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元代的汪大渊,多次远航印度洋,留下了 这一名著,其航行所至,不亚于以后的郑和下西洋。 A. ”相关问题
  • 第1题:

    日本的“阿辰观音”和中国航海家()有关。

    • A、法显
    • B、徐福
    • C、汪大渊
    • D、郑和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元代旅行家汪大渊写过一本台湾游记,这本游记的书名叫什么?


    正确答案: 《岛夷志略》。

  • 第3题:

    元代的汪大渊,多次远航印度洋,留下了()这一名著,其航行所至,不亚于以后的郑和下西洋。

    • A、《四洲志》
    • B、《海国图志》
    • C、《岛夷志略》
    • D、《见闻琐录》

    正确答案:C

  • 第4题:

    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

    • A、美洲
    • B、印度洋沿岸
    • C、大西洋沿岸
    • D、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正确答案:D

  • 第5题: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 B、印度洋沿岸
    • C、大西洋

    正确答案:A

  • 第6题:

    郑和下西洋在客观上与哥伦布远航有同样的文化侵略意识。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单选题
    郑和下西洋中的“西洋”主要是指()。
    A

    印度洋

    B

    大西洋

    C

    太平洋

    D

    以上三个之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明代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起,总共七次下西洋,长达28年的远航壮举,在1433年划上句点,郑和最初是受到______的指令下西洋?
    A

    明朝建文帝

    B

    明朝崇祯帝

    C

    明朝永乐帝

    D

    明朝洪武帝


    正确答案: A,C
    解析: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郑和奉永乐帝命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并于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 第9题:

    单选题
    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去的是()。
    A

    印度洋

    B

    大西洋

    C

    太平洋

    D

    北冰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
    A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

    印度洋沿岸

    C

    大西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明成祖登基后曾派郑和出使西洋以加强同海外的联系,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说法正确的是()。
    A

    郑和七次下西洋发生于16世纪初

    B

    郑和下西洋最远曾抵达地中海

    C

    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晚

    D

    郑和的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元代著名航海家江西人汪大渊的远航是从哪里出发的()

    正确答案: 泉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从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比哥伦布远航美洲早87年,比麦哲伦完成环绕地球航行早116年,曾“七下西洋”的著名航海家(),在第七次航海途中,因病逝世于古里(今印度南部科泽科德)。

    • A、郑和
    • B、张骞
    • C、张立道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初郑和下西洋与西方哥伦布等远航在规模与水平、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


    正确答案: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环球航行都属于人类最早的远洋航行。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在船舶的技术水平和入员规模、航海知识等方面均优于哥伦布的环球航行(规模与水平方面的差异,参见材料一所列表格),但这并不是二者之间最重要的差异,他们之间最重要的差别还在于远航的目的、性质和造成的影响等方面。
    郑和下西洋,前三次的主要任务是在东南亚和南亚建立国际间和平安宁的局面,为明王朝树立“声威”,并为下一步向南亚以西更远的地方航行,建立中途候风转航的据点。后四次的主要任务是向南亚以西继续航行,通过开辟新航路和扩大联系,让自古罕通中国的海外国家被泽而来,“宾服”于中国,为明王朝建立前所未有的四海功绩而作努力。另外,郑和下西洋,使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以景德镇为中心的瓷器业、以苏州为中心的丝织业、以松江为中心的棉织业、以芜湖为中心的漂染业等,都有较快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郑和下西洋的结果,打通了从中国到非洲的航路,把亚、非的仁大海域联成一体,这是地理大发现以前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成就。郑和下西洋的结果,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发展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是和平进行的,没有征讨和杀伐。
    哥伦布航海的主要目的,研究者们一般都从经济角度来解释,认为他的直接目的在于寻找黄金。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15世纪中叶,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使得运往欧洲的商品数量少而且价格贵。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各国贵族、商人、新兴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开辟一条新航路,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国。另外,也有人认为,掠夺土地是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西洋人开辟了新航路,航海事业进一步发展起来,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同时也给拉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引发了欧洲列强开辟海外殖民地和奴役世界其他民族的狂潮。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明朝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和友好往来,但是,它所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最终导致航海壮举悄然结束。

  • 第16题:

    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去的是()。

    • A、印度洋
    • B、大西洋
    • C、太平洋
    • D、北冰洋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我国最早的航海家郑和是()族。他率领庞大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远航亚洲、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正确答案:

  • 第18题:

    郑和七下“西洋”指得是()

    • A、太平洋
    • B、大西洋
    • C、印度洋
    • D、北冰洋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单选题
    中国元代航海家()根据海上经历,编写了《岛夷志略》。书中记录了他周游99个国家及220个地区的亲历亲见。
    A

    汪大渊

    B

    汪直

    C

    郑和

    D

    戚继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日本的“阿辰观音”和中国航海家()有关。
    A

    法显

    B

    徐福

    C

    汪大渊

    D

    郑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麦哲伦船队自西向东完成首次环球航行,此次航行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郑和下西洋是利用了()完成航行任务的。
    A

    季风

    B

    台风

    C

    海风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2020年7月11日,郑和下西洋()周年。
    A

    600

    B

    615

    C

    630

    D

    640


    正确答案: B
    解析: 郑和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2020年7月11日,郑和下西洋61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