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X溶于水成为溶液,此溶液温度升高时,X的化学活性增强;当X溶液与化学物质Y的溶液混合时,升高混合液的温度,Y的化学活性增强而X的活性不变,当单独加热Y溶液时,Y的活性保持不变。由此可知( )。A.温度改变对X的活性不产生影响B.把X和Y混合时,二者表现出的活性与单独被研究时不同C.温度的改变对Y影响大于对X的影响D.当与X混合时,Y表现出的反应与单独被研究时相同

题目

化学物质X溶于水成为溶液,此溶液温度升高时,X的化学活性增强;当X溶液与化学物质Y的溶液混合时,升高混合液的温度,Y的化学活性增强而X的活性不变,当单独加热Y溶液时,Y的活性保持不变。

由此可知( )。

A.温度改变对X的活性不产生影响

B.把X和Y混合时,二者表现出的活性与单独被研究时不同

C.温度的改变对Y影响大于对X的影响

D.当与X混合时,Y表现出的反应与单独被研究时相同


相似考题
更多“化学物质X溶于水成为溶液,此溶液温度升高时,X的化学活性增强;当X溶液与化学物质Y的溶液混合 ”相关问题
  • 第1题:

    金属单质X,常温下液态单质Y和气态单质X,以及化合物A、B、C有如图2—1所示的反应关系:

    (1)写出化学式:X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Z____________.
    (2)写出G→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水溶液呈酸性,其溶于水会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 第2题:

    化学物质X溶于水成为溶液,此溶液 温度升高时,X的化学活性增强;当X溶液与化学物质Y的溶液 混合时,知高混合液的温度,Y的化学少性增强而X的活性不变:当单独加热Y溶液时,Y的活性保持不变。由此可知:

    A. 温度改变对X的活性不产生影响
    B. 温度的改变对Y影响大于对X的影响
    C. 把X和Y混合时,二者表现出的活性与单独被研究时不同
    D. 当与X混合时,Y表现出的反应与单独被研究时相同

    答案:C
    解析:
    从题干可以推出C项观点,故答案为C。

  • 第3题:

    X、Y、Z、M四种金属,已知X可以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X和Z组成原电池时,Z为正极;Y和Z两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被电解时.阴极只能得到Y单质:M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离子。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Z>Y>M
    B、X>Y>Z>M
    C、M>Z>X>Y
    D、X>Z>M>Y

    答案:A
    解析:
    金属活动性强的单质可以置换出金属活动性较弱的单质,X可以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说明金属活动性X>Y;原电池中,负极金属的活动性较强,X和Z组成原电池时,Z为正极,说明金属活动性X>Z;电解池中。阴极是得电子被还原的一极,氧化性强的最先放电,Y和Z两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被电解时.阴极只能得到Y单质,说明金属活动性Z>Y;M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离子,说明金属活动性Y>M。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Z>Y>M,本题选A。

  • 第4题:

    对于理想溶液,平衡时溶液上方组份的蒸气压p与溶液中组分的摩尔分率x的关系是()。

    • A、p与x成反比
    • B、p与x的平方成正比
    • C、p与x成正比
    • D、p与x的平方成反比

    正确答案:C

  • 第5题:

    氯气易溶于水和()。

    • A、酸溶液
    • B、碱溶液
    • C、有机溶液
    • D、无机溶液

    正确答案:B

  • 第6题:

    某锡的氯化物溶液中,加入饱和氢硫酸,有棕色沉淀X生成.此沉淀不溶于Na2S溶液,但能溶于多硫化铵溶液中,生成溶液Y,将此溶液酸化,有黄色沉淀Z生成.沉淀Z不溶于多硫化铵溶液,但能溶于Na2S溶液中,加盐酸酸化黄色沉淀Z复现.以上现象说明∶X是?Y是?Z是?


    正确答案:SnS、SnS32-、SnS2

  • 第7题:

    化学脱脂的原理主要是依靠化学物质与油脂的()作用,使油脂脱离钢板而溶于水溶液中。

    • A、皂化
    • B、磷化
    • C、钝化
    • D、乳化
    • E、脱脂

    正确答案:A,D

  • 第8题:

    有KCl和KBr的混合物3.87克,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产生沉淀,经过滤干燥得6.63克沉淀,则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AgBr不溶于水)


    正确答案: 因为 K———Ag  Δm
    39      109      69克
    X  (6.63—3.87)克
    X=1.56克
    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56克/3.87克=40.3%

  • 第9题:

    基准物是用于标定标准溶液的化学物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0题:

    有白色的钠盐晶体A和B。A和B均溶于水,A的水溶液为中性,B的水溶液为碱性。A溶液与AgNO3溶液作用,有黄色沉淀析出。晶体B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刺激性气体生成,此气体同冷NaOH溶液作用,可得到含B的溶液,向溶液中A滴加B溶液时,溶液又变成红棕色,若继续加过量的B溶液,溶液又变成无色。判断A和B为何物?


    正确答案:A.NaI
    B.NaClO

  • 第11题:

    单选题
    2002年7月28日,生物脱酚工时X到化验室领取淀粉溶液、硫酸锰溶液、碱性碘化钾溶液等试剂,当班生物脱酚分析员黄XX负责接待,当取、倒标有“碱性碘化钾,浓度:10%”瓶内溶液时,时X按正常方式将瓶内溶液倒入对应的空瓶(空瓶内残留有少量的碱性碘化钾溶液)中,当时X缓慢将瓶内溶液倒入约5mL时,瓶内冒大量烟雾,同时喷出溶液,时X躲闪不及,脸、右手及衣服均被喷射到,造成时X面部、双手化学烧伤。当班班长卢XX随即取标有“碱性碘化钾,浓度:10%”瓶内溶液用滤纸进行炭化试验和滴定试验,同时根据其较粘稠和溶于水发热的现象确认标有“碱性碘化钾,浓度:10%”瓶内装的不是碱性碘化钾溶液,而是浓硫酸溶液。以下是事故原因分析,哪个是正确的?()
    A

    试剂瓶标识错误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化验室对一般危险化学品及外来人员领用药品管理不善,也是导致事故的原因之一

    B

    试剂瓶摆放位置不当,取用过程容易混乱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福尔马林溶液里防腐作用的化学物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 甲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1)A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A是__________.
    (2)B不溶于水,能溶于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B是__________.
    (3)C不溶于水,溶于盐酸并放出能使酸性KMn04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C是__________.
    (4)D溶于水,和盐酸作用放出无色气体,此气体使石灰水浑浊,但不能使KMn04溶液褪色.D是__________.
    (5)E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滴入NaOH溶液时有白色沉淀.E是__________.
    (6)F不溶于水,棕褐色,溶于酸所得溶液与SCN-反应呈血红色.F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 第14题:

    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 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纯碱溶液
    D.稀盐酸

    答案:C
    解析:

  • 第15题:

    甲瓶装有浓度为a%的某溶液x千克,乙瓶装有浓度为b%的该溶液y千克(a≠b,x≠y)。现从两瓶中各取出z千克溶液并分别兑入另一瓶中,使得两瓶中溶液的浓度相同。问z的值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本题属于溶液问题。
    根据题目的意思z千克溶液加入后,两瓶浓度相同,根据溶液公式浓度=溶质/溶液;所以得[(a%x-a%z)+b%z]/x-z+z=[(b%y-b%z)+b%z]/y-z+z;化简得z=xy/x+y。
    因此,选择D选项。

  • 第16题:

    蛇纹石由MgO、A12O3、SiO2、Fe2O3组成。现取一份蛇纹石试样进行实验,首先将其溶于过量的盐酸,过滤后,在所得的沉淀X和溶液Y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沉淀X的成分是SiO2
    • B、将蛇纹石试样直接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可得到红色颜料Fe2O3
    • C、在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得到的沉淀的主要成分是Fe(OH)3和Mg(OH)2
    • D、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H+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化学脱脂的原理主要是依靠化学物质与油脂的()作用,使油脂脱离钢板而溶于水溶液中。

    • A、皂化
    • B、磷化
    • C、钝化
    • D、乳化

    正确答案:A,D

  • 第18题:

    试说明硅为何不溶于氧化性的酸(如浓硫酸)溶液中,却分别溶于碱溶液及HNO3与HF组成的混合溶液中。


    正确答案:在含氧酸中被钝化,在有氧化剂(如HNO3,CrO3,KMnO4,H2O2等)存在条件下,与HF反应:3Si+4HNO3+18HF=3H2SiF6+4NO↑+8H2O。

  • 第19题:

    溶液电导率随着过程处理而变化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经化学水处理的补给水,其电导率升高
    • B、炉内水加药处理后,其电导率降低
    • C、同一溶液随着溶液的浓差极化和化学极化增强,溶液的导电率降低
    • D、同一溶液随着溶液温度升高,溶液的电导率增大

    正确答案:C,D

  • 第20题:

    福尔马林溶液里防腐作用的化学物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 甲醛

  • 第21题:

    当锅水pH值高于13时,腐蚀加快的原因是金属表面上的Fe3O4膜因()中,生成易溶解的NaFeO2而引起的。

    • A、溶于酸性溶液
    • B、溶于NaOH溶液
    • C、溶于氯化物溶液
    • D、溶于磷酸盐溶液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今有白色的钠盐晶体A和B,A和B都溶于水,A的水溶液呈中性,B的水溶液呈碱性,A溶液与FeCl3溶液作用溶液呈棕色,A溶液与AgNO3溶液作用有黄色沉淀析出,晶体B与浓HCl反应有黄绿色气体生成,此气体同冷NaOH作用,可得含B的溶液,向A溶液中滴加B溶液时,溶液呈红棕色,若继续加过量B溶液,则溶液的红棕色消失,试问A,B为何物?写出有关方程式


    正确答案:A.NaIB:NaClO 1).2NaI+2FeCl3==2FeCl2+2NaCl+I2
    2).NaI+AgNO3==AgI;+NaNO3
    3).ClO-+2H+Cl-==Cl2;+H2O
    4).Cl2+2NaOH(冷)==NaCl+NaClO+H2O
    5).2NaI+NaClO+H2O==I2+NaCl+2NaOH
    I2+5NaClO+2NaOH=2NaIO3+5NaCl+H2O

  • 第23题:

    单选题
    当锅水pH值高于13时,腐蚀加快的原因是金属表面上的Fe3O4膜因()中,生成易溶解的NaFeO2而引起的。
    A

    溶于酸性溶液

    B

    溶于NaOH溶液

    C

    溶于氯化物溶液

    D

    溶于磷酸盐溶液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