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组讨论中,社会工作者看到小红的发言已经持续了10分钟,但还没有结束的迹象。这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利用( )技巧进行干预。
A.设定会议基调
B.避免行为失当
C.严格设定界限
D.促使承担责任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在小组讨论中,当组员在发言中语言出现障碍时,社会工作者应该采用的技巧是()。
第5题:
针对( )等情况,社会工作者在结案的同时还需要与其他服务机构或者社会工作者联系,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合适、必要的服务。
第6题:
某校成立了"从毛毛虫到蝴蝶"的提升青少年耐挫力小组,在小组聚会的后期,小组中原本已经解决的问题这时又出现了,组员们在活动中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不自信、退缩的行为。此时,社会工作者应该()。
第7题:
鼓励和沉默
限制和鼓励
中立和沉默
提问和引导
第8题:
小红与妈妈日常的沟通状况
小红拥有的能力
小红家庭特定的发展阶段的要求
小红的想法
第9题:
小红与妈妈日常的沟通状况
小红拥有的能力
小红家庭特定发展阶段的要求
小红自己的想法
第10题:
沉默
限制
对质
提问
第11题:
以谨慎、公平的方式探知真相,并加以协调
间接处理冲突
民主表决
结束讨论
避免指定发言和轮流发言
第12题:
引导
摘述
鼓励
提问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小红向社会工作者小李反映,最近经常与妈妈发生冲突,小红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但妈妈还是向对小孩那样管自己,认为她很幼稚,容易上当受骗,根据家庭处境化原则,小李在评估小红的需求时,应该关注()
第17题:
社会工作者方方在暑期为有摄影爱好的大学生组织了兴趣小组,在每次的小组讨论中,组员发言积极主动。方方在每位组员分享经验后对发言者都给予了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方方运用了小组工作中与组员沟通的()技巧。
第18题:
在小组讨论中,社会工作者看到小红的发言已经持续了10分钟,但还没有结束的迹象。这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利用()技巧进行干预。
第19题:
组员在发言中语言出现障碍时
组员开始出现争执或意见对立时
组员的发言过长时
讨论主题被岔开时
组员的发言声音过大时
第20题:
仅社会工作者认为工作目标已经达到
虽然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但服务对象已经具备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不和谐,希望结束服务
服务对象出现了新问题,需要其他社会工作者或服务机构解决
因为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需要结束服务
第21题:
设定会议基调
避免行为失当
严格设定界限
促使承担责任
第22题:
处理组员的离别情绪和感受
马上结束小组
转介组员们给其他社会工作者进行小组辅导
不予关注
第23题:
社会工作者认为工作目标已经达到
因为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需要结束服务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不和谐,希望结束服务
服务对象出现了新要求和问题,需要其他社会工作者或服务机构解决
虽然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但服务对象已经具备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