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受赠人的权利和义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B.受赠人与捐赠人订立了捐赠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财产,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C.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时,只可以按照捐赠人的意愿分发或者兴办公益事业,不得将受赠财产转交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

题目

下列关于受赠人的权利和义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

B.受赠人与捐赠人订立了捐赠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财产,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

C.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时,只可以按照捐赠人的意愿分发或者兴办公益事业,不得将受赠财产转交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关于受赠人的权利和义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受赠人( )。

    A.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返还给捐赠人

    B.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

    C.可以变卖,所取得的收入可自行决定其用途

    D.不可以变卖,应无条件接受所捐赠的财产


    正确答案:B
    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应当将受赠财产用于发展本单位的公益事业,不得挪作他用。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

  • 第2题:

    王先生是海外华侨,汶川地震时国内同胞的不幸遭遇深深地牵动了他的心。为支援灾区,王先生从国外运送一批物资来满足灾区人民的生活需要。关于王先生的捐赠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批救灾物资可享受减免关税的待遇,海关对其依法实施监督和管理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可以参与对王先生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的监督
    C.王先生捐赠的物资,由其本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入境手续
    D.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
    E.王先生有权向受赠人查询捐赠物资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答案:A,B,D,E
    解析:
    考点:捐赠人和受赠人的权利与义务。 《公益事业捐赠法》第26条规定:“境外向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捐赠的用于公益事业的物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减征或者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公益事业捐赠法》第15条规定:“境外捐赠人捐赠的财产,由受赠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入境手续;捐赠实行许可证管理的物品,由受赠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许可证申领手续,海关凭许可证验放、监管。”故C错误,A正确。《公益事业捐赠法》第21条规定:“捐赠人有权向受赠人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海关对减免关税的捐赠物品依法实施监督和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可以参与对华侨向境内捐赠财产使用与管理的监督”。故BE正确。《公益事业捐赠法》第17条规定:“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故D正确。

  • 第3题:

    某地发生地震后,某企业承诺向灾区捐赠一批救灾物资,双方签订了赠与合同。以下关于受赠人权利与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企业可以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B.对于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物资,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
    C.该企业不交付赠与的救灾物资,受赠人没有权利要求其交付
    D.受赠人未征得该企业的许可,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该企业可直接收回捐赠的物资

    答案:B
    解析:
    关于捐赠协议,不得随意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186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故A错误。 受赠财产的给付请求权。《合同法》第188条规定:“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故C错误。
    “受赠人未征得捐赠人的许可,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性质、用途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经征求捐赠人的意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捐赠财产交由与其宗旨相同或者相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管理。”故D错误。

  • 第4题:

    下列关于受赠人的权利和义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
    B.受赠人与捐赠人订立了捐赠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财产,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
    C.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时,只可以按照捐赠人的意愿分发或者兴办公益事业,不得将其受赠财产转交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

    答案:D
    解析:
    《公益事业捐赠法》第11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时,可以将受赠财产转交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也可以按照捐赠人的意愿分发或者兴办公益事业,但是不得以本机关为受益对象。故D错误。【注意】《公益事业捐赠法》全文是需要学员掌握的,建议自行阅读把握。

  • 第5题:

    下列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B.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C.紧急避险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D.未成年子女有受父母抚养的权利,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答案:C
    解析:
    紧急避险是公民的合法权利,并非义务。故选C。

  • 第6题:

    下列关于房屋赠与的个人所得税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受赠人因无偿受赠房屋取得的受赠所得,按照“偶然所得”征税
    B. 受赠人因无偿受赠房屋取得的受赠所得,按照“财产转让所得”征税
    C. 对受赠人无偿受赠房屋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其应纳税所得额为房地产赠与合同上标明的赠与房屋价值减除赠与过程中受赠人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
    D. 受赠人转让受赠房屋的,以其转让受赠房屋的收入减除房地产赠与合同上标明的赠与房屋价值以及赠与和转让过程中受赠人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作为所得

    答案:C
    解析:
    受赠人转让受赠房屋的,以其转让受赠房屋的收入减除原捐赠人取得该房屋的实际购置成本以及赠与和转让过程中受赠人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为受赠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 第7题: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兄弟姐妹需征收个人所得税
    • B、受赠人转让受赠房屋的,以其转让收入为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 C、受赠人因无偿受赠房屋取得受赠所得,按“其他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 D、受赠人无偿受赠房屋,以其房地产合同赠与合同上标明的赠与房屋的价值为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受赠人()。

    • A、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返还给捐赠人
    • B、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
    • C、可以变卖,所取得的收入可自行决定其用途
    • D、不可以变卖,应无条件接受所捐赠的财产

    正确答案:B

  • 第9题:

    王先生是海外华侨,汶川地震时国内同胞的不幸遭遇深深地牵动了他的心。为支援灾区,王先生从国外运送一批物资来满足灾区人民的生活需要。关于王先生的捐赠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批救灾物资可享受减免关税的待遇,海关对其依法实施监督和管理
    •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可以参与,对王先生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
    • C、王先生捐赠的物资,由其本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入境手续
    • D、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
    • E、王先生有权向受赠人查询捐赠物资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正确答案:A,B,D,E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兄弟姐妹需征收个人所得税

    B

    受赠人转让受赠房屋的,以其转让收入为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C

    受赠人因无偿受赠房屋取得受赠所得,按“其他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D

    受赠人无偿受赠房屋,以其房地产赠与合同上标明的赠与房屋的价值为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兄弟姐妹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受赠人转让受赠房屋的,以其转让受赠房屋的收入减除原捐赠人取得该房屋的实际购置成本以及赠与和转让过程中受赠人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为受赠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受赠人无偿受赠房屋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其应纳税所得额为房地产赠与合同上标明的赠与房屋价值减除赠与过程中受赠人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房屋赠与的个人所得税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受赠人因无偿受赠房屋取得的受赠所得,按照“偶然所得”征税

    B

    受赠人因无偿受赠房屋取得的受赠所得,按照“其他所得”征税

    C

    对受赠人无偿受赠房屋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其应纳税所得额为房地产赠与合同上标明的赠与房屋价值减除赠与过程中受赠人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

    D

    受赠人转让受赠房屋的,以其转让受赠房屋的收入减除房地产赠与合同上标明的赠与房屋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依据《公益事业捐赠法》,受赠人( )。
    A

    可以变卖,所取得全部收入应返回给捐赠人

    B

    可以变卖,所取得全部收入可以自行决定其用途

    C

    可以变卖,所取得全部收入应当用作捐赠目的

    D

    不可以变卖,应无条件接受所捐赠的财产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有( )。

    A.确需改变捐赠财产用途的,受赠人应当征得捐赠人的同意

    B.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受赠人应当如实答复

    C.捐赠人应尊重受赠人的个人权利,不得直接向受赠人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

    D.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E.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用于捐赠目的


    正确答案:ABDE
    C项,《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捐赠人有权向受赠人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故不选C项。

  • 第14题:

    下列说法不符合《公益事业捐赠法》相关规定的是()。

    A.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
    B.捐赠人单独捐赠的工程项目或者主要由捐赠人出资兴建的工程项目,可以由捐赠人提出工程项目的名称,报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C.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
    D.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总收入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E.关于捐赠协议,不得随意撤销

    答案:B,D
    解析:
    B应为:捐赠人单独捐赠的工程项目或者主要由捐赠人出资兴建的工程项目,可以由捐赠人提出工程项目的名称,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D应为: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 第15题:

    王先生是海外华侨,汶川地震时国内同胞的不幸遭遇深深地牵动着他的心。为支援灾区,王先生从国外运送一批物资来满足灾区人民的生活需要。关于王先生的捐赠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批救灾物资可享受减免关税的待遇,海关对其依法实施监督和管理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可以参与对王先生捐赠财产使用与管理的监督
    C.王先生捐赠的物资,由其本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入境手续
    D.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
    E.王先生有权向受赠人查询捐赠物资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答案:A,B,D,E
    解析:

  • 第16题:

    下列关于受赠人的权利和义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
    B:受赠人与捐赠人订立了捐赠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财产,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
    C: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为受赠人时,只可以按照捐赠人的意愿分发或者兴办公益事业,不得将受赠财产转交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

    答案:D
    解析: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时,可以将受赠财产转交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也可以按照捐赠人的意愿分发或者兴办公益事业,但是不得以本机关为受益对象。

  • 第17题:

    下列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合同双方的权利属于对世权利
    B.即使是合同规定的义务,也具有强制履行性,不能随意转让或放弃
    C.不得侵犯他人的自由的义务属于对人义务
    D.权利和义务具有相互依存的特性


    答案:A,C
    解析:
    A、C
    考点:权利和义务
    讲解:A项错误。合同双方的权利属于对人权利,是相对权,而所谓对世权利是绝对权。B项正确。C项错误。这一义务属于对世义务,义务主体为权利人以外的所有人。D项正确。

  • 第18题:

    对受赠人转让受赠房屋的,如何缴纳税费?


    正确答案:直系赠与按上手时间计,缴税同一般商品房;非直系赠与按赠与时间计,以其转让受赠房屋的收入减除原捐赠人取得该房屋的实际购置成本以及赠与和转让过程中受赠人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为受赠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计征20%的个人所得税,其余税种纳税比例同商品房一样。

  • 第19题:

    下列关于受赠人的权利和义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
    • B、受赠人与捐赠人订立了捐赠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财产。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
    • C、受赠人应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时,只可按照捐赠人的意愿分发或者兴办公益事业,不得将其受赠财产转交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有()。

    • A、确需改变捐赠财产用途的,受赠人应当征得捐赠人的同意
    • B、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受赠人应当如实答复
    • C、捐赠人应尊重受赠人的个人权利,不得直接向受赠人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
    • D、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 E、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用于捐赠目的

    正确答案:A,B,D,E

  • 第21题:

    多选题
    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受赠人的权利有:(  )
    A

    受赠财产的给付请求权

    B

    受赠财产的保护权

    C

    受赠财产的留名权

    D

    受赠财产的处置权

    E

    受赠财产来源知情权


    正确答案: E,B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受赠人的权利和义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

    B

    受赠人与捐赠人订立了捐赠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财产,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

    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时,只可以按照捐赠人的意愿分发或者兴办公益事业,不得将受赠财产转交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

    D

    受赠人依法接受捐赠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地发生地震后,某企业承诺向灾区捐赠一批救灾物资,双方签订了赠与合同。以下关于受赠人权利与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企业不交付赠与的救灾物资,受赠人没有权利要求其交付

    B

    对于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物资,受赠人可以变卖

    C

    受赠人应当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监督

    D

    受赠人未征得该企业的许可,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该企业可直接收回捐赠的物资


    正确答案: C
    解析: 受赠人的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