丙航运公司向日本乙公司签发了清洁提单。后来,丙航运公司没有采取合理的防震措施,加之海上风浪过大致使货物大部分破碎。此时,中国甲公司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是、

    A、中国甲公司可以依据运输合同向丙请求赔偿
    B、中国甲公司可以依据提单向丙请求赔偿
    C、中国甲公司无法向日本乙公司请求赔偿,因为日本乙公司拿到了清洁提单,证明它将货物交给承运人时是完好的
    D、中国甲公司可以基于买卖合同向日本乙公司要求赔偿

    答案:D
    解析:
    中国甲公司无法依据运输合同向丙请求赔偿,因为甲公司不是运输合同的当事人,所以A项错误。中国甲公司也无法依据提单向丙请求赔偿,因为提单中并没有写明丙的防震义务,而收货人和承运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以提单所载事项为准,所以B项错误。日本乙公司拿到了清洁提单,证明其交给承运人的货物完好,但是并不是说中国甲公司一定无法向日本乙公司索赔,因为中国甲公司可以依据买卖合同要求日方赔偿。因为卖方有义务提供足以保全货物和保护货物的方式装箱或包装,而日本乙公司没有履行这项义务,因而要承担责任。所以C项错误,D项正确。

  • 第17题:

    中国甲公司与西班牙国乙公司签订了向中国进口皮包的合同,价格条件CIF。货到目的港时,甲公司发现有三箱货物因包装不当途中受损,因此拒收并弃之码头,该货物在目的港码头又被雨淋受损:依《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及相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虽然双方当事人已选择了CIF贸易术语,仍然需要适用《公约》
    B.因西班牙乙公司办理投保,故乙公司也应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
    C.因甲公司拒收货物,乙公司应承担货物在目的港码头雨淋造成的损失
    D.乙公司应承担因包装不当造成的货物损失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货物买卖公约和惯例的适用。A正确,由于公约适用的任意性。如当事人有其他规则的选择,则当事人的选择优先,当事人选择了CIF贸易术语,但由于贸易术语并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未涉及的内容还应适用公约。B错,在CIF术语下,虽由卖方办理保险,但货物的风险在装运港卖方完成交货时,已由卖方转移给买方了,因此,途中的风险应由甲公司承担。C错,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7条,声称另一方违约的一方,有义务采取合理的措施,减轻由于违约引起的损失,如不采取措施,则违约一方可要求从损害赔偿中扣除原可以减轻的损失数额。即使甲公司拒收,也应保全货物,而不能将货物弃之码头,扩大损失。D对,依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5条(2)D的规定,货物按照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装箱或包装,如果没有此种通用方式,则按照足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方式装箱或包装。本题卖方提供的包装不当,则应承担因此而造成的货物损失的赔偿责任。

  • 第18题:

    ★ 中国某公司与法国某公司以CIF价格条件订立了从中国出口某种饲料的货物买卖合同,该批货物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水渍险。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发现饲料上有很多飞虫,致使该批货物已无法正常使用。调査表明该批货物在装船前就巳含有大量虫卵。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哪项?()
    A.保险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为该批货物已经投了保
    B.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货物损失发生在运输途中
    C.中国某公司应当承担责任,因为货物损失是由于中国公司所交货物的质量缺陷所致
    D.法国公司应当承担货物的损失,因为损失发生时风险已经转移


    答案:C
    解析:
    。A错,本题的货损属于本质缺陷,属于保险人的除外责任。B错,由于货物的固有瑕疵或性质的损害承运人是免责的。C对,因为本题中的货损是由于所交货物的质量缺陷所致。D错,本题货物在装船前就巳含有大量虫卵属于有质量问题,依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0条,买方仍然有权向卖方提出索赔,采取因此种违反合同而可以采取的各种补救办法。C正确。

  • 第19题:

    中国甲公司与法国乙公司签订了向中国进口服装的合同,价格条件CIF。货到目的港时,甲公司发现有两箱货物因包装不当途中受损,因此拒收,该货物在目的港码头又被雨淋受损。依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及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是:

    A.因本合同已选择了CIF贸易术语,则不再适用《公约》
    B.在CIF条件下应由法国乙公司办理投保,故乙公司也应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
    C.因甲公司拒收货物,乙公司应承担货物在目的港码头雨淋造成的损失
    D.乙公司应承担因包装不当造成的货物损失

    答案:D
    解析: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6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不适用本公约,或者除第12条的规定外,可以减损公约的任何规定或改变其效力。因此,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贸易术语涉及的权利义务部分依据贸易术语的规定,贸易术语不涉及的部分,依然可以适用《公约》的规定。贸易术语的选择可以部分排除《公约》的适用。A项错误。CIF条件下,由卖方法国以公司办理保险,货物风险在装运港完成交货时转移给买方,途中的风险应由买方中国甲公司承担。B项错误。《公约》规定,买方有接收货物的义务,声称另一方违约的一方,有义务采取合理的措施,减轻由于违约引起的损失,如不采取措施,则违约一方可要求从损害赔偿中扣除原可以减轻的损失数额。甲公司即使拒收货物,也应保全货物,而不是扩大损失。C项错误。《公约》规定,货物按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装箱或包装,如果没有此种通用方式,则按足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方式装箱或包装。本题中卖方乙公司包装不当,应当承担因此而造成的货物损失的赔偿责任。D项正确。

  • 第20题:

    甲、丙两公司签订了一批货物的买卖合同,约定由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将该批货物从北京运往广州交付给丙公司。在运输途中,甲公司与丙公司解除该合同,将该批货物出卖给广州的丁公司。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甲公司负责将货物运到广州后交货。合同签订后,货物在运输途中因地震而灭失。该货物损失的承担人是()。

    • A、甲公司
    • B、乙公司
    • C、丙公司
    • D、丁公司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中国甲公司与法国乙公司于2012年8月以CIF条件签订了购买2万公吨硅酸盐的合同,卖方投保了平安险,由莫莱尔航运公司的"埃及法老"号将该批货物从法国的伊夫堡运至中国广州。提单约定适用《海牙规则》。"埃及法老"号在途中遇雨,因承运人的船员未及时将货舱舱盖盖严,使部分货物湿损。下列关于货物责任的选项哪个是不正确的?()

    • A、承运人应赔偿货物湿损的损失
    • B、收货人甲公司可以向保险人索赔该损失,因为该货物投保了平安险
    • C、此项货损的风险已经由乙公司转移至甲公司承担
    • D、该货损保险人没有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2012年6月2日,中国甲公司与德国乙公司依CIF(汉堡)的价格条件订立了出口一批药品的合同。合同约定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2年6月10日,甲公司将货物交给承运人装船,承运人签发了清洁提单。6月20日,乙公司将尚处于运输途中的货物专卖给意大利丙公司。7月16日,丙公司收货时发现部分货物湿损。经查:该湿损是因船舶在海上与一渔船相撞导致货舱少量进水引起的。中国、德国、和意大利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下列关于本案的运费承担和投保义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甲公司有义务承担将货物运至约定目的港的运费
    • B、丙公司有义务承担将货物运至约定目的港的运费
    • C、甲公司有义务投保
    • D、乙公司有义务投保

    正确答案:A,C

  • 第23题:

    中国甲公司与瑞士乙公司签订了茶叶买卖合同,条件为CFR青岛,买方甲公司投保了一切险,装船完毕后,承运人丙公司签发了清洁提单,甲公司收到货物后,发现货物串味,经鉴定串味是由于丙公司将茶叶与香料混放引起的。依《海商法》及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

    • A、货物串味的损失应当由丙公司承担责任
    • B、甲公司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
    • C、保险公司赔偿了甲公司的损失后,就取得了向丙公司索赔的代位求偿权
    • D、保险公司赔偿了甲公司的损失后,可以以甲公司的名义要求丙公司赔偿

    正确答案:A,B,C

  • 第24题:

    多选题
    中国甲公司与瑞士乙公司签订了茶叶买卖合同,条件为CFR青岛,买方甲公司投保了一切险,装船完毕后,承运人丙公司签发了清洁提单,甲公司收到货物后,发现货物串味,经鉴定串味是由于丙公司将茶叶与香料混放引起的。依《海商法》及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  )
    A

    货物串味的损失应当由丙公司承担责任

    B

    甲公司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

    C

    保险公司赔偿了甲公司的损失后,就取得了向丙公司索赔的代位求偿权

    D

    保险公司赔偿了甲公司的损失后,可以以甲公司的名义要求丙公司赔偿


    正确答案: D,A
    解析:
    A项,《海商法》第47条规定,承运人在船舶开航前和开航当时,应当谨慎处理,使船舶处于适航状态,妥善配备船员、装备船舶和配备供应品,并使货舱、冷藏舱、冷气舱和其他载货处所适于并能安全收受、载运和保管货物。由于船舱不适货而造成的货物串味损失由承运人丙公司承担责任
    B项,一切险除包括水渍险的责任范围外,还负责赔偿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外来原因所致的全部或部分损失。一般外来原因指偷窃、提货不着、淡水雨淋、短量、混杂、玷污、渗漏、串味异味、受潮受热、包装破裂、钩损、碰损破碎、锈损等原因。据此,货物串味异味险包括在一切险当中,因此甲公司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
    CD两项,《海商法》第252条规定,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是由第三人造成的,被保险人向第三人要求赔偿的权利,自保险人支付赔偿之日起,相应转移给保险人。被保险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必要的文件和其所需要知道的情况,并尽力协助保险人向第三人追偿。据此,保险公司赔偿了被保险人甲公司的损失后,可以向承运人丙公司行使代位求偿权,但是依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规定,应当以保险公司的名义而不是甲公司的名义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