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正确选项只有一个,请将正确答案选出。下列古谚、古训不蕴含同一哲学原理的一组是:A.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B.鲁侯养鸟;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D.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

题目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正确选项只有一个,请将正确答案选出。

下列古谚、古训不蕴含同一哲学原理的一组是:

A.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

B.鲁侯养鸟;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

D.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


相似考题
更多“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正确选项只有一个,请将正确答案选出。下列古谚、古训不蕴含同一哲学原理 ”相关问题
  • 第1题:

    判断推理能力部分包括四种类型的题目,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不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

    一、科学推理(26—30题):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原理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找出正确答案。请开始答题:

    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铁吸铁,说明力是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的

    B.指南针能够指示方向,说明有受力物体不一定有施力物体

    C.马拉车的同时,车也拉马

    D.用脚踢足球,只有脚对球有作用力,而球对脚没有作用力


    正确答案:C
    26.C[解析]A项错误,磁铁具有磁力,在磁场范围内磁铁和铁之间可以相互吸引,超过磁场范围,则磁铁和铁之间没有力的作用。B项指南针受到地球磁场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磁场。D项用脚踢足球的同时,球也给脚施加作用力。

  • 第2题:

    数理能力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题目,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选出。不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

    一、数学应用(56--65题):每道试题中给出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材料,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判断、运算。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56.若x,Y,z是三个连续的负整数,并且x>y>z,则下列表达式是正奇数的是( )。

    A.yz—x

    B.(x—y)(y--z)

    C.x—yz

    D.x(y+z)


    正确答案:B
    56.B [解析]X、y、Z是三个连续的负整数,并且x>y>z,所以x—Y= Y- z=1,得到(x—y)(y—z)=1,选择B。

  • 第3题: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1. 下列成语故事与故事主人公的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立木取信——夏侯渊

    B.围魏救赵——孙武

    C.卧薪尝胆——韩信

    D.图穷匕见——荆轲


    正确答案:D
    1.D[解析]立木取信,商鞅在秦国国都成阳城南门,竖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如有人将其搬到北门,便赏十金,但无人敢去,后增至五十金,重赏之下,终于有人敢去了,并轻而易举地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兑付了五十金,以此表明他决不欺骗百姓,故A项错误。围魏救赵,是指孙膑指挥齐军打败庞涓率领的魏军,援救赵国的著名战役。自此,孙膑便闻名天下,故B项错误。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故C项错误。《战国策·燕策》和《史记·刺客列传》都记载了荆轲刺秦王的精彩故事,成语“图穷匕见”就来自这个故事,故D项正确。

  • 第4题: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开始答题:

    71.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正确答案:B

  • 第5题:

    二、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正确选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基本命题。实事求是中的求实精神与实用主义的实用原则都讲实际,但它们的精神实质迥然不同,其区别在于:

    A.前者所求的“是”为客观事物的规律,后者追求的是实际效果

    B.前者所讲的“实事”为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后者是个人经验

    C.前者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后者以个人的经验和行动为出发点

    D.前者是一种普遍性的方法原则,后者代表美国特有的思维方式


    正确答案:ABCD
    【答案】ABCD。解析:实事求是中的“是”在科学层面,是指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是什么,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即客观事物的规律。清教徒对实用性的追求经过一个世纪的演化成了实用主义的有用即真理的标准,即追求的是实际效果。A项正确。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对实用主义者来说,人的实践是作为个体的有机体适应环境的行为,真理对于个人经验具有极强的依赖关系。B项正确。
    结合AB选项,可知C项内容正确。
    实事求是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内容,是普遍性的方法原则。实用主义(Pragmatism)是从希腊词πραγμα(行动)派生出来的。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现代哲学派别,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代表了美国特有的思维方式。D项正确。

  • 第6题:

    41-55题为计算机题。根据题目的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一个国际码需要( )个字节表示。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B
    B[解析]由于一个字节只能表示256种编码,显然一个字节不能表示汉字的国际码,所以一个国际码必须用两个字节表示。

  • 第7题:

    B、请从下列各题的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相同或相近的选项替换句中划线部分,并将所选答案填入答题卡内,完成36—40题。(5分)

    36. Our new English teacher speaks fast. Most of us can’t follow her.

    A. find B. run after C. understand


    正确答案:C

  • 第8题:

    每道题目左边的四个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你需要在右边所给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合理的正确答案。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答案:A
    解析:
    [解析] 图形的旋转。下一个图是由上一个图逆时针旋转90°度所得,故正确答案为A。

  • 第9题:

    某项测试共有4道题,每道题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答案。现有张、王、赵、李4人参加了测试,他们的答题情况和测试结果如下:



    如果每道题的正确答案各不相同,则可以得出以下哪个选项?

    A.第一题的正确答案是B。
    B.第一题的正确答案是C。
    C.第二题的正确答案是D。
    D.第二题的正确答案是A。
    E.第三题的正确答案是C。

    答案:A
    解析:
    【A】解析:分析推理。由54题可知,目前选项情况如图:

  • 第10题:

    选择题要编好题干,也要编好选项,必须注意()。

    • A、题干问题明确,避免与选项用词一致
    • B、选项简明扼要,长度相等
    • C、每题只给一个正确答案
    • D、选项最好用同一形式

    正确答案:A,B,C,D

  • 第11题:

    多选题
    选择题要编好题干,也要编好选项,必须注意()。
    A

    题干问题明确,避免与选项用词一致

    B

    选项简明扼要,长度相等

    C

    每题只给一个正确答案

    D

    选项最好用同一形式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古谚、古训不蕴含同一哲学原理的一组是()
    A

    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

    B

    鲁侯养鸟;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

    C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

    D

    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郑人买履,指郑人犯了教条主义错误,造成了买不到鞋子的后果。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按图索骥,用来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不求事物本质;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长处失去了;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这四个成语均说明了一个哲学 原理,即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B项,鲁侯养鸟,说明好的愿望必须符合事实,如果只有主观愿望而违背客观实际,好事便会变成坏事;张冠李戴,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良莠不分,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难以区分;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四个成语均说明一个哲学原理,即从客观情况出发,实事求是。C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的损失;水滴石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也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防微杜渐,指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这四个成语均说明一个哲学原理,即量变引起质变。D项,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指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凡事要好,须问“三老”,体现的是经验来自实践的原理;百闻不如一见,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得更为确切可靠。第一个、第三个词语,主要说明的是经验的重要性,第二个、第四个词语,主要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

  • 第13题:

    判断推理能力部分包括四种类型的题目。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不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

    一、科学推理(26—30题):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原理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找出正确答案。

    26.某物体若在1min内通过10m的路程,那么该物体在1min内一定做( )。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机械运动

    D.曲线运动


    正确答案:C
    26.C[解析]题干只提到了物体运动的路程,没有提到运动方式,因此只能判断它做了机械运动。

  • 第14题: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资治通鉴》成书于( )。

    A.西汉

    B.东汉

    C.北宋

    D.南宋


    正确答案:C
    1. C [解析]《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 第15题: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请开始答题:

    101.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A.质和量的统一

    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渗透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D.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只有A选项最接近,故正确答案为A。


    正确答案:C

    2005年山西省粮食产量没有突破100亿公斤。故正确答案为C

  • 第17题: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请开始答题:

    71.我国的政体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多党参政

    D.民主与****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A、请在下列各题所给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将所选答案填入答题卡内,完成21—35题。(15分)

    21. Look! ________ man over there is Li Lei’s father.

    A. An B. A C. The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于其他三个图形不同的一个图形。



    答案:C
    解析:
    。ABD都为逆时针方向转。C为顺时针方向转

  • 第20题:

    选项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题干四个图形拼合而成的,请选出来。( )






    答案:B
    解析:
    将第一个图放入第二个图的凹处,第三个因和第四个图依次上下放置,将得到图形B。

  • 第21题:

    从四个选项选出不同的一个()

    • A、<nav>
    • B、<footer>
    • C、<meta>
    • D、<canvas>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下列古谚、古训不蕴含同一哲学原理的一组是()

    • A、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
    • B、鲁侯养鸟;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
    •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
    • D、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多选题
    单项选择题要编好题干,也要编好选项,必须注意(  )。
    A

    选项最好用同一形式

    B

    选项简明扼要,长度相等

    C

    每题只给一个正确答案

    D

    题干问题明确,避免与选项用词一致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