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则( )。A.教唆者不构成犯罪B.教唆者仍构成犯罪,并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C.教唆者仍构成犯罪,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教唆者仍构成犯罪,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题目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则( )。

A.教唆者不构成犯罪

B.教唆者仍构成犯罪,并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C.教唆者仍构成犯罪,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教唆者仍构成犯罪,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相似考题
更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则()。A.教唆者不构成犯罪B.教唆者仍构成犯罪,并按照其在共同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被教唆者没有实施犯罪行为的,教唆者也能单独构成犯罪
    B.主犯包括在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和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C.对于胁从犯,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被胁迫参加犯罪者,参加犯罪后表现积极的,不能再按照胁从犯处罚


    答案:A,C,D
    解析:
    聚众性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并不都是主犯。

  • 第2题:

    下列关于教唆犯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教唆犯既教唆他人实行犯罪,自己也参加犯罪的实施
    B.对教唆犯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因教唆犯都是起主要作用的,故对教唆犯都是按主犯处罚
    C.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则教唆犯不构成犯罪
    D.教唆犯虽然具有独立的犯罪性或可罚性,但并非独立的罪名


    答案:A,B,C
    解析:
    解析:教唆犯的基本特点是教唆他人实行犯罪而自己并不参加犯罪的实施,A错误。对教唆犯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起主要作用的按主犯处罚,仅起次要作用的则按从犯处罚,教唆犯一般起主要作用,故一般按主犯处罚,但并不排除作用较小按从犯处罚的可能,B错误。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教唆犯独自构成犯罪,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错误。教唆犯虽然具有独立的犯罪性或可罚性,但并非独立的罪名,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所教唆的犯罪确定罪名,D正确。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B、C。

  • 第3题:

    【多选题】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应当如何处理?()

    A.仍然构成犯罪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

  • 第4题:

    教唆者与被教唆者之间具有下列哪种情况时不构成共同犯罪:( )
    A.某曱没有教唆他人实施犯罪的故意,但因言行不慎而起到了教唆某乙实施犯罪的作用
    B.某乙未实施某曱所教唆的犯罪,却实施了其他的犯罪
    C.某乙实施了某曱所教唆的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遂
    D.被教唆者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或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答案:A,B,D
    解析:
    A、B、D
    考点:教唆犯的认定
    讲解:教唆犯的成立条件是:(1)对象适格,即应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的人,且对象较为特定、教唆他人实施特定的犯罪;(2)客观上实施了教唆行为,被教唆人是否实行了被教唆的犯罪,不影响教唆犯的成立;(3)主观上具有教唆他人犯罪故意,即明知自己教唆他人犯罪,并希望或放任。A项中某甲无教唆的故意,不成立教唆犯,某甲与某乙不构成共同犯罪。因此A项当选。B项中某乙实施的不是被教唆的罪,某甲与某乙不构成共同犯罪,B项当选。C项中某乙的行为虽然是犯罪未遂,但不妨碍某乙和 某甲成立共同犯罪,因为共同犯罪并不必然要求犯罪既遂。因此C项不当选。D项中教唆的对象不适格,不符合被教唆人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的人的要求, 也不成立共犯,D项当选。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D。

  • 第5题:

    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则教唆犯(  )。
    A.不构成犯罪
    B.应当减轻、免除处罚
    C.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D.可以减轻、免除处罚


    答案:C
    解析:
    《刑法》第29条第2款规定,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