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
审计目标仅对审计方案的制定产生影响
国家审计的总目标为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内部审计的总目标为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
社会审计的总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第9题: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审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
审计风险是可以消除的
审计风险具有潜在性
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全过程
第10题:
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资源管理和使用的有效性进行的审计
效益审计仅是对企业经济效益情况进行的分析
效益审计是财会部门进行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
效益审计与统计部门进行的经济活动分析性质相同
效益审计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类
第11题:
审计准则是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标准
审计准则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尺度
审计准则是对审计职业责任的最高要求
审计准则是明确审计责任的依据
审计准则是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
第12题:
能够适应不同行业需要
能够适应不同企业需要
研制难度较小
研制效益较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下列关于通用会计核算软件特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第20题:
服务对象具有单一性
属于强制推行的制度
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具有监督功能
市场准入实行双重控制
第21题:
公众关注程度越低的项目,被选作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缺乏统一明确评价标准的项目,被选作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项目的管理风险越小,被选作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项目的资金规模越大,被选作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第22题:
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资源管理和使用有效性进行的检查和评价活动。
效益审计与财政财务审计在审计证据质量要求方面存在根本区别
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因具体审计目标不同而不同
效益审计是财会部门进行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
效益审计与统计部门进行的经济活动分析性质相同
第23题:
开展常规审计,促进企业合法经营
开展内部控制的评审,增强科学管理意识
开展效益审计,促进自我发展,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为宏观调控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