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认为本案可以及时履行,遂让乙10月11日携款来固县时再在调解书中签字。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本案应当制作调解书,因为不能即时履行B.本案无需制作调解书,因为乙已经答应还钱C.法院当庭制作笔录后调解协议已生效D.甲、乙、丙只有都在调解笔录中签字,调解协议才生效

题目

丙认为本案可以及时履行,遂让乙10月11日携款来固县时再在调解书中签字。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本案应当制作调解书,因为不能即时履行

B.本案无需制作调解书,因为乙已经答应还钱

C.法院当庭制作笔录后调解协议已生效

D.甲、乙、丙只有都在调解笔录中签字,调解协议才生效


相似考题
更多“丙认为本案可以及时履行,遂让乙10月11日携款来固县时再在调解书中签字。则以下说法正确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与乙于2008年结婚,婚后二人感情不和,常常为琐事争吵。多次协商离婚,均因财产问题无法达成一致而未成功。2018年6月,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与乙的婚姻关系,并对财产进行分割。

    案外人丙也欲进行离婚诉讼,听说甲乙离婚案的案情与自己的情况相近,遂希望查阅本案的裁判文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本案通过调解结案,法院制作调解书并送达给甲乙,则丙无权向法院申请查阅调解书
    B.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公众均有权申请查阅,故丙可以申请查阅本案判决书
    C.若本案判决书已经通过信息网络向社会公开,则法院不提供查阅服务,应驳回丙的申请
    D.若法院认为本案涉及个人隐私,则可以不予准许丙查阅本案判决书

    答案:A,D
    解析: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6条的规定,公众可以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故AD项正确,B项错误。根据《民诉解释》第255条第1项,判决书、裁定书已经通过信息网络向社会公开的,人民法院应当引导申请人自行查阅,故C项错误。

  • 第2题:

    甲、乙与丙就交通事故在交管部门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书》,由甲、乙分别赔偿丙5万元,甲当即履行。乙赔了1万元,余下4万元给丙打了欠条。乙到期后未履行,丙多次催讨未果,遂持《调解协议书》与欠条向法院起诉。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本案属侵权之债
    B:本案属合同之债
    C:如丙获得工伤补偿,乙可主张相应免责
    D:丙可要求甲继续赔偿4万元

    答案:B
    解析:
    【考点】债的发生原因【详解】合同是最常见的债的发生原因。本题中,丙持《调解协议书》与欠条向法院起诉,说明其是依据合同关系提起诉讼,诉的标的为合同关系,而非侵权关系,据此A项错误,B项正确。C项所述毫无法律依据,获得工伤补偿不是违约的免责事由,因此C项错误。《调解协议书》约定由甲、乙分别赔偿丙5万元,说明甲、乙二人并非连带债务人,因此丙只能要求乙继续赔偿4万元,不能向甲追索,故D项错误。

  • 第3题:

    2、甲向乙借款20万元,后未能按期还本付息,乙诉甲还款。在诉讼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由丙为该调解协议的履行提供担保。但在法院送达调解书时,丙拒不签收。关于丙拒签行为对调解书效力的影响,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不影响调解书的效力,但其中担保的约定不产生效力

    B.不影响调解书的效力,丙不履行调解书时,乙可诉丙要求其承担担保责任

    C.调解书不发生效力,法院应当及时作出判决

    D.不影响调解书生效;调解书确定的担保条款的条件成就时,乙可以申请法院依法执行


    B

  • 第4题:

    甲向乙借款20万元,后未能按期还本付息,乙诉甲还款。在诉讼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由丙为该调解协议的履行提供担保。但在法院送达调解书时,丙拒不签收。关于丙拒签行为对调解书效力的影响,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不影响调解书的效力,但其中担保的约定不产生效力
    B:不影响调解书的效力,丙不履行调解书时,乙可诉丙要求其承担担保责任
    C:调解书不发生效力,法院应当及时作出判决
    D:不影响调解书生效;调解书确定的担保条款的条件成就时,乙可以申请法院依法执行

    答案:D
    解析:
    案外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制作调解书应当列明担保人,并将调解书送交担保人。担保人不签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书生效。当事人或者案外人提供的担保符合担保法规定的条件时生效。A、B、C三项均显然错误,只有D项是正确的。

  • 第5题:

    甲、乙与丙就交通事故在交管部门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书》,由甲、乙分别赔偿丙5万元,甲当即履行。乙赔了1万元,余下4万元给丙打了欠条。乙到期后未履行,丙多次催讨未果,遂持《调解协议书》与欠条向法院起诉。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本案属侵权之债
    B.本案属合同之债
    C.丙可要求甲对剩余的4万元承担连带责任
    D.丙可要求甲对剩余的4万元承担补充责任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债的分类、债的履行。甲、乙与丙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在交管部门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书》:由甲、乙分别赔偿丙5万元。甲、乙对丙的债务内容是当事人之间协议的结果,并非直接因交通事故产生的赔偿,因而是合同之债而非侵权之债。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甲、乙对丙的赔偿额已经明确约定,甲、乙对丙成立的是按份之债,而非连带之债。因此,若乙不履行,丙无权要求甲赔偿。所以选项C、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