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小张夫妇因关系紧张向社会工作者小李求助。小李与他们面谈后发现,小张夫妇因工作早出晚归,孩子放学后没人管,两个人经常指责对方不负责任。因此,小李向他们建议,孩子放学后可以到社区的青少年中心接受托管服务。根据上述内容,小李除了扮演服务的提供者的角色之外,还扮演了()的角色。
第5题:
社会工作者在帮助一对要离婚的夫妇时,在其工作记录中描述了如下情况:“夫妇俩有一个7岁的儿子,患有自闭症,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但找不到愿意接收他的学校。为照顾孩子,妻子放弃了工作。几年来,妻子为照顾孩子心力交瘁,抱怨丈夫不关心自己,夫妻俩为此不断争吵,导致要离婚。”上述记录包含了()。
第6题:
有一对夫妇均为双眼皮,他们各自的父亲都是单眼皮。这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单的孩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
第7题:
儿童健康成长理念和知识
儿童支持服务
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家庭寄养服务
第8题:
通过与孩子的父母沟通,进行家庭会谈甚至家庭治疗来解决家庭问题
对这些孩子的老师开展工作,使他们更多地关注这些孩子
对这些孩子进行个别辅导
对这些孩子进行小组辅导
第9题:
家庭亲子系统出现问题,需加强父母和孩子的沟通
夫妻互动出现问题,需加强夫妻的沟通与互动
夫妻系统出现问题,需阻隔孩子进入夫妻次系统
孩子出现偏差行为,需指导父母调整教育方式
第10题:
帮助他们生存下来
寻求物质资源
解决社会问题
寻求社会资源
给予心理支持
第11题:
矫治服务
康复服务
家庭服务
就业服务
第12题:
公益活动
实践活动
社区管理活动
慈善活动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社会工作者胡毅发现,很多生活在继父母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社会或心理方面的问题,甚至出现一些行为问题。如果社会工作者要对这类孩子的问题进行干预,一个根本且富有成效的策略是()。
第16题:
一对残疾人夫妇生了个孩子,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和身体残障照顾孩子能力有限,他们来到了社工机构来寻求社工的帮助。此时,社工需要为他们提供()服务。
第17题:
社会工作者会见了一对夫妇和他们11岁的孩子。孩子在学校不敢与人交往,觉得自已太笨,别人不喜欢他。社会工作者在交谈中发现,夫妻俩平时很少与孩子沟通。丈夫认为妻子文化程度低,对妻子的想法常常不屑一顾,而妻子为此感到愤怒。每当夫妻争吵时,孩子总在一旁流泪。社会工作者依据结构式家庭治疗原理,评估了这个家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介入策略。其中最适当的分析是()。
第18题:
促进儿童成长健康
补充和改善经济状况
救助和保护儿童
为其提供儿童健康成长的知识
第19题:
促进儿童成长健康
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救助和保护儿童
为其提供儿童健康成长的知识
第20题:
帮助他们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建议父母给予孩子无私的关爱和支持
提升自我认同感,学会接纳自己
提高运用资源及寻求帮助的能力
引导他们制定自己的目标并计划、达成目标
第21题:
针对残疾人开展的康复服务包括物理治疗和精神康复
康复服务旨在提高残障人士的机能,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帮助他们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
康复服务有机构内康复、社区康复和医疗康复几种方式
社会工作在残障人士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第22题:
促进儿童成长健康
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救助和保护儿童
为其提供儿童健康成长的知识
第23题:
矫正社会工作
残疾人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