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退是指行为的结果导致了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
第1题:
美国心理学家伍得渥斯提出的行为表示式中的三个成分是
A、刺激、有机体和结果
B、刺激、环境和行为反应
C、环境、有机体和结果
D、环境、有机体和行为反应
E、刺激、有机体和行为反应
第2题:
行为发生后积极的刺激增加,导致了该行为增强的操作条件反射称为:()
A泛化
B正强化
C积极刺激
D有效刺激
第3题:
消退技术中导致行为减少甚至消失的关键是()。
第4题:
有关自我强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5题:
()是指撤销对人的某种行为的积极强化,使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逐渐减少、衰弱,最终消失。
第6题:
行为不强化短时间内不会消退
正强化是由一种新的刺激的加入增进了行为出现的频率
行为受伴随它的强化刺激所控制
负强化是由某一刺激的撤消或减少而使行为频率增加
强化不及时不利于人的行为发展
第7题:
积极强化是通过在某行为反应后呈现愉悦的刺激以强化该反应
消极强化则是通过减少或消除令人厌恶的刺激而强化某一反应
强化可以减少行为反应频次,惩罚则会增加行为反应频次
惩罚也可分为积极惩罚和消极惩罚
第8题:
消除
消退
负强化
惩罚
以上都不对
第9题:
强化
正强化
学习作用
积极刺激
增强
第10题:
消退
惩罚
负强化
泛化
第11题:
是指个体进行的自我称赞或自我责备行为
自我强化体现了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
可用于解释人类的道德行为
体现了个体——情景交互作用的结果
行为受环境因素和行为结果的综合影响
第12题:
泛化
正强化
积极刺激
有效刺激
第13题:
第14题:
行为发生后引起消极的刺激增加,导致该行为减弱的操作条件反射称为:()
A消退
B惩罚
C负强化
D泛化
第15题:
以下不是用于行为减少的是()
第16题:
当个体表现出某种行为后,没有得到奖励或所希望的结果,而使该行为出现的频率减少的现象称为()。
第17题:
故意过错行为是指()
第18题: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强化结果是行为出现率减少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行为类型是属于随意的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自动恢复是当训练到条件刺激不再引起条件反应后,就可进入“休息期”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消退结果是条件刺激不再引起条件反应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结果是反应的出现率下降
第19题:
正强化
负强化
惩罚
自然消退
第20题:
惩罚
消退
消除
负强化
弱化
第21题:
消退
强化
增强
负强化
正强化
第22题:
积极强化
消极强化
惩罚
消退
第23题:
奖励
惩罚
消退
强化
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