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期混凝土月浇筑强度4万m3,月工作日数25d,日工作小时数20h,不均匀系数1.5,混凝土生产系统小时生产能力为( )。A.60m3B.120m3C.600m3D.213万m3

题目

高峰期混凝土月浇筑强度4万m3,月工作日数25d,日工作小时数20h,不均匀系数1.5,混凝土生产系统小时生产能力为( )。

A.60m3

B.120m3

C.600m3

D.213万m3


相似考题
更多“高峰期混凝土月浇筑强度4万m3,月工作日数25d,日工作小时数20h,不均匀系数1.5,混凝土生产系统 ”相关问题
  • 第1题:

    混凝土生产系统的规模应满足质量、品种、出机口温度和浇筑强度的要求,单位小时生产能力可按月高峰强度计算,月有效生产时间可按500h计,不均匀系数按()考虑,并按充分发挥浇筑设备的能力校核。

    A、1.2
    B、1.5
    C、1.8
    D、2

    答案:B
    解析:
    2018新教材P130

    混凝土生产系统的规模应满足质量、品种、出机口温度和浇筑强度的要求,单位小时生产能力可按月高峰强度计算,月有效生产时间可按500h计,不均匀系数按1.5考虑,并按充分发挥浇筑设备的能力校核。

  • 第2题:

    混凝土生产系统的规模应满足质量、品种、出机口温度和浇筑强度的要求,单位小时生产能力可按月高峰强度计算,月有效生产时间可按500h计,不均匀系数按( )考虑,并按充分发挥浇筑设备的能力校核。

    A.1.2
    B.1.5
    C.1.8
    D.2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154
    混凝土生产系统的规模应满足质量、品种、出机口温度和浇筑强度的要求,单位小时生产能力可按月高峰强度计算,月有效生产时间可按500h计,不均匀系数按1.5考虑,并按充分发挥浇筑设备的能力校核。

  • 第3题:

    某水利工程混凝土按平浇法施工,高峰月浇筑强度为8000m3/月,小时不均匀系数取1.4,每月工作天数按25d计,每天工作小时按20h计,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面积为200m2,浇筑分层厚度为0.25m,所用混凝土初凝时间为3h,终凝时间为8h,混凝土拌合料从出机到入仓经历0.1h,则该工程的混凝土拌合系统的实际小时生产能力需达到()m3/h。

    A . 12
    B . 15
    C . 17
    D . 19

    答案:D
    解析:
    P95
    2.拌合设备生产能力的计算
    1)混凝土拌合系统小时生产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Qh=KhQm/(m·n)
    Qh—小时生产能力(nvVh);
    Kh—小时不均匀系数,可取1.3-1.5;
    Qm—混凝土高峰浇筑强度(m3/月);
    m—每月工作天数(d),一般取25d;
    n—每天工作小时数(h),一般取20h。

  • 第4题:

    拌合设备的生产能力应能满足混凝土质量、品种和浇筑强度的要求,其小时生产能力可按混凝土()高峰强度计算。

    A、 日
    B、 周
    C、 旬
    D、 月

    答案:D
    解析:
    2018新教材P88页 考查的是拌合设备生产能力的确定

    拌合设备的小时生产能力可按混凝土月高峰强度计算确定。所以选D。

  • 第5题:

    混凝土拌合设备的小时生产能力一般按混凝土()高峰浇筑强度计算确定。

    A、季
    B、月
    C、旬
    D、日

    答案:B
    解析:
    拌合设备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设备容量、台数与生产率等因素。每台拌合机的小时生产率可用每台拌合机每小时平均拌合次数与拌合机出料容量的乘积来计算确定。拌合设备的小时生产能力可按混凝土月高峰强度计算确定。故本题应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