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服务对象小王向社工咨询运动健身的有关信息,正好社工手边有一份他哥哥开办的运动健身中心的宣传材料,下列社工的做法中,较妥当的包括()
第6题:
社工小王一直从事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于贫困家庭。但是每接触一个新的服务对象,他都会有意识的"倒空"自己,不会凭借以前类似的经验过早得出结论。同时,小王的专业知识基础很扎实,有利于他通过专业的视角从生活的表象看到问题的实质。社工小王的做法符合()。
第7题:
小王在某光荣院工作,长期服务伤残的优抚安置对象,工作任务繁重,还经常因小被服务对象理解感到担忧。小王越来越压抑和倦怠。与小王有类似情况的工作人员在光荣院还有很多,为缓解他们压力,社会工作者最宜采用的做法的是()。
第8题:
融合性
目的性
灵活性
差异性
第9题:
资源拥有者对资源缺乏者的给予
服务对象的被动参与
自上而下的给予与接受的关系
双方的平等互动的过程
第10题:
对服务对象的接纳
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
注重个别化原则
自我决定原则
第11题:
预先告知小刘结案的时间和要求
同理小刘遭遇感情困扰时的感受
鼓励小刘表达对结案的看法和感受
与小刘回顾服务过程,巩固其获得的改变
与小刘深入探讨独立处理感情困扰的方法
第12题:
社会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的个人要求提供服务,工作者是整个服务的主导;
社工服务是渐进的、不断促使服务对象改变、逐渐达到目标的过程;
社会工作服务的效果取决于工作者的专业技能;
社会工作者通过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社工小王服务的社区有部分少数民族居民,小王的督导建议他阅读一些有关宗教方面的书籍,督导的建议主要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对社工()的要求。
第18题:
小王与父母关系不好,时常争吵,曾几次离家出走,与街上的不良青年混在一起。社工小刘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与小王本人及父母沟通,缓和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小王又重新回归家庭。社工小刘做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工作的具体内容属于()
第19题:
社工小王的工作对象是一位流浪儿,她在工作过程中运用了心理干预、情绪辅导、行为矫治、教育培训等方法,取得了明显效果。这体现了社会救助社工的()。
第20题:
社会观护
临界预防
行为矫正
正面联系
第21题:
志愿者不属于困难人群,不应成为小王的服务对象,小王应该向领导解释自己的专业,将该项工作转交给社区中其他工作人员。
从我国对社会工作者的三种理解看,小王所服务的社区中的志愿者是普通社会工作者,而小王是行政性社会工作者。
小王可以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和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指导志愿者有序高效的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为社区中的志愿者提供指导和服务,并进行管理,也属于小王的专业工作范畴。
第22题:
社会性需要
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
生存性需要
发展性需要
第23题:
安抚小王的情绪,劝他不要过于着急
分享自己遇到类似问题时的处理方法
亲自协调医疗资源,解决服务对象就医问题
缓解小王的压力,协助他理解服务对象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