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制服坏人,有时候要以坏制坏,以小坏对付大坏,以假坏对付真坏。坏人也会做好事,但好人只要做过坏事就变成了坏人。 由此可以推出()。
A. 好人不可能制服坏人
B. 世界上不可能有好人
C. 做过好事的人未必是好人
D.做过坏事的人未必是坏人
第1题:
第2题:
幼儿喜欢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他们的思维逻辑是:不是好人就是坏人。这反映了幼儿思维的()。
A经验性
B拟人性
C表面性
D片面性
第3题: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第4题:
相声界只有什么样的人才能成功()
第5题:
鲁迅在评论《红楼梦》的价值时说:“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第6题:
菲尔丁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这话没错。但也不必为此走向极端,夸大书籍对人的品格的影响。更多的情况是:( )。填人括号最恰当的是:( )
第7题:
好的制度能把人良性的方面发挥出来,坏的制度能把好人变成坏人,你的体会?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坏事也可能转化为好事
好事可能有坏的结果
坏事和好事同时存在
人们却可以改变坏事
第12题:
通报表扬好人好事
通报批评坏人坏事
通报出现的问题
通报工作情况
通报转发的文件
第13题:
第14题:
红白脸策略又称坏人与好人策略。
第15题:
坏人没有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
第16题:
幼儿喜欢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他们的思维逻辑是:不是好人就是坏人,这说明了幼儿思维的()。
第17题:
通报文种的行文用途有()。
第18题:
“宁可错抓十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和“宁可错放十个坏人,也不错抓一个好人”两种观点,你同意哪个?说明理由。
第19题:
好的制度能把坏人变成好人,坏的制度能把好人变成坏人,你的体会?
第20题: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经验性
拟人性
表面性
片面性
第24题:
道德感
美感
理智感
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