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公文知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附注是用以说明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B.公文确定密级前,应当按照无密级公文保管 C.涉密公文公开发布的时间、形式和渠道,由发文机关的上级机关确定 D.公文被撤销的,视为自撤销之日起失效

题目
下列关于公文知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附注是用以说明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B.公文确定密级前,应当按照无密级公文保管
C.涉密公文公开发布的时间、形式和渠道,由发文机关的上级机关确定
D.公文被撤销的,视为自撤销之日起失效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9条第14项规定:“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故A项表述正确。该条例第30条第1款规定,公文确定密级前,应当按照拟定的密级先行采取保密措施。确定密级后,应当按照所定密级严格管理。绝密级公文应当由专人管理。故B项表述错误。该条例第31条第2款规定,涉密公文公开发布前应当履行解密程序。公开发布的时间、形式和渠道,由发文机关确定。故C项表述错误。该条例第33条规定,公文的撤销和废止,由发文机关、上级机关或者权力机关根据职权范围和有关法律法规决定。公文被撤销的,视为自始无效;公文被废止的,视为自废止之日起失效。故D项表述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更多“下列关于公文知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公文审核的重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否需要导语

    B、文字表述是否规范

    C、格式否正确等

    D、公文内容合法与否


    参考答案:A

  • 第2题:

    关于启事中的“附启”,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正文之下B.与公文中的附件标识相同SXB

    关于启事中的“附启”,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正文之下

    B.与公文中的附件标识相同

    C.要写明单位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

    D.可以标明有效时间


    正确答案:B
    B【解析】附启的位置在正文之下,写明单位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有效时间等。附启与公文中的附件标识不同。故答案为B。

  • 第3题:

    下列关于公文知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附件即附注,是公文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B.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C.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可以用函
    D.保密公文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三种

    答案:A
    解析:
    公文附件是指附属于公文正文的其他材料,具有对公文进行补充说明或提供相关资料 等作用,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成文日期之前注明附件名称。而附注则不 属于公文内容,它一般是对公文的发放范围、使用时需注意事项等情况的说明,比如“此件发至省、军级”“此件 可见报”等。公文如有附注,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圓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故A项说 法错误,应选。

  • 第4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技能与知识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技能和知识有区别
    • B、知识是技能的前提
    • C、技能的发展有助于知识的掌握
    • D、知识和技能掌握是同步进行的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下列关于“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一种下行公文
    • B、不受作者职权范围与级别高低的制约
    • C、一种上行公文
    • D、属于相互隶属的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函”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一种下行公文

    B

    不受作者职权范围与级别高低的制约

    C

    一种上行公文

    D

    属于相互隶属的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


    正确答案: D
    解析: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 第7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公文知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附注是用以说明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B

    公文确定密级前,应当按照无密级公文保管

    C

    涉密公文公开发布的时间、形式和渠道,由发文机关的上级机关确定

    D

    公文被撤销的,视为自撤销之日起失效


    正确答案: C
    解析: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9条第14项规定:“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故A项表述正确。该条例第30条第1款规定,公文确定密级前,应当按照拟定的密级先行采取保密措施。确定密级后,应当按照所定密级严格管理。绝密级公文应当由专人管理。故B项表述错误。该条例第31条第2款规定,涉密公文公开发布前应当履行解密程序。公开发布的时间、形式和渠道,由发文机关确定。故C项表述错误。该条例第33条规定,公文的撤销和废止,由发文机关、上级机关或者权力机关根据职权范围和有关法律法规决定。公文被撤销的,视为自始无效;公文被废止的,视为自废止之日起失效。故D项表述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 第8题:

    多选题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公文事由表述不清楚,这种问题最容易出现在“命令”的标题拟制中

    B

    公文事由表述不清楚,这种问题最容易出现在“令”的标题拟制中

    C

    公文事由表述不清楚,这种问题最容易出现在“决定”的标题拟制中

    D

    公文事由表述不清楚,这种问题最容易出现在“转发性通知”的标题拟制中

    E

    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在一个公文标题中,不应出现两个相同的文种


    正确答案: C,D
    解析:
    公文题目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文种混淆和对于“公文事由”的表述不清楚。“公文事由”的表述不清楚的问题最容易出现在转发性通知的题目之中。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在一个公文标题中,不应出现两个相同的文种。

  •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将公文与其他实用文体相混淆,是公文标题在拟制时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

    B

    将公文与文艺类文体相混淆,是公文标题在拟制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C

    将公文与知识信息类文章相混淆,是公文标题在拟制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D

    将公文混同于事务文书,这是在公文标题拟制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

    E

    将公文混同于会务文书,这是在公文标题拟制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


    正确答案: A,D,E
    解析:
    公文题目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文种混淆和对于“公文事由”的表述不清楚。文种问题中文种混淆和将公文与其他实用文体相混淆是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将公文混同于事务文书和会务文书是在公文标题拟制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

  • 第10题:

    下列关于公文格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需会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其成文日期以会议通过日期为准

    B.发文机关必须用全称,不能用简称

    C.联合下发的公文,主办机关加盖公章即可

    D.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左下方标识


    正确答案:BCD
    单一作者的公文可以省略发文机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关联合制发的公文,不得省略,主办机关必须列于首位,其他协办单位按本级机关领导人签发该文的时间顺序排列;必须使用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B项错误。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C项错误。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的最后一行下边空1行左空2字标识,D项错误。

  • 第11题:

    下列关于公文格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需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其成文日期以会议通过日期为准
    B.发文机关必须用全称,不能用简称
    C.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不必再加盖发文机关印章
    D.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左下方编排

    答案:B,C
    解析: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9条规定,发文机关标志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附件应在正文之下空一行左空二字位置标明附件的顺序和名称。故选BC。

  • 第12题:

    下列关于“公文稿本”表述不正确的是:

    A、草稿又称未定稿
    B、定稿又称底稿
    C、副本又称抄本
    D、试行本又称暂行本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A项正确,草稿,又称“草案”、“未定稿”。尚未成熟和定型的公文,是公文的原始稿件,无实际执行效用,只是修改、讨论和审批的基础。
    B项正确,定稿,又称“原稿”、“底稿”、“正稿”,是指送审稿经负责人签发或经会议正式讨论通过的最后完成稿。
    C项正确,副本亦称“抄本”,是根据公文正本复制或誊抄的文本,是对正本而言。
    D项错误,试行本,在规定的试行期间推行的,具有正式公文效力的特殊文本。试行本在试行期满之后可能会予以修订,并最终形成正式的文本。暂行本,暂时推行的版本公文,在规定期限内暂时试行的具有正式公文效力的文本。二者区别在于,试行本是在特殊时期推行的一种文本,主要是在经验不足、考虑不够全面或者探索性的文本中使用。此类文本一般会在标题后面加小括号,并标注“试行”二字。暂行本是暂定期限内推行的公文文本,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过渡性使用,一般会直接在标题中添加“暂行”二字。

  • 第13题:

    关于知识产权法的性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知识产权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 B、知识产权法属于民法
    • C、知识产权法属于经济法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在草拟公文时,关于引用其他公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引用公文标题即可
    • B、引用文号即可
    • C、先引用标题,再引用文号
    • D、先引用文号,再引用标题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公文格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需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其成文日期以会议通过日期为准

    B

    发文机关必须用全称,不能用简称

    C

    联合下发的公文,主办机关加盖公章即可

    D

    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左下方标识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公文形成的具体时间,通常以领导者签发的时间为准,联合行文时以最后签发机关的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特殊情况下以会议通过的时间、印发时间、批准时间作为公文形成的时间。附件应在正文之下(空一行)左起空两格位置标明附件的顺序和名称,不得使用笼统的标注方法。

  • 第16题:

    单选题
    在草拟公文时,关于引用其他公文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引用公文标题即可

    B

    引用文号即可

    C

    先引用标题,再引用文号

    D

    先引用文号,再引用标题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技能与知识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技能和知识有区别

    B

    知识是技能的前提

    C

    技能的发展有助于知识的掌握

    D

    知识和技能掌握是同步进行的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