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王某伪造了某市供销贸易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公章和合同专用章。当月中旬,王某结识了周某,王自称是供销贸易公司业务经理,提出聘周某为公司业务员,周允诺。3月下旬的一天,王某用伪造的公章以供销贸易公司的名义与一乡办衬衫厂签订合同一份,约定衬衫厂供应衬衫3000件,价款15万元;供方三天内交货,需方提货时先付20%的货款,五日内付清全部货款。随后,王某将假冒供销贸易公司签订合同一事告诉了周某,并让周某筹款3万元,联系衬衫销路,以便到衬衫厂提货后迅速出手。周某听后不悦,表示没钱,不愿到厂家提货,但可帮

题目

2006年3月,王某伪造了某市供销贸易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公章和合同专用章。当月中旬,王某结识了周某,王自称是供销贸易公司业务经理,提出聘周某为公司业务员,周允诺。3月下旬的一天,王某用伪造的公章以供销贸易公司的名义与一乡办衬衫厂签订合同一份,约定衬衫厂供应衬衫3000件,价款15万元;供方三天内交货,需方提货时先付20%的货款,五日内付清全部货款。随后,王某将假冒供销贸易公司签订合同一事告诉了周某,并让周某筹款3万元,联系衬衫销路,以便到衬衫厂提货后迅速出手。周某听后不悦,表示没钱,不愿到厂家提货,但可帮助联系衬衫销路。第二天,王某雇车单独到衬衫厂,交了3万货款后,提取衬衫3000件。运到服装城后,销给周某联系的客户2000件,得款8万元。另2000件推销给服装个体户李某。李某从王、周小声言谈和急于出手的神态上,知悉此货系骗来的,考虑到自己未骗人,且买卖自由,便将价格压至每件10元(该品牌衬衫市场零售价50元左右),王得款1万元。事后,王某给周某1.5万元。

问题:

(1)王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为什么?

(2)周某是否与王某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

(3)李某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相似考题
更多“2006年3月,王某伪造了某市供销贸易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公章和合同专用章。当月中旬,王某结 ”相关问题
  • 第1题:

    1998年3月,梁某伪造了某市供销贸易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公章和合同专用章。当月中旬,梁某认识了周某,梁某自称是供销贸易公司业务经理,提出聘周某为公司业务员,周某允诺。3月下旬的一天,梁用伪造的公章以供销贸易公司的名义与一乡办衬衫厂签订合同一份,约定衬衫厂供应衬衫5 000件,价款15万元;供方三天内交货,需方提货时先付20%货款,五日内付清全部货款。随后,梁某将假冒供销贸易公司签订合同一事告诉了周某,并让周某筹款1万元,联系衬衫销路,以便到衬衫厂提货后迅速出手。周某听后不悦,表示没钱,不愿到厂家提货,但可帮助联系衬衫销路。第二天,梁某雇车单独到衬衫厂,交了3万元货款后,提取衬衫5 000件。运到服装城后,销给周某联系的客户4 000件,得款8万元。另1 000件推销给服装个体户李某。李某从梁某、周某小声言谈和急于出手的神态上,知悉此货系骗来的,考虑到自己未骗人,且买卖自由,便将价格压至每件10元(该品牌衬衫市场零售价50元左右),梁某得款1万元。事后,梁某给周某1.5万元。
    问:(1)梁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为什么?
    (2)周某是否与梁某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
    (3)李某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答案:
    解析:
    (1)根据刑法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案中梁某伪造了某市供销贸易公司营业执副本、公章和合同专用章,假冒供销贸易公司名义与衬衫厂签订合同,先交少量货款3万元,骗取价款为15万元的衬衫,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成立合同诈骗罪。
    (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是共同犯罪。本案中,梁某将假冒供销贸易公司签订合同一事告诉了周某后周某答应帮助联系衬衫销路,二人形成了共同犯罪的故意,并且实施了共同犯罪的行为,即周某帮助销赃,所以周某与梁某成立共同犯罪。梁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周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是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收购的,构成收购赃物罪。本案中.李某从梁某言谈与神态中已知悉衬衫是犯罪所得仍予以收购,符合收购赃物罪的构成要件,成立收购赃物罪。

  • 第2题:

    (2017年)甲公司于 2013年 1 月 7 日成立,王某为法定代表人。 2013年 1月 10 日,甲公司因办理日常结算需要,在 P 银行开立了基本存款账户。 2015年 2 月 10 日,甲公司因资金需求,在 Q 银行借款 300 万元,开立了一般存款账户。 2016年 5 月 19 日,甲公司因被吊销营业执照而撤销其基本存款账户。
    已知:甲公司只有上述两个银行结算账户。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别回答下列小题。
    2 .甲公司在 P 银行预留的签章可以是( )。

    A.甲公司发票专用章加王某的签名
    B.甲公司财务专用章加王某的个人名章
    C.甲公司合同专用章加王某的个人名章
    D.甲公司单位公章加王某的签名

    答案:B,D
    解析:
    存款人为单位的,其预留签章为该单位的公章或者财务专用章(不能是合同专用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 第3题:

    2.财务部门经理王某指定会计人员李某保管财务专用章,王某亲自保管个人名章,王某出差期间,个人名章交由李某保管。 ()


    错误

  • 第4题:

    1995年6月,A市某食品公司经理刘某委托去B市办事的某个体商行负责人张某将该公司的营业执照副本和盖有该公司合同专用章的空白合同书交给公司驻B市办事处的王某。张某到B市后,因事务缠身一直未将营业执照副本和空白合同书交到王某手中。同年7月2日,张某从朋友处得知B市某粮油加工厂欲购买玉米,便持食品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和空白合同书与加工厂签订了供应300吨玉米的合同。7月4日,加工厂按合同约定将30万元定金汇入A市工商银行张某指定的账户。后因种种原因,张某组织货源不成,致合同无法履行。加工厂便找到刘某,要求食品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刘某以该合同不是本公司人员所签,且定金未汇入本公司账户为由,拒绝承担责任。双方争执不下,加工厂诉至法院。
    请问:
    (1)本案涉及哪些民事法律关系?试作简要分析。
    (2)食品公司是否应对张某的签约行为承担责任?为什么?
    (3)本案应如何处理?


    答案:
    解析:
    (1)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有四个:第一,食品公司与个体户张某的委托合同关系,委托的内容是代为转送营业执照副本和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第二,张某和食品公司之间的无权代理关系,张某超越委托转送材料的授权范围,未经食品公司同意,擅自与粮油加工厂代为签订买卖合同,属超越代理权的无权代理;第三,A市食品公司与B市粮油加工厂之间的买卖合同关系,张某是无权代理人,玉米买卖合同当事人是食品公司和食品加工厂;第四,张某与食品公司发生侵权行为之债关系,张某未经许可擅自以食品公司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给食品公司造成了损害。
    (2)应当承担责任,因为张某的行为构成了表见代理。
    (3)本案应做以下处理:第一,张某与粮油加工厂签订的买卖合同有效。第二,合同届期没有履行,食品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合同约定了违约金,则粮油加工厂可以在违约金与定金罚则之间进行选择。第三,食品公司可以要求张某承担侵权责任。

  • 第5题:

    某总包企业项目经理李某委托分包项目经理王某去租赁脚手架,并将盖有总包公司公章的空白合同交给了王某。王某持合同租赁了脚手架后自用,脚手架租赁公司由于收不到租金,遂向总包企业提出了交涉。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王某的行为构成无权代理,该租赁合同无效
    B. 脚手架租赁公司应该向王某索要租金
    C. 该项目部应当承担脚手架租赁费用的给付义务
    D. 总包公司所受损失可以要求王某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