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范·帕坦,发明了一种利用多层染料薄膜仿造植物光合作用过程转换太阳能的方法,其光电转换率有望提高至50%,为更加有效开发利用太阳能闯出了一条新路。范·帕坦解释说,当光波照射到植物上时,植物叶绿素可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能,光能经分子间的传递作用到达反应中心并在那里发生光化学反应,整个光合作用过程实际上表现为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他表示,植物对光能有很高的转化效率,而染料薄膜光能利用法正是采用了类似的原理改善了光能利用率。
“多层染料薄膜”从本质上说( )。
A.仿造了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B.仿造了植物叶绿素可吸收不同波长光能的特点
C.仿造了植物对光能利用率较高的特点
D.仿造了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特点
第1题:
普洛科比阿斯
拜占庭时期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代表作有《查士丁尼皇帝争战史》和《秘史》。另外有一本《哥特战争史》,是一位半有神半宿命论者,相信历史中有因果报应,因此也关心俗人的历史,以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为榜样,其著作是研究中西交通的重要资料,但也存在史料运用十分不严谨的事实。
第2题:
1994年,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采用“三步共蒸发法”成功制备出转换效率达15.9%的铜铟镓硒薄膜电池。
第3题:
叶绿体作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器,光合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A.叶绿素
B.叶绿体
C.叶绿体基质
D.类囊体薄膜
第4题:
美国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1968年创办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人机互动”实验室,并在1985年拓展出“融合媒体”实验室。
第5题:
1、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 A.马斯洛 B.维纳 C.阿特金斯 D.斯金纳
A.马斯洛
B.维纳
C.阿特金斯
D.斯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