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的关键参数之一是间隙率,间隙率需采用( )参数计算。A.毛体积密度,振实密度 B.表观密度,捣实密度 C.表观密度,振实密度 D.毛体积密度,捣实密度

题目
SMA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的关键参数之一是间隙率,间隙率需采用( )参数计算。

A.毛体积密度,振实密度
B.表观密度,捣实密度
C.表观密度,振实密度
D.毛体积密度,捣实密度

相似考题
更多“SMA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的关键参数之一是间隙率,间隙率需采用( )参数计算。”相关问题
  • 第1题:

    计算SMA混合料粗集料骨架间隙率时,不需用到的参数是()。



    A.粗集料骨架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
    B.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C.粗集料占混合料的质量比
    D.粗集料捣实松装毛体积相对密度

    答案:D
    解析: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矿料间隙率计算公式:VMA=[1-yb/ysb×ps]×100。

  • 第2题:

    针对SMA沥青混合料及配合比设计,回答以下问题(21)SMA沥青混合料是典型的骨架密实结构,与AC型沥青混合料相比,其组成特点是( )(2014真题)(2014助理真题)

    A.SMA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采用间断级配
    B.SMA的矿料组成特点为粗集料多、矿粉多、细集料少
    C.SMA的矿料组成特点是粗集料多、矿粉多、中间尺寸集料少
    D.SMA的沥青用量大

    答案:A,B,D
    解析:

  • 第3题:

    集料的不同密度用途不同,根据振实密度所得到的间隙率可以用于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答案:错
    解析:
    P374页:

  • 第4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应提供()施工参数。


    A.混合料配合比
    B.无机结合料剂量
    C.合理含水率
    D.最大干密度

    答案:B,C,D
    解析:
    依据(JTG/TF20-201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要求确定的施工参数有结合料剂量、合理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和验证混合料的强度指标。

  • 第5题:

    请回答下列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有关问题:(3)VV是( ),VMA是( ),VFA是( )。

    A.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
    B.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
    C.沥青体积百分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
    D.沥青体积百分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

    答案:B
    解析:
    (3)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

  • 第6题:

    对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混合料组成及各参数,各种矿料的配合比宜采用( )进行计算,也可用图解法或其他计算进行。

    A.试配法
    B.参配法
    C.调配法
    D.比例法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沥青面层施工质量监理。对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混合料组成及各参数,各种矿料的配合比宜采用试配法进行计算,也可用图解法或其他计算进行。

  • 第7题: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方法,通过配合比设计决定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种、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包括配合比设计的阶段( )。

    A.目标配合比设计
    B.生产配合比设计
    C.生产配合比验证
    D.目标配合比确认
    E.目标配合比复核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沥青面层施工质量监理。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方法,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等三个阶段

  • 第8题:

    简述SMA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主要区别。


    正确答案: (1)使用原材料及要求不同
    要求沥青具有较高的稠度,且用量较大。通常选用改性沥青;粗集料质量要求高且用量多,≥4.75mm的粗集料一般高达700~80%;细集料用量较少,但需要使用坚硬的机制砂;矿粉用量较多,一般为l0%左右,且必须使用石灰岩等碱性矿粉;需要使用纤维。
    (2)确定矿料的初试级配方法不同
    公称最大粒径≤9.5mm的SMA混合料,以2.36mm作为粗集料骨架的分界筛孔,公称最大粒径≥l3.2mm的SMA混合料以4.75ram作为粗集料骨架的分界筛孔。
    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调整各种矿料比例设计3组不同粗细的初试级配3组级配的粗集料骨架分界筛孔的通过率处于级配范围的中值、中值±3%附近。
    (3)设计的体积参数不同
    SMA混合料试件除应计算空隙率VV、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外,还需要计算两个量要的参数:初试级配的捣实状态下粗集料松装间隙率VCADRC和试件中的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x。
    从3组初试级配的试验结果中选择设计级配时,必须符合VCAmix≤VCADRC及VMA.>16.5%的要求。
    (4)检验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不同
    SMA除应检测热拌沥青混合料规定的试验项目外,还必须进行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及肯塔堡飞散试验。

  • 第9题:

    在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通过马歇尔试验可以确定的体积指标有()

    • A、稳定度
    • B、流值
    • C、矿料间隙率
    • D、空隙率
    • E、沥青饱和度

    正确答案:C,D,E

  • 第10题: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是指沥青的体积率与剩余空隙率之和。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多选题
    水泥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参数有()。
    A

    水灰比

    B

    稳定度

    C

    砂率

    D

    单位用水量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在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通过马歇尔试验可以确定的体积指标有()
    A

    稳定度

    B

    流值

    C

    矿料间隙率

    D

    空隙率

    E

    沥青饱和度


    正确答案: C,D,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沥青混合料试件空隙率是计算得到的参数,因而其大小与测试方法无关。()


    答案:错
    解析:
    沥青混合料试件空隙率计算需要用到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而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大小与测试方法有关,所以错。

  • 第14题: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如下(水温22℃,ρT=0.99779g/cm3,水温修正系数αT=0.006),请回答下列问题:(2)测定碎石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或表观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的目的是( )。

    A.用于计算碎石的空隙率或间隙率
    B.为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供基本参数
    C.评价碎石的工程适用性
    D.计算沥青混合料用粗骨料骨架捣实状态下的间隙率,还需要测其堆积密度

    答案:A,B,D
    解析:
    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振实空隙率Ve=(1-ρ/ρa)×100%。其中,ρa、ρ分别为粗集料的表观密度和振实堆积密度。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骨架捣实间隙率VCA=(1-ρ/ρb)×100%。其中,ρb、ρ分别为粗集料的毛体积密度和自然堆积密度。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以表观密度作为评价指标,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以表观相对密度作为评价指标。

  • 第15题:

    请回答下列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有关问题:(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测试方法为( )。

    A.通常采用表干法测定毛体积相对密度
    B.对吸水率大于2%的试件,宜改用蜡封法测定毛体积相对密度
    C.不能用表干法、蜡封法测定的空隙率较大的沥青混合料,应采用体积法测定毛体积相对密度
    D.对吸水率小于0.5%的特别致密的沥青混合料,采用水中重法测定毛体积相对密度

    答案:A,B,C
    解析:
    (2)D选项应为:对吸水率小于0.5%的特别致密的沥青混合料,在施工质量检验时,允许采用水中重法测定的表观相对密度代替毛体积相对密度,且钻孔试件也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但在配合比设计时不得采用水中重法。

  • 第16题:

    针对SMA沥青混合料及配合比设计,回答以下问题(21)SMA沥青混合料是典型的骨架密实结构,与AC型沥青混合料相比,其组成特点是()
    A.SMA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采用间断级配
    B.SMA的矿料组成特点为粗集料多、矿粉多、细集料少
    C.MA的矿料组成特点是粗集料多、矿粉多、中间尺寸集料少
    D.SMA的沥青用量大



    答案:A,B,D
    解析:

  • 第17题:

    针对SMA沥青混合料及配合比设计,回答以下问题(24)在完成混合料的相关测试和计算后,就可以根据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目标配合各材料比例,选择目标配合比的依据是( )。(2014真题)(2014助理真题)

    A.确保SMA混合料形成的骨架嵌挤结构以满足高温抗车辙性能的需要
    B.VCAdoc>VCAmix
    C.只要形成良好的骨架结构,无需对矿料间隙率有严格的要求
    D.VMA>16.5%(或17.0%)

    答案:A,B
    解析:

  • 第18题:

    对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混合料组成及各参数,通常情况下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沥青膜有效厚度宜不小于( )um。

    A.3
    B.4
    C.5
    D.6

    答案:D
    解析:
    题考查的是沥青面层施工质量监理。对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混合料组成及各参数,通常情况下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沥青膜有效厚度宜不小于6um。

  • 第19题:

    水泥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参数有()

    • A、水灰比
    • B、稳定度
    • C、砂率
    • D、单位用水量

    正确答案:A,C,D

  • 第20题: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矿料间空隙率包括()两部分。

    • A、空隙率
    • B、沥青体积百分率
    • C、混合料间隙率
    • D、集料空隙率

    正确答案:C,D

  • 第21题:

    真空法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主要是供()使用。

    • A、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B、计算标准密度
    • C、计算孔隙率
    • D、计算压实度

    正确答案:A,C,D

  • 第22题:

    判断题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是指沥青的体积率与剩余空隙率之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SMA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主要区别。

    正确答案: (1)使用原材料及要求不同
    要求沥青具有较高的稠度,且用量较大。通常选用改性沥青;粗集料质量要求高且用量多,≥4.75mm的粗集料一般高达700~80%;细集料用量较少,但需要使用坚硬的机制砂;矿粉用量较多,一般为l0%左右,且必须使用石灰岩等碱性矿粉;需要使用纤维。
    (2)确定矿料的初试级配方法不同
    公称最大粒径≤9.5mm的SMA混合料,以2.36mm作为粗集料骨架的分界筛孔,公称最大粒径≥l3.2mm的SMA混合料以4.75ram作为粗集料骨架的分界筛孔。
    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调整各种矿料比例设计3组不同粗细的初试级配3组级配的粗集料骨架分界筛孔的通过率处于级配范围的中值、中值±3%附近。
    (3)设计的体积参数不同
    SMA混合料试件除应计算空隙率VV、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外,还需要计算两个量要的参数:初试级配的捣实状态下粗集料松装间隙率VCADRC和试件中的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x。
    从3组初试级配的试验结果中选择设计级配时,必须符合VCAmix≤VCADRC及VMA.>16.5%的要求。
    (4)检验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不同
    SMA除应检测热拌沥青混合料规定的试验项目外,还必须进行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及肯塔堡飞散试验。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