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古代刑罚适用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有哪些 ( )
A.在秦代,如果犯罪后能主动消除犯罪后果,可以减免处罚
B.上请不适用于死刑
c.官当指官吏可以官职爵位折抵徒流罪
D.在居代,犯罪被揭发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投案的,可以免罪
第1题:
甲犯罪后自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对甲依法应如何量刑?( )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如果犯罪较轻,应当免除处罚
D.如果犯罪较轻,可以免除处罚
E.如果犯罪较轻,酌情减轻处罚
第2题:
下列关于唐朝法律中的自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犯罪被揭发后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者,唐代称作自首B.唐律中.规定谋反等重罪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犯罪并非都可自首C.自首者可以免罪,但赃物必须按法律规定如数偿还D.自首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实”,但犯罪情节交代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尽”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官当是指官员犯罪可用官品和爵位折抵徒刑和()的刑罚。
第8题:
唐律对有些犯罪后果无法挽回的犯罪,不适用自首减免的刑罚原则。
第9题:
古代封建官吏犯罪可以利用”杂抵罪”减免罪刑,可以用来抵罪的有()。
第10题:
第11题:
夺爵
除名
免官
流放
第12题:
犯罪被揭发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自首者,视为自首
自首不实,是对犯罪事实、情节交待不实
自首者可以免罪,但赃物必须按法律规定如数偿还
自首不尽,是交待赃物数量不尽
第13题:
余某犯罪后自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对余某依法应如何量刑?( )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如果犯罪较轻,应当免除处罚
D.如果犯罪较轻,可以免除处罚
第14题:
以下关于犯罪预备的说法错误的有( )。
A.犯罪预备既可以是为了自己实行犯罪而预备,也可以是为了他人实行犯罪而预备
B.实施预备行为后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着手实行的,属于犯罪预备
C.犯罪预备阶段可能同时成立犯罪中止和犯罪预备
D.对于预备阶段的中止犯,除了适用中止犯的规定减免刑罚之外,还应同时适用预备犯的减免规定
E.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官当是指官员犯罪可用官品和爵位折抵()刑和()刑的刑罚。
第20题:
下列关于唐律自首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21题:
区分公室告和非公室告的原则
谋反等重罪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无法挽回的犯罪不适用自首
唐代类推原则的完善反映了当时立法技术的发展
犯罪被揭发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的,不能减轻刑事处罚
第22题:
犯罪被揭发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者称作自首
谋反等重罪或造成严重后果无法挽回的犯罪不适用自首
自首者可以免罪
对于自首如实交待的部分,不再追究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