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张女士今年45岁,十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十年来张女士靠做保姆、街道清扫员、钟点工、搬运工等临时工作供三个子女读书。前年秋由于一次车祸张女士不幸失去了一条腿,住院没多长时间,张女士就因无力支付医药费出院。出院后,因为突然失去了一条腿,这巨大的生活变迁让她很不能接受,张女士非常伤心,整日闷闷不乐,脾气也很暴躁,经常跟孩子们发脾气。有时候甚至不吃不喝,病情也没有好转。后来在儿子的劝说下,情绪好了一点。没过多日,当张女士自己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她不仅考虑到自己的当前情况--自己的行动非常不便,不能做家务,不能做工,再加上家里突然中断了经济来源,三个子女中还有两个在读大学。张女士不禁越想越伤心,甚至想到自己一死了之,免得拖累儿女。后在邻居的劝说下,终于打消了这个念头。但张女士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坚强和乐观了,她经常想到自己是个废人,什么用处也没有了。她的情绪很容易波动,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就经常想到这些,一面伤心,一面又爱发脾气,一面又很气自己没用。她几乎不出门,因为她既不敢面对哪些像她以前一样健康的人,也不能正视像她现在一样的残疾人。 问题:1.残疾人是指什么?什么是残疾人社会工作?2.不是医生的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帮助张女士?
第4题:
张女士婚后与丈夫十分恩爱,但随着女儿的出生,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婆婆就闹着让儿子与张女士离婚,张女士与婆婆多次解释也无效果,最后与丈夫离了婚,独自抚养女儿。最近张女士回想此事,常常感到自责和无助。向社会工作者小刘求助。下列小刘的做法中体现了性别视角的有()。
第5题:
感受张女士的痛苦,陪同她~起哭泣
告知现代社会婚外情现象很普遍,不用太担心
讲某妇女离婚后生活更幸福的故事,引导张女士向她学习
倾听张女士诉说痛苦感觉,给予情感支持
第6题:
感受张女士的痛苦,陪同她一起哭泣
告知现代社会婚外情现象很普遍,不用太担心
讲某妇女离婚后生活更幸福的故事,引导张女士向她学习
倾听张女士诉说痛苦感觉,给予情感支持
第7题:
支持张女士再婚的想法,让张女士不要介意女儿的反对
支持张女士女儿的想法,为了女儿社工反对张女士再婚
社会工作者深入了解此事,帮助他们沟通共同商定
社工告诉张女士将此事缓一缓以后再说
第8题:
深入了解事情的情况,鼓励张女士作出决定
为了孩子的利益,反对张女士再婚
让张女士先散心,把事情放一段再说
为了张女士的幸福,支持张女士再婚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促进张女士父亲的潜能
促进张女士父亲的正常生活
促进张女士父亲的发展
推动社区对张女士父亲的关怀
第13题:
第14题:
张女士离婚后,独自带着女小飞生活。最近,张女士认识了一位陈先生,双方感觉不错,有意结合,可是却遭到了小飞的强烈反对。张女士想请社工帮她出个主意,社工的适当做法是()。
第15题:
张女士文化水平不高,在一家大型超市做保洁工作。一天,她在四楼擦玻璃窗,不慎坠楼,从此失去双腿。超市给了一笔数额不多不少的慰问补偿金。丈夫对张女士很关心,为了多挣钱,又去兼职。家里孩子一个8岁,一个10岁,都很懂事,上学前后都会照顾妈妈。张女士觉得自己是负担。一天家里只有她一人,她一时想不开,便爬下床打开煤气自杀,幸好被邻居发现救了过来。 问题:1.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对张女士的情况加以评估。2.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你打算采取何种介入模式帮助张女士?
第16题:
张女士怀孕后被公司降薪,还被扣发产检期间工资。张女士提出辞职并起诉了公司。法院一审判决张女士获赔2.9万余元。下列对张女士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①张女士没有履行劳动者义务,因此没有起诉公司的权利 ②张女士具有较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值得学习 ③张女士未经申请调解就直接向法院起诉公司是不应该的 ④张女士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是值得提倡的
第17题:
协助张女士申请医疗救助
帮张女士适当宣泄悲痛的情绪
叮嘱张女士的丈夫和孩子多关心她
判断张女士是否会有伤害自己的行为
帮助张女士联系尽快入住方舱医院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直接目标
主观目标
中间目标
最终目标
客观目标
第21题:
悄悄离开,不让张女士知道,等时间久了再告诉张女士
结案前与张女士一起回顾介入工作的过程,确定结案时机是否成熟
在结案之前,告诉张女士结案时间,让她有心理准备
逐渐减少与张女士的接触
不告诉张女士结案的事情,慢慢地与张女士疏远让她独立
第22题:
帮助张女士反思自己的性格和行为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肯定张女士之前为维护婚姻所做的努力
告诉张女士生男生女并不是她的错,不必过分自责
表达自己对此张女士独自承担家庭责任所付出努力的钦佩
介绍张女士参加单亲妈妈支持小组,学习照顾女儿的技巧
第23题:
帮助张女士分析自身性格缺陷
肯定张女士曾经为挽救婚姻所作的努力
告诉张女士生男生女并不存在过错,不必过分自责
表达对张女士作为单亲母亲的尊重与敬佩
介绍张女士参加单亲母亲支持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