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有一架700万像素的“三星”数码照相机。其同事乙因到西藏旅游,向甲借用了该相机。但因登山中保管不善,相机摔下山遭损毁。归来时,某乙购买一架500万像素“索尼”数码相机作为赔偿,甲不允,遂至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其所借出的相同型号的相机。法院审理后对甲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对于此事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甲对此“三星”相机享有的权利是一种相对权B、在没有出借前,某甲对该相机的权利所针对的义务人是不特定的C、某甲的照相机被某乙损毁,某甲便拥有了向某乙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某乙则有义务赔偿某甲的损失。这种权利所

题目

甲有一架700万像素的“三星”数码照相机。其同事乙因到西藏旅游,向甲借用了该相机。但因登山中保管不善,相机摔下山遭损毁。归来时,某乙购买一架500万像素“索尼”数码相机作为赔偿,甲不允,遂至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其所借出的相同型号的相机。法院审理后对甲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对于此事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甲对此“三星”相机享有的权利是一种相对权

B、在没有出借前,某甲对该相机的权利所针对的义务人是不特定的

C、某甲的照相机被某乙损毁,某甲便拥有了向某乙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某乙则有义务赔偿某甲的损失。这种权利所针对的义务属于“对人义务”。

D、根据法院的判决,在某甲和某乙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型法律关系,同时也是一种第二性法律关系。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BCD

   【考点】本题考点是法律关系、权利与义务。

   【解析】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分类根据相对应的主体范围可以分为绝对权利和义务和相对权利和义务,前者又称对世权利对世义务,是对应不特定的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绝对权利对应不特定的义务人,又称绝对权;绝对义务对应不特定的权利人。后者又称对人权利对人义务,是对应特定的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相对权利对应特定的义务人,又称相对权;相对义务对应特定的权利人。甲对三星相机享有的是物权,属于对世权利的范畴,也就是绝对权,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选项B是正确的。甲的照相机被乙损毁后,甲和乙之间就形成了因损害赔偿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这是相对权,所以乙对甲的义务是对人义务,他必须对甲进行赔偿,而不能对其他人。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

依据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主法律关系和从法律关系。主法律关系也叫第一性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的成立不需要依赖其它法律关系的存在,或者是在多边复合法律关系中居于支配地位。从法律关系也叫第二性法律关系,其成立有赖于其它法律关系的存在,或者是居于从属地位。本题中,甲对三星相机享有的所有权是第一性法律关系,而因为乙对相机的损毁而产生的对甲的赔偿关系是基于甲的所有权而产生的,所以是第二性法律关系。根据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执行的职能和时限规范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调整性法律关系基于人们的合法行为而产生,在这种法律关系中,人们按照法律规范的内容,自觉遵守法律、执行法律,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不需要适用法律制裁。保护性法律关系基于人们的违法行为而产生,这种法律关系的目的在于恢复和保护被破坏的权利和秩序,通常要适用法律制裁。本题中,乙用不同型号不同品牌的相机赔偿甲的相机,明显属于违约行为,所以产生的是保护性法律关系。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需要注意的是,保护性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是特定的,这就是国家。另一方主体则是违法或违约者。

 

更多“甲有一架700万像素的“三星”数码照相机。其同事乙因到西藏旅游,向甲借用了该相机。但因登山中保管不善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要购买德国照相机。1999年10月2日,甲在乙店的柜台中发现一架照相机,柜台的标签产地一栏注明“德国制造”,甲向乙店售货员询问产地时,丙明确告知该照相机是“德国制造”,甲遂购买。1999年10月7日,甲在修理该照相机时请照相机时请照相机检测中心检测,发现该相机系美国制造。2000年10月10,甲持该检测中心的检测证明要求乙店退货,根据合同法的规定()。

    A.乙店必须办理退货,因为该店的行为构成欺诈

    B.乙店有权不退货

    C.乙店可以不退货,但必须换货

    D.乙店可以不退货,但必须折价处理


    正确答案:B

  • 第2题:

    甲与乙系朋友关系,某日甲外出,将自己的照相机一台交乙保管。乙未经甲同意,擅自将照相机卖给不知情的丙。对此,下列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A.甲可依所有权取回照相机,但需向丙补偿购买相机所花费的价款

    B.甲可依所有权取回照相机,也无需向丙补偿购买照相机所花费的价款

    C.甲不能取回照相机,只能向乙请求赔偿损失

    D.丙与乙之间的买卖合同效力处于效力未定状态,其效力确定取决于甲的同意


    正确答案:C

  • 第3题:

    甲借了乙的1台掌上电脑,价值10,000 元,乙拾得甲的1部数码相机,价值12,000元,甲要求 乙返还数码相机,乙要求甲返还掌上电脑,双方为此发 生纠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如果乙拒绝返还数码相机,甲可不返还掌上电 脑,该行为属于行使抵销权
    B.如果乙拒绝返还数码相机,甲可不返还掌上电 脑,该行为属于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C.如果乙拒绝返还数码相机,甲可不返还掌上电 脑,该行为属于行使留置权
    D.如果乙拒绝返还数码相机,甲可不返还掌上电 脑,该行为属于自助行为


    答案:D
    解析:
    。本题A选项是错误的,抵销权应当是同种 类、同品质的债权才能抵销。本题B选项是错误的。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行使必须存在双务合同关系,而且 没有约定先后履行顺序,本题C选项是错误的。留置 权的行使,其要件包括债权到期、合法占有和同一法律 关系,本处不存在同一法律关系,故本题应选D。

  • 第4题:

    甲向乙借款而将自己的货物质押给乙,但乙将该批货物放置在露天场地风吹日晒。在此情况下,法院对甲的请求给予支持的有()。

    A.因乙保管不善,请求解除质押关系
    B.因乙保管不善,请求提前清偿债务并返还质物
    C.因乙保管不善,请求乙向有关机构提存该批货物
    D.因乙保管不善,请求乙承担货物的损失
    E.因乙保管不善,请求乙恢复原状

    答案:B,C,D
    解析:
    根据《物权法》第215条的规定,质权人负有妥善保管质押财产的义务;因保管不善致使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质权人的行为可能使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出质人可以要求质权人将质押财产提存,或者要求提前清偿债务并返还质押财产。

  • 第5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

    A.甲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B.乙开车不慎将行人撞倒
    C.丙邀请朋友到自家聚餐
    D.丁向同事转让一架钢琴

    答案:D
    解析:
    (1)选项AC:不影响法律关系,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2)选项B:侵权行为属于事实行为。

  • 第6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 A、甲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 B、乙开车不慎将行人撞倒
    • C、甲邀请朋友到自家聚餐
    • D、乙向同事转让一架钢琴

    正确答案:D

  • 第7题:

    甲、乙外出游玩,向丙借相机一部,用毕甲将相机带回家。丁到甲家见此相机,执意要以3000元买下,甲见此价格高于市场价,便隐瞒实情卖予丁。不久,丁因手头拮据,向乙兜售此相机,乙见该相机眼熟,便向丁询问,丁如实相告,于是乙开心地将相机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买下。此时,相机应当归()所有。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正确答案:B

  • 第8题:

    韩某有一架700万像素的“三星”数码照相机。其同事胡某因到云南旅游,向韩某借用了该相机。但因登山中保管不善,相机摔下山遭损毁。归来时,胡某购买一架500万像素的“索尼”数码相机作为赔偿,韩某不允,遂至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其所借出的相同型号的相机。法院审理后对韩某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对于此事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韩某对此“三星”相机享有的权利是一种相对权
    • B、在没有出借前,韩某对该相机的权利所针对的义务人是不特定的
    • C、韩某的照相机被胡某毁损,韩某便拥有了向胡某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胡某则有义务赔偿韩某的损失。这种权利所针对的义务属于“对人义务”
    • D、根据法院的判决,在韩某和胡某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型法律关系,同时也是一种第二性法律关系

    正确答案:B,C,D

  • 第9题:

    甲要购买德国制造的照相机,2003年10月2日,甲在乙店的柜台中发现一架照相机,柜台的标签上产地一栏注明的是"德国制造",甲向乙店售货员丙询问产地时,丙明确告知该照相机的产地是"德国制造",甲遂购买。2003年10月7月,甲在修理该相机时请照相机检测中心检测,发现该相机系美国制造,2004年10月10日,甲持检测中心的检测证明要求乙店退货。根据《合同法》的规定()。

    • A、乙店必须办理退货,因为乙店的行为构成欺诈
    • B、乙店有权不退货
    • C、乙店可以不退货,但必须换货
    • D、乙店可以不退货,但必须折价处理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甲、乙外出游玩,向丙借相机一部,用毕甲将相机带回家。丁到甲家见此相机,执意要以3000元买下,甲见此价同于市价,便隐瞒实情表示同意并将相机交付与丁。不久,丁因手头拮据又向乙以2000元兜售该相机。乙见此相机眼熟,便向丁询问,丁如实相告,乙遂将之买下。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此时,相机应当归()所有。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单选题
    甲擅自将乙存放在他家的一架照相机拿到市场上去卖,丙以合理价格购得。正巧乙随同学到丙家玩发现照相机,便向丙讨还,丙不给。照相机应()。
    A

    还给乙,甲退款给丙

    B

    还给乙,由乙退款给丙

    C

    还给甲,由甲退款给丙

    D

    归丙取得,乙向甲要求赔偿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甲、乙外出游玩,向丙借相机一部,用毕甲将相机带回家。丁到甲家见此相机,执意要以3000元买下,甲见此价高于市价,便隐瞒实情表示同意并将相机交付与丁。不久,丁因手头拮据又向乙以2000元兜售该相机。乙见此相机眼熟,便向丁询问,丁如实相告,乙遂将之买下。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此时,相机应当归( )所有。
    A

    甲 

    B

    乙 

    C

    丙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1)丁基于善意取得制度依法取得了该相机的所有权;(2)丁作为所有权人将该相机卖给乙时,属于有权处分,与善意取得制度无关(无需考虑乙是否善意的问题),乙自“交付”之日起取得该相机的所有权。

  • 第13题:

    甲向乙借款而将自己的货物出质给乙,但乙将该批货物放置在露天地里风吹日晒,致使货物部分受损。在此情况下,法院对甲的下列哪些请求应给予支持?

    A.因乙保管不善,请求解除质押关系

    B.因乙保管不善,请求提前清偿债权返还质押财产

    C.因乙保管不善,请求乙向有关机构提存该批货物

    D.因乙保管不善,请求乙承担货物的损失


    正确答案:BCD
    [考点]质权人对质物保管不善,出质人可采取的措施
    BCD。依《物权法》第25条规定:“质权人负有妥善保管质押财产的义务;因保管不善致使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质权人的行为可能使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出质人可以要求质权人将质押财产提存,或者要求提前清偿债务并返还质押财产。”故出质人不能因为质权人保管不善而径行解除质权关系,A项不当选。

  • 第14题:

    甲、乙外出游玩,向丙借相机一部,用毕甲将相机带回家。丁到甲家见此相机,执意要以3000元买下,甲见此价高于市价,便隐瞒实情表示同意并将相机交付与丁。不久,丁因手头拮据又向乙以2000元兜售该相机。乙见此相机眼熟,便向丁询问,丁如实相告,乙遂将之买下。此时,谁拥有该相机的所有权( )

    A.甲

    B.乙

    C.丙

    D.丁


    正确答案:B
    《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本题中,甲将不属于自己所有的相机卖给善意第三人丁且已经交付,虽然甲是无权处分行为,但丁对该相机的取得符合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因此该相机的所有权人就是丁。丁再将相机卖给乙的行为,是对相机的有权处分,乙虽然询问并得知了实际情况,但并不妨碍丁与乙买卖合同的有效成
    立,故乙取得该相机的所有权。所以,选择B项。

  • 第15题:

    甲为了鼓励乙好好学习,答应赠给乙一台电脑及一架照相机。甲先给了电脑,要求在乙期末学习成绩好时再送照相机。到了期末,乙的成绩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甲非常生气,不但不再给照相机,而且要求返还电脑。请问,下列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A.甲与乙间赠与电脑及照相机的合同已经成立
    B.甲无权要求返还电脑
    C.甲有权不再给照相机
    D.甲有权要求返还电脑


    答案:A,B,C
    解析:
    【详解】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赠与合同为诺成合同。《合同法》第186条第1款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所以本题中,甲、乙之间赠与电脑、照相机的合同已经成立。甲在交付电脑后,电脑所有权已转移给乙,因而甲无权要求乙返还电脑,选项D不正确。

  • 第16题:

    甲与乙系朋友关系。某日甲外出,将自己的一台照相机交给乙保管。乙未经甲同意将照相机卖给不知情的丙,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乙对照相机无权处分,丙可以取得照相机的所有权
    B.乙的行为效力待定,丙无权取得照相机的所有权
    C.如果甲追认乙的行为无效,甲可以要求丙返还相机
    D.乙、丙之间的合同无效,因为乙无权处分该相机


    答案:A
    解析:
    解析:乙的行为构成无权处分,因无权处分而签订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而不是无效合同。无权处分行为不影响善意第三人依据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

  • 第17题:

    某商业银行由甲、乙共同保管密码箱,甲负责保管钥匙,乙负责保管密码。某一天甲生病请假,则下列做法符合“岗位职责”要求的是(  )。

    A.甲直接将钥匙交与乙代为保管,并叮嘱乙千万不能丢失
    B.甲直接将钥匙交与乙以外的其他同事代为保管,并叮嘱其千万不能交给其他人
    C.经过适当的批准后甲把钥匙交与乙以外的其他同事保管
    D.乙主动提出代甲保管钥匙

    答案:C
    解析:
    根据“岗位职责”原则的规定:除非经内部职责调整或经过适当批准,不准为其他岗位人员代为履行职责或将本人工作委托他人代为履行;不得违反内部交易流程及岗位职责管理规定将自己保管的印章、重要凭证、交易密码和钥匙等与自身职责有关的物品或信息交与或告知其他人员。甲病假期间私自把与自身职责相关的重要物品(钥匙)交与他人代管,或者乙主动提出代甲保管钥匙,都违反了岗位职责的规定,故A、B、D选项不符合题意。经过适当的批准后甲把钥匙交与乙以外的其他同事保管,符合岗位职责,故C选项符合题意。

  • 第18题:

    甲与乙系朋友关系。某日甲外出,将自己的一台照相机交给乙保管,乙未经甲同意将照相机卖给不知情的丙,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乙的处分行为效力待定,但丙可以取得照相机的所有权
    • B、乙的处分行为效力待定,丙无权取得照相机的所有权
    • C、如果甲拒绝追认,则乙的处分行为无效,甲可以要求丙返还相机
    • D、乙、丙之间的合同无效,因为乙无权处分该相机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甲擅自将乙存放在他家的一架照相机拿到市场上去卖,丙以合理价格购得。正巧乙随同学到丙家玩发现照相机,便向丙讨还,丙不给。照相机应()。

    • A、还给乙,甲退款给丙
    • B、还给乙,由乙退款给丙
    • C、还给甲,由甲退款给丙
    • D、归丙取得,乙向甲要求赔偿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甲借了乙的1台掌上电脑,价值10000元,乙拾得甲的1部数码相机,价值12000元,甲要求乙返还数码相机,乙要求甲返还掌上电脑,双方为此发生纠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如果乙拒绝返还数码相机,甲可不返还掌上电脑,该行为属于行使抵销权
    • B、如果乙拒绝返还数码相机,甲可不返还掌上电脑,该行为属于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 C、如果乙拒绝返还数码相机,甲可不返还掌上电脑,该行为属于行使留置权
    • D、如果乙拒绝返还数码相机,甲可不返还掌上电脑,该行为属于自助行为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某甲委托某乙为其保管照相机,并允许乙使用。乙未经甲同意擅自将照相机卖给了素不相识的丙,后被丁偷去。丁又卖给了同事戊。甲回来得知情况后,主张所有权,丙、戊也主张所有权,那么,该照相机应归()

    • A、甲所有
    • B、丙所有
    • C、戊所有
    • D、甲、丙、戊均有所有权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

    甲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B

    乙开车不慎将行人撞倒

    C

    甲邀请朋友到自家聚餐

    D

    乙向同事转让一架钢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甲委托某乙为其保管照相机,并允许乙使用。乙未经甲同意擅自将照相机卖给了素不相识的丙,后被丁偷去。丁又卖给了同事戊。甲回来得知情况后,主张所有权,丙、戊也主张所有权,那么,该照相机应归()
    A

    甲所有

    B

    丙所有

    C

    戊所有

    D

    甲、丙、戊均有所有权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