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认为,“九一八事变”后的抵制日货,主要是由国民党中央机构主持领导的,抵制活动逐渐由民间自发发展到官民结合。《时代周刊》的报道认为,此次抵制日货运动的全面化和激烈化超过了过去的任何时期,并出现了民族主义热情下的暴力化和政府积极参与的制度化倾向。材料反映了()
第2题:
抗战前期,由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等人组织失业工人、难民从事生产活动,支援抗战的运动是()
第3题:
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持续警告,悍然宣布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引发中国民众的强烈愤慨。前一段时间,我国不少城市都爆发了针对日本的示威游行。“抵制日货”标语伴随着中国人的游行示威。甚至,出现了少数人打砸“日货”的过激行为。 知识链接: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抵制日货”运动中,所涉及的货物是相对简单的,主要是棉纱织品、日用百货等轻工业产品,也包括日本在中国的采矿生产。这一时期,日本资本对中国的大规模直接输出相对较少,所以抵制日货对民族工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经济全球化模式下,所谓的“日货”,已不再是日本纱厂生产的棉布,或者从日本进口的商品,而通常是具有日本的核心部件、知识产权、营销计划的商品或服务。中日贸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这种隐性的“日货”,不可能断绝与日本经济技术联系。对于少数人打砸“日货”的过激行为,有人认为,“爱国和害国,只有一步之遥”。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分析该观点。
第4题:
下面是近代中国某一时期宣传抵制日货的歌谣:“青岛问题未及,福州交涉又起。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一方提倡国货,一面仇物制抵。”此歌谣的出现应该是在()
第5题:
1911年,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爆发的民众斗争运动是()。
第6题:
初唐作家中提倡“兴寄”与“风骨”的诗人是()。
第7题:
韩愈发起“古文运动”,提倡“文以载道”,是为了抵制佛老学说的影响。
第8题:
地震
泥石流
机组人员因劳资问题举行罢工
抵制日货
第9题:
第10题:
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发展本国实业
日本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伪劣商品
反对日本向中国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实行贸易保护,提高国货的市场竞争能力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拒俄运动
保路运动
抵制日货运动
立宪运动
第13题:
1911年5月,清政府借铁路国有名义,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激起湘、鄂、川、粤人民的反对,发展为()。
第14题:
2012钓鱼岛事件中国政府是什么态度,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第15题:
学生们帮助商人们抵制日货,还举行通俗的演讲,让兄弟姐妹们看清楚国内外的真正形势;他们还自己出钱办起了免费学校教育儿童。推动这一现象出现的是()
第16题:
以下属于不可抗力的事件有()。
第17题:
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以()为革新,抵制浮靡诗风。
第18题:
1919年初,有人致电巴黎中国代表:“愿公等坚持到底,全国国民为公后盾”。这一“后盾”后来集中体现在()
第19题:
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持续警告,悍然宣布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引发中国民众的强烈愤慨。前一段时间,我国不少城市都爆发了针对日本的示威游行。“抵制日货”标语伴随着中国人的游行示威。甚至,出现了少数人打砸“日货”的过激行为。 知识链接: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抵制日货”运动中,所涉及的货物是相对简单的,主要是棉纱织品、日用百货等轻工业产品,也包括日本在中国的采矿生产。这一时期,日本资本对中国的大规模直接输出相对较少,所以抵制日货对民族工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经济全球化模式下,所谓的“日货”,已不再是日本纱厂生产的棉布,或者从日本进口的商品,而通常是具有日本的核心部件、知识产权、营销计划的商品或服务。中日贸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这种隐性的“日货”,不可能断绝与日本经济技术联系。请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谈你对“抵制日货”的看法。
第20题: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推动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第21题:
新文化运动
抵制日货运动
五卅运动
五四运动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抗日救亡运动
工业合作运动
抵制日货运动
大生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