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为了确定变量抽样的样本量,内部审计师需要了解总体的变异性。为了获得这些信息,内部审计师()。
第7题:
在为属性测试挑选样本时,内部审计师必须考虑置信水平因素、要求的精确度和:()
第8题:
企业销售产品一批,成本50万元,售价80万元,已收款60万元,其余20万元尚未收到(假设不考虑税金)。这项业务会引起()。
第9题:
很少可以依赖去年样本的结果,因为它们只适于去年的总体
经常抽取包含30~50个项目的试抽样样本,以此来估计总体的变异性
经常抽取包含30~50个项目的试抽样样本,对其执行审计程序,并以此来估计总体的变异性,然后抛弃试抽样样本,从剩余总体中抽取实际样本
经常抽取包含30~50个项目的试抽样样本,计算样本的极差,并以此估计总体的变异性,并计算样本量
第10题:
大样本的精确度将约为小样本的2倍
大样本的精确度将约为小样本的4倍
虽然精确度不会有大幅提高,但是发票平均金额可能出现的低估倾向将得到修正
由于两个样本量都大于30,提高样本量不会对精确度产生太大影响
第11题:
总体账面价值
抽样间隔
预计发生率
总体标准离差
第12题:
增加可靠程度。
精确度间隔变大。
降低可靠程度。
精确度间隔变小。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给定审计样本的大小是由审计总体的特征与内部审计师的决策的联合决定的。在其他因素不变时,样本容量将()。
第18题:
在为属性测试挑选样本时,内部审计师必须考虑置信水平因素、要求的精确度和:()
第19题:
内部审计师在审计抽样环境中运用精确度的概念。在这种环境下精确度是指:()
第20题:
掌握的总体特征,是内部审计师不能直接控制的
一种对已产生的样本估计准确性的衡量。在取得样本和评价样本之前,需要建立要求的精确度
在既定的样本中被独立评价的可靠性
对评价变量样本非常重要,对属性样本不重要
第21题:
增加,若审计人员决定接受更多的“纳伪”风险,即内部控制实际无效时却错误断言其有效
加倍,若内部审计师发现总体方差是试点样本方差的两倍
减少,若内部审计师增加可容忍误差
增加,若抽样误差风险增加
第22题:
收入增加80万元
收入增加60万元
资产增加30万元
资产增加10万元
第23题:
总体的账面价值
抽样间距
预期发生概率
总体标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