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2011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命题权威试卷9第1大题第14小题如何解答?【题目描述】第 14 题 某水利工程混凝土按平浇法施工,高峰月浇筑强度为8000m3/月,小时不均匀系数取1.4,每月工作天数按25d计,每天工作小时按20h计,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面积为200mz,浇筑分层厚度为0.25m,所用混凝土初凝时间为3h,终凝时间为8h,混凝土熟料从出机到人仓经历0.1h,则该工程的混凝土拌合系统的实际小时生产能力需达到(  )m3/h。

题目
请教:2011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命题权威试卷9第1大题第14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14 题 某水利工程混凝土按平浇法施工,高峰月浇筑强度为8000m3/月,小时不均匀系数取1.4,每月工作天数按25d计,每天工作小时按20h计,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面积为200mz,浇筑分层厚度为0.25m,所用混凝土初凝时间为3h,终凝时间为8h,混凝土熟料从出机到人仓经历0.1h,则该工程的混凝土拌合系统的实际小时生产能力需达到(  )m3/h。

 


相似考题
更多“请教:2011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命题权威试卷9第1大题第14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14 题 某水利工程混凝土按平浇法施工,高峰月浇筑强度为8000m3/月,小时不均匀系数取1.4,每月工作天数按25d计,每天工作小时按20h计,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面积为200mz,浇筑分层厚度为0.25m,所用混凝土初凝时间为3h,终凝时间为8h,混凝土熟料从出机到人仓经历0.1h,则该工程的混凝土拌合系统的实际小时生产能力需达到(  )m3/h。”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教:2011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命题权威试卷(6)第1大题第11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11 题 设计混凝土强度为C30,经计算水灰比为0.46,用水量为190k9,其水泥用量为(  )kg。

    A.443

    B.423   

    C.453

    D.413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1、水灰比为质量比;
    2、水灰比=水的质量:水泥的质量=0.46:1;
    3、已知水用量=190kg,故:水泥用量=190/0.46=413.04kg;
    所以选D。
    水/水泥=0.46   那么190/X=0.46   得X=413KG    答:水泥用量413千克

  • 第2题:

    某水闸底板混凝土采用平浇法,最大混凝土块浇筑面积400m2,浇筑层厚40cm,混凝土初凝时间按3h计,混凝土从出机口到浇筑入仓历时30min。则该工程拌合站小时生产能力最小应为( )m3/h

    A.64
    B.70.4
    C.320
    D.352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临时设施。浇筑生产不均匀系数一般为1.1~1.2,计算式为(1.1~1.2)×400×0.4/(3-0.5)=70.4~76.8。

  • 第3题:

    (2011年)某水闸底板混凝土采用平浇法施工,最大混凝土块浇筑面积400㎡,浇筑层厚40cm,混凝土初凝时间按3h计,混凝土从出机口到浇筑入仓历时30min。则该工程拌合站小时生产能力最小应为( )m3/h。

    A.64
    B.70.4
    C.320
    D.352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某水利枢纽由混凝土重力坝、引水隧洞和电站厂房等建筑物组成,最大坝高123m,水库总库容2x108m3,电站装机容量240MW。本工程在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二:施工单位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17),先按高峰月浇筑强度初步确定了混凝土生产系统规模,最大混凝土块浇筑面积400m2,浇筑层厚40cm,混凝土初凝时间按3h 计,混凝土从出机口到浇筑入仓历时30min。同时又按平层浇筑法计算公式Qh≧Kh*S*D/(t1-t2)复核了混凝土生产系统的小时生产能力。
    问题:指出事件二Qh 的计算公式中Kh、S、D、t1、t2 的含义,并计算该工程拌合站小时生产能力最小应为多少?


    答案:
    解析:
    Kh—小时不均匀系数;S—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面积;D—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分层厚度;t1—混凝土初凝时间;t2—混凝土出机后到浇筑入仓的时间。混凝土初凝条件校核小时生产能力(平浇法施工)计算公式:
    Qh =1.lSD/(t1-t2)=1.1*400*0.4/(3-0.5)=70.4m3/h。

  • 第5题:

    某现浇混凝土施工段,在已批准该施工段的施工方案中,混凝土运输时间为2h,连续浇筑时间为24h,浇筑面间歇时间为3h,混凝土初凝时间为6h,终凝时间为8h。则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 )。

    A.6h
    B.8h
    C.9h
    D.24h

    答案:A
    解析:
    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偏差的要求,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以保持计量准确。生产过程中应定期测定骨料的含水率,当遇雨天施工或其他原因致使含水率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增加测定次数,以便及时调整用水量和骨料用量,使其符合设计配合比的要求。混凝土的制备、运输、灌注全部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即6h。

  • 第6题:

    混凝土拌合设备的小时生产能力一般按混凝土()高峰浇筑强度计算确定。

    A、季
    B、月
    C、旬
    D、日

    答案:B
    解析:
    拌合设备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设备容量、台数与生产率等因素。每台拌合机的小时生产率可用每台拌合机每小时平均拌合次数与拌合机出料容量的乘积来计算确定。拌合设备的小时生产能力可按混凝土月高峰强度计算确定。故本题应选B。

  • 第7题:

    某水利工程混凝土按平浇法施工,高峰月浇筑强度为8000m3/月,小时不均匀系数取1.4,每月工作天数按25d计,每天工作小时按20h计,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面积为200m2,浇筑分层厚度为0.25m,所用混凝土初凝时间为3h,终凝时间为8h,混凝土拌合料从出机到入仓经历0.1h,则该工程的混凝土拌合系统的实际小时生产能力需达到()m3/h。

    A . 12
    B . 15
    C . 17
    D . 19

    答案:D
    解析:
    P95
    2.拌合设备生产能力的计算
    1)混凝土拌合系统小时生产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Qh=KhQm/(m·n)
    Qh—小时生产能力(nvVh);
    Kh—小时不均匀系数,可取1.3-1.5;
    Qm—混凝土高峰浇筑强度(m3/月);
    m—每月工作天数(d),一般取25d;
    n—每天工作小时数(h),一般取20h。

  • 第8题: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 A、6小时之前
    • B、初凝之后
    • C、初凝之前
    • D、终凝之前

    正确答案:C

  • 第9题:

    ,浇筑层厚40cm,混凝土初凝时间按3h计,混凝土从出机口到浇筑入仓历时30min。则该工程拌合站小时生产能力最小应为( )m3/h。

    • A、64 
    • B、70 
    • C、320 
    • D、352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在混凝土分层浇筑中,其分层厚度取决于()。

    • A、混凝土生产能力
    • B、振捣器工作深度
    • C、混凝土初凝时间
    • D、混凝土的强度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单选题
    某水利工程混凝土按平浇法施工,高峰月浇筑强度为8000m³/月,小时不均匀系数取1.4,每月工作天数按25d计,每天工作小时按20h计,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面积为200m²,浇筑分层厚度为0.25m,所用混凝土初凝时间为3h,终凝时间为8h,混凝土拌合料从出机到入仓经历0.1h,则该工程的混凝土拌合系统的实际小时生产能力需达到(    )m³/h。
    A

    12

    B

    15

    C

    17

    D

    19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高峰期混凝土月浇筑强度4万m3,月工作日数25d,日工作小时数20h,不均匀系数1.5,混凝土生产系统小时生产能力为()

    正确答案: 120m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请教:201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命题趋势权威预测试卷(7)第1大题第29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29 题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  )进行验收。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某水闸底板混凝土采用平浇法施工,最大混凝土块浇筑面积400m2,浇筑层厚40cm,混凝土初凝时间按3h计,混凝土从出机口到浇筑入仓历时30min。则该工程拌合站小时生产能力最小应为( )m3/h。
    A.64
    B.70.4
    C.320
    D.352


    答案:B
    解析:
    Qh≥1.1SD/(t1-12),其中:S——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面积(m2), D——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分层厚度(m), t1——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t2——一混凝土出机后到浇筑人仓所经历的时间(h)。Qh≥1.1SD/(t1-t2) = 1.1X400X0. 4/(3-0. 5) = 70. 4 (m3/h)。

  • 第15题:

    某混凝土工程,高峰月浇筑强度为25 万m3,月平均浇筑强度为18 万m3,不均匀系数为1.3,则需求混凝土拌合系统规模为( )。

    A.大型
    B.中型
    C.小型
    D.特大型

    答案:A
    解析:
    混凝土小时生产能力=1.3*25 万/(25*20)=650m3/h。
    拌合系统生产能力分类表:

    所以需求混凝土拌合系统规模为大型。

  • 第16题:

    按施工分块仓面强度计算法对混凝土生产系统规模进行核算时,与下列()因素有关。

    A、砂石料供应能力
    B、同时浇筑的各浇筑块面积总和
    C、各块浇筑层厚度
    D、混凝土初凝时间
    E、混凝土运输工具的平均行驶速度

    答案:B,C,D,E
    解析:
    2018新教材P130

    P≥KΣ(Fδ)max/(t1-t2) t2=Lmax/v+t3Σ(fδ)max=(F1δ1+F2δ2+…+Fnδn)max式中P——混凝土系数拌合楼所需生产能力(m3/h);K——浇筑生产不均匀系数(一般为1.1-1.2),当开仓浇筑量大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Σ(fδ)max——同时浇筑的各浇筑块面积与浇筑层厚度的乘积的最大总值(m3);F1,F2,…Fn——同时开仓浇筑的各块面积(㎡);δ1,δ2…δn——同时开仓浇筑的各块浇筑层厚度(m);t1——混凝土初凝时间(h),按有关水工混凝土技术规范和标准考虑;t2——混凝土从拌合楼至最远浇筑点的运输时间(包括起吊入仓时间)(h),按有关水工混凝土技术规范和标准考虑;Lmax——从拌合楼到浇筑点最长运距(km);v——混凝土运输工具的平均行驶速度(km/h);t3——从运输工具吊运混凝土料罐到浇筑地点的时间(h)

  • 第17题:

    混凝土生产系统的规模应满足质量、品种、出机口温度和浇筑强度的要求,单位小时生产能力可按月高峰强度计算,月有效生产时间可按500h计,不均匀系数按( )考虑,并按充分发挥浇筑设备的能力校核。

    A.1.2
    B.1.5
    C.1.8
    D.2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154
    混凝土生产系统的规模应满足质量、品种、出机口温度和浇筑强度的要求,单位小时生产能力可按月高峰强度计算,月有效生产时间可按500h计,不均匀系数按1.5考虑,并按充分发挥浇筑设备的能力校核。

  • 第18题:

    按施工分块仓面强度计算法对混凝土生产系统规模进行核算时,与下列( )因素有关。

    A.砂石料供应能力
    B.同时浇筑的各浇筑块面积总和
    C.各块浇筑层厚度
    D.混凝土初凝时间
    E.混凝土运输工具的平均行驶速度

    答案:B,C,D,E
    解析:
    2020版教材P154
    P≥KΣ(Fδ)max/(t1-t2)t2=Lmax/v+t3Σ(fδ)max=(F1δ1+F2δ2+…+Fnδn)max式中P——混凝土系数拌合楼所需生产能力(m3/h);K——浇筑生产不均匀系数(一般为1.1-1.2),当开仓浇筑量大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Σ(fδ)max——同时浇筑的各浇筑块面积与浇筑层厚度的乘积的最大总值(m3);F1,F2,…Fn——同时开仓浇筑的各块面积(㎡);δ1,δ2…δn——同时开仓浇筑的各块浇筑层厚度(m);t1——混凝土初凝时间(h),按有关水工混凝土技术规范和标准考虑;t2——混凝土从拌合楼至最远浇筑点的运输时间(包括起吊入仓时间)(h),按有关水工混凝土技术规范和标准考虑;Lmax——从拌合楼到浇筑点最长运距(km);v——混凝土运输工具的平均行驶速度(km/h);t3——从运输工具吊运混凝土料罐到浇筑地点的时间(h)

  • 第19题:

    高峰期混凝土月浇筑强度4万m3,月工作日数25d,日工作小时数20h,不均匀系数1.5,混凝土生产系统小时生产能力为()


    正确答案:120m3

  • 第20题:

    某水利工程混凝土按平浇法施工,高峰月浇筑强度为8000m3/月,小时不均匀系数取1.4,每月工作天数按25d计,每天工作小时按20h计,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面积为200m2,浇筑分层厚度为0.25m,所用混凝土初凝时间为3h,终凝时间为8h,混凝土熟料从出机到入仓经历0.1h,则该工程的混凝土拌合系统的实际小时生产能力需达到()m3/h。

    • A、12
    • B、15
    • C、17
    • D、19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某水利工程混凝土按平浇法施工,高峰月浇筑强度为8000m3/月,小时不均匀系数取1.4,每月工作天数按25d计,每天工作小时按20h计,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面积为200m2,浇筑分层厚度为0.25m,所用混凝土初凝时间为3h,终凝时间为8h,混凝土熟料从出机到人仓经历0.1h,则该工程的混凝土拌合系统的实际小时生产能力需达到()m3/h。

    • A、12
    • B、15
    • C、17
    • D、19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高峰期混凝土月浇筑强度4万m3,月工作日数25d,日工作小时数20h,不均匀系数1.5,混凝土生产系统小时生产能力为()。

    • A、60m3
    • B、120m3
    • C、600m3
    • D、2.13万m3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单选题
    某工程施工期混凝土高峰月浇筑强度为9000m3/月,每月天数按25d计,每天工作小时按20h计,如小时不均匀系数取1.3,则该工程的混凝土拌合系统的单位小时生产能力为(  ) m3/h。
    A

    12.8

    B

    19.6

    C

    23.4

    D

    28.3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