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题 某市检察院张某在办理一起受贿案件时,发现犯罪嫌疑人之一系其堂妹,故申请回避并经检察长同意。下列关于张某在申请回避前所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效力问题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均无效B.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均有效C.取得的证据有效,但进行的诉讼行为无效D.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是否有效,由检察委员会或检察长决定

题目

第 15 题 某市检察院张某在办理一起受贿案件时,发现犯罪嫌疑人之一系其堂妹,故申请回避并经检察长同意。下列关于张某在申请回避前所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效力问题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均无效

B.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均有效

C.取得的证据有效,但进行的诉讼行为无效

D.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是否有效,由检察委员会或检察长决定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违反回避制度取得的证据的效力问题。《高检规则》第30条规定:“因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或者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情形之一而回避的检察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是否有效,由检察委员会或者检察长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所以,D项正确。
更多“某市检察院张某在办理一起受贿案件时,发现犯罪嫌疑人之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市人民检察院在侦查一起贪污案件过程中,在犯罪嫌疑人张某正在实施犯罪时,决定将其拘留,并在拘留后48小时内进行讯问,认为应当将其逮捕.由于案件比较复杂,于是在拘留后第8日决定逮捕.本案侦查终结后,作出了撤销案件的决定,侦查部门制作了《撤销案件意见书》,自行决定撤销案件.则本案中的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做法包括:

    A.检察院决定拘留张菜

    B.检察院在拘留后48小时才讯问张某

    C.检察院在拘留后第8日才决定逮捕张某

    D.检察院侦查部门自行决定撤销案件


    正确答案:ABD
    74.【答案】ABD 【考点】检察拘留【解析】 《高检规则》第7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决定拘留:(一)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二)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本题选项A,检察院侦查贪污案件,根据犯罪嫌疑人张某正在实施犯罪从而决定拘留的做法是错误的.所以A选项的‘做法是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当选.第81条规定:“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所以,选项B的做法也是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当选.第8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限为十日,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所以选项C在拘留后第8日决定逮捕,并没有违反法定诉讼程序的规定,不当选.第237条规定:“侦查过程中,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出检察人员写出撤销案件意见书,经侦查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请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撤销案件:(一)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二)没有犯罪事实的,或者依照刑法规定不负刑事责任和不是犯罪的;(三)虽有犯罪事实,但不是犯罪嫌疑人所为的.对于共同犯罪的案件,如有符合本条规定情形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撤销对该犯罪嫌疑人的立案.”所以选项D检察自侦部门自行决定撤销案件是违反诉讼程序规定的,当选.

  • 第2题:

    王某发现一起盗窃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他可以向下列哪个机关举报?( )

    A.公安机关

    B.检察院

    C.法院

    D.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


    正确答案:D
    《刑事诉讼法》第84条第3款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这里“紧急措施”是指保护现场、先行拘留嫌疑人、扣押证据等措施,而本案中犯罪分子就在现场实施盗窃行为,如不马上采取措施犯罪分子会逃逸,故属于法定的“紧急情况”。

  • 第3题:

    法院审理郑某涉嫌滥用职权犯罪案件,在宣告判决前,检察院发现郑某和张某接受秦某巨款,涉嫌贿赂犯罪。对于新发现犯罪嫌疑人和遗漏罪行的处理,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A:法院可以主动将张某、秦某追加为被告人一并审理
    B:检察院可以补充起诉郑某、张某和秦某的贿赂犯罪
    C:检察院可以将张某、秦某追加为被告人,要求法院一并审理
    D:检察院应当撤回起诉,将三名犯罪嫌疑人以两个罪名重新起诉

    答案:B,C
    解析:
    【考点】延期审理【详解】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458条规定,在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发现被告人的真实身份或者犯罪事实与起诉书中叙述的身份或者指控犯罪事实不符的,或者事实、证据没有变化,但罪名、适用法律与起诉书不一致的,可以变更起诉;发现遗漏的同案犯罪嫌疑人或者罪行可以一并起诉和审理的,可以追加、补充起诉。据此,判决宣告前检察院发现张某和郑某涉嫌贿赂犯罪,对这一新的犯罪事实及同案犯罪嫌疑人,在申请延期审理的情况下,进行补充侦查;对于无需补充侦查的,则是由检察院补充、追加或者变更起诉。本题选择BC。

  • 第4题:

    某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重大贪污案件过程中,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高某。负责执行的公安人员在执行逮捕时发现高某已经潜逃,该人民检察院决定通缉高某。那么该案中,有权发布通缉令的是哪个机关?()

    • A、人民检察院
    • B、人民法院
    • C、国家安全机关
    • D、公安机关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人民检察院在侦查一起受贿案件时,认为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吴某,应如何处理?()

    • A、由该人民检察院决定并执行
    • B、由上级人民检察院决定并交由公安机关执行
    • C、由该人民检察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 D、由上级人民检察院决定并交由该人民检察院执行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某市检察院张某在办理一起受贿案件时,发现犯罪嫌疑人之一系其堂妹,故申请回避并经检察长同意。下列关于张某在申请回避前所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效力问题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均无效
    • B、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均有效
    • C、取得的证据有效,但进行的诉讼行为无效
    • D、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是否有效,由检察委员会或检察长决定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某县人民检察院办理一起贪污案件,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高某。在执行逮捕时,公安人员发现高某已经潜逃,该人民检察院决定通缉高某。那么,该案中有权发布通缉令的是()。

    • A、人民检察院
    • B、人民法院
    • C、国家安全机关
    • D、公安机关

    正确答案:D

  • 第8题:

    王某发现一起盗窃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他可以向下列哪个机关举报?()

    • A、公安机关
    • B、检察院
    • C、法院
    • D、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对哪些案件,公安机关可做撤案处理()。

    • A、犯罪嫌疑人王某,15岁,女,系某校高中学生,盗窃了邻居赵某3000元钱;
    • B、公安机关2009年破获一起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赵某在4年前盗窃了12万元;
    • C、犯罪嫌疑人张某在取保侯审期间,因患病死亡;
    • D、经过侦查,有证据证实犯罪嫌疑人涉嫌构成侵占罪。

    正确答案:A,C,D

  • 第10题:

    不定项题
    某市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该市财政局副局长张某受贿案的过程中,除发现张某利用职权之便收受他人贿赂之外,还发现张某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和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根据以上情况,回答如下问题:除有碍侦查和无法通知的情况外,有关部门对张某因涉嫌受贿罪执行逮捕后,下列哪个机关应该在24小时内将逮捕张某的原因和羁押处所通知张某的家属或所在单位?()
    A

    决定逮捕的检察院

    B

    执行逮捕的公安机关

    C

    负责羁押的部门

    D

    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宣化市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重大职务犯罪案件中,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赵某,负责执行的公安人员在执行逮捕时发现赵某已经潜逃,则()有权发布通缉令。
    A

    宣化市人民检察院

    B

    宣化市人民法院

    C

    宣化市公安局

    D

    国家安全局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侦查措施。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尽管人民检察院享有该重大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权,但是只有公安机关才有权发布通缉令。

  • 第12题:

    单选题
    王某发现一起盗窃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他可以向下列哪个机关举报?()
    A

    公安机关

    B

    检察院

    C

    法院

    D

    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立案材料的来源。《刑事诉讼法》第108条第3款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刑事诉讼法》对公民具体向哪个公安司法机关进行举报并没有限制,公民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家举报。另外,法条中的"紧急措施"是指保护现场、先行拘留嫌疑人、扣押证据等措施,而本案中犯罪分子就在现场实施盗窃行为,如不马上采取措施犯罪分子会逃逸,故属于法定的"紧急情况"。接受举报的单位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 第13题:

    某市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重大受贿案件过程中,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张某。负责执行的公安人员执行逮捕时发现张某已经潜逃,该人民检察院决定通缉张某。该案中,有权发布通缉令的机关是( )。

    A.市人民检察院

    B.市人民法院

    C.市国家安全机关

    D.市公安机关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某市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重大贪污案件过程中,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高某。负责执行的公安人员执行逮捕时发现高某已经潜逃,该人民检察院决定通缉高某。该案中,有权发布通缉令的是哪个机关?( )

    A.市人民检察院

    B.市人民法院

    C.市国家安全机关

    D.市公安机关


    正确答案:D
    [答案] D。[解析]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16条、第217条、第218条和第219条,人民检察院侦查直接受理的案件,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或者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脱逃的,经检察长批准,可以作出通缉的决定。各级人民检察院需要在本辖区内通缉犯罪嫌疑人的,可以直接决定通缉;需要在本辖区外通缉犯罪嫌疑人的,由有决定权的上级人民检察院决定。人民检察院应当将通缉通知书和通缉犯的照片、身份、特征、案情简况送达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追捕归案。人民检察院应当与公安机关积极配合,及时检查监督通缉的执行情况。所以发布通缉令的机关应是公安机关,本题答案为D。

  • 第15题:

    共用题干

    某市人民检察院在侦查一起贪污案件过程中,在犯罪嫌疑人张某正在实施犯罪时,决定将其拘留,并在拘留后48小时进行讯问,认为应当将其逮捕。由于案件比较复杂,于是在拘留后第8日决定逮捕。本案侦查终结后,作出了撤销案件的决定,侦查部门制作了《撤销案件意见书》,自行决定撤销案件。则本案中的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做法包括:
    A:检察院决定拘留张某
    B:检察院在拘留后48小时才讯问张某
    C:检察院在拘留后第8日才决定逮捕张某
    D:检察院侦查部门自行决定撤销案件

    答案:A,B,D
    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30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如果拒绝检查,侦查人员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强制检查。
    《高检规则》第24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为了查明案情,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的问题,可以进行鉴定”,可以进行而不是应当进行;《高检规则》第248条,鉴定由检察长批准,由人民检察院技术部门有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聘请其他有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但是应当征得鉴定人所在单位的同意;《高检规则》第250条,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出具鉴定意见、检验报告,同时附上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资质证明,并且签名或者盖章。《刑事诉讼法》第146条,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六机关规定》第31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被告人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进行查证的,可以建议补充侦查。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中的情况在《高检规则》中已作出了明确的肯定,即《高检规则》第380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遗漏罪行、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等情形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提出具体的书面意见,连同案卷材料一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也可以自行侦查,必要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C选项中的情况《高检规则》第457条已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公诉案件需要补充侦查的,公诉机关应自行侦查,必要时可要求侦查机关提供协助,也可以书面要求侦查机关补充提供证据。D选项中的情况《刑诉解释》第226条已作出了明确规定,发现被告可能有自首、坦白、立功等法定量刑情节,而人民检察院移送的案卷中没有相关证据材料的,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移送。审判期间.被告人提出新的立功线索的,人民法院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因为被告人可能有自首、立功等作为法定量刑情节的证据材料属于案件的主要证据,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就应当移送)。
    《刑事诉讼法》第151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但是,不得诱使他人犯罪,不得采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发生重大人身危险的方法。对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第152条规定,如果使用该证据可能危及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或者可能产生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采取不暴露有关人员身份、技术方法等保护措施,必要的时候,可以由审判人员在庭外对证据进行核实。
    选项A错误。《高检规则》第257条第2款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应当经检察长批准。据此可知,对犯罪嫌疑人辨认应当经检察长批准,而不是由侦查部门负责人决定。选项B错误。《高检规则》第258条规定,辨认应当在检察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在辨认前,应当向辨认人详细询问被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禁止辨认人见到被辨认对象,并应当告知辨认人有意作假辨认应负的法律责任。据此可知,在辨认前,禁止辨认人见到被辨认的人或被辨认的物。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高检规则》第259条规定,几名辨认人对同一被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应当由每名辨认人单独进行。必要的时候,可以有见证人在场。据此可知,不能集体进行辨认。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0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而根据《高检规则》第129条的相关规定,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只有在其中第(4)、(5)种情况,也就是在“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两种情况下,才能决定拘留,故本案中检察机关对正在实施犯罪的嫌疑人决定拘留是错误的。《高检规则》第134条规定,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刑事诉讼法》第16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14日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1日至3日,故C项做法符合法律规定。根据《高检规则》第290条,侦查部门应当制作拟撤销案件意见书,报请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故D项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

  • 第16题:

    某市看守所民警曹某受张某之托,将张某事先写好案情的纸条分别交给因涉嫌受贿犯罪被羁押于该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李某、郭某,造成二人在侦查机关讯问时全面翻供。曹某的行为构成()。

    • A、徇私枉法罪
    • B、玩忽职守罪
    • C、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 D、滥用职权罪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李某系某市工商局局长张某之妻,李某通过张某的关系,找到负责办理公司登记的工作人员钟某,为缺少资质条件的陈某办理了公司登记,李某收陈某人民币5万元,对此张某并不知情,李某的行为构成()。

    • A、介绍贿赂罪
    • B、受贿罪
    • C、不构成犯罪
    • D、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某市人民检察院在侦查一起贪污案件过程中,在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正在实施犯罪时,决定将其拘留,并在拘留后48小时进行讯问,认为应当将其逮捕。由于案件比较复杂,于是在拘留后第8日决定逮捕。本案侦查终结后,作出了撤销案件的决定,侦查部门制作了《撤销案件意见书》,自行决定撤销案件。则本案中的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做法包括:()

    • A、检察院决定拘留张某
    • B、检察院在拘留后48小时才讯问张某
    • C、检察院在拘留后第8日才决定逮捕张某
    • D、检察院侦查部门自行决定撤销案件

    正确答案:A,B,D

  • 第19题:

    某市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该市财政局副局长张某受贿案的过程中,除发现张某利用职权之便收受他人贿赂之外,还发现张某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和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根据以上情况,回答如下问题:除有碍侦查和无法通知的情况外,有关部门对张某因涉嫌受贿罪执行逮捕后,下列哪个机关应该在24小时内将逮捕张某的原因和羁押处所通知张某的家属或所在单位?()

    • A、决定逮捕的检察院
    • B、执行逮捕的公安机关
    • C、负责羁押的部门
    • D、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某市检察院对一起盗窃案审查起诉时,发现共同犯罪的部分犯罪嫌疑人在逃。对此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如何处理?

    • A、应要求公安机关采取措施保证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另案移送审查起诉,对在案的犯罪嫌疑人的审查起诉应当照常进行
    • B、在公安机关采取措施将在逃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后进行审查起诉
    • C、中止诉讼
    • D、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处理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宣化市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重大职务犯罪案件中,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赵某,负责执行的公安人员在执行逮捕时发现赵某已经潜逃,则()有权发布通缉令。

    • A、宣化市人民检察院
    • B、宣化市人民法院
    • C、宣化市公安局
    • D、国家安全局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多选题
    法院审理郑某涉嫌滥用职权犯罪案件,在宣告判决前,检察院发现郑某和张某接受秦某巨款,涉嫌贿赂犯罪。对于新发现犯罪嫌疑人和遗漏罪行的处理,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2013年真题]
    A

    法院可以主动将张某、秦某追加为被告人一并审理

    B

    检察院可以补充起诉郑某、张某和秦某的贿赂犯罪

    C

    检察院可以将张某、秦某追加为被告人,要求法院一并审理

    D

    检察院应当撤回起诉,将三名犯罪嫌疑人以两个罪名重新起诉


    正确答案: C,D
    解析:
    BC两项,《高检规则》第458条规定,在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发现被告人的真实身份或者犯罪事实与起诉书中叙述的身份或者指控犯罪事实不符的,或者事实、证据没有变化,但罪名、适用法律与起诉书不一致的,可以变更起诉;发现遗漏的同案犯罪嫌疑人或者罪行可以一并起诉和审理的,可以追加、补充起诉。本题中,检察院在判决宣告前发现郑某和张某涉嫌贿赂犯罪,检察院可以追加、补充起诉。
    A项,《高法解释》第243条规定,审判期间,人民法院发现新的事实,可能影响定罪的,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或者变更起诉;人民检察院不同意或者在7日内未回复意见的,人民法院应当就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依照本解释第241条的规定作出判决、裁定。
    D项,《高检规则》第459条第1款规定,在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撤回起诉:①不存在犯罪事实的;②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的;③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④证据不足或证据发生变化,不符合起诉条件的;⑤被告人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负刑事责任的;⑥法律、司法解释发生变化导致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⑦其他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本案不符合撤回起诉的情形,因此检察院不得撤回起诉。

  • 第23题:

    多选题
    某市人民检察院在侦查一起贪污案件过程中,在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正在实施犯罪时,决定将其拘留,并在拘留后48小时进行讯问,认为应当将其逮捕。由于案件比较复杂,于是在拘留后第8日决定逮捕。本案侦查终结后,作出了撤销案件的决定,侦查部门制作了《撤销案件意见书》,自行决定撤销案件。则本案中的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做法包括:()
    A

    检察院决定拘留张某

    B

    检察院在拘留后48小时才讯问张某

    C

    检察院在拘留后第8日才决定逮捕张某

    D

    检察院侦查部门自行决定撤销案件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本题考查拘留的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0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而根据《高检规则》第129条的相关规定,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只有在其中第(4)、(5)种情况,也就是在"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两种情况下,才能决定拘留,故本案中检察机关对正在实施犯罪的嫌疑人决定拘留是错误的。《高检规则》第133条规定,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刑事诉讼法》第16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14日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1日至3日,故C项做法符合法律规定。《高检规则》第290条规定,侦查过程中,发现具有撤销案件的法定情形的,应当由检察人员写出撤销案件意见书,经侦查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请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撤销案件,故D项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