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社会工作者在帮助一对要离婚的夫妇时,在其工作记录中描述了如下情况:“夫妇俩有一5岁的儿子,患有自闭症,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但找不到愿意接收他的幼儿园,为照顾孩子,妻子放弃了工作。几年来,妻子为照顾孩子心力交瘁,抱怨丈夫不关心自己,夫妻俩为此不断争吵,导致要离婚。”上述记录包含了()
第5题:
陈秦、齐艳夫妇均生于1955年,因膝下无子,想收养一个孩子。1992年,他们经 人介绍认识了郭川、赵莲夫妇。郭川夫妇有一子郭斌,年11岁。因为郭川的父亲得重 病,赵莲又突然得了重病,郭川无力照顾孩子,故与赵莲商议将孩子送与他人收养。1992 年7月,郭川夫妇与陈秦订立了书面收养协议,陈秦怕郭川夫妇反悔,就同二人去办理公 证。在办理公证时,公证员得知郭川未就此事征得其子郭斌的同意,未予办理公证。公证员的做法是否符合《收养法》的有关规定?
第6题:
社会工作者在帮助一对要离婚的夫妇时,在其工作记录中描述了如下情况:“夫妇俩有一个7岁的儿子,患有自闭症,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但找不到愿意接收他的学校。为照顾孩子,妻子放弃了工作。几年来,妻子为照顾孩子心力交瘁,抱怨丈夫不关心自己,夫妻俩为此不断争吵,导致要离婚。”上述记录包含了()。
第7题:
张强夫妇生有一子张瑞,一女张欣。两个孩子先后成家,张欣嫁给李明。由于张瑞在外地工作,张强夫妇一直住在张欣家里,由张欣夫妇照料。2012年张欣因意外事故不幸身亡,李明通知张瑞将父母接回家,但是张瑞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脱,也不给付生活费。无奈之下,李明只好继续赡养岳父母。2015年,张强夫妇双双离开人世,留下了一笔遗产,关于遗产的分割问题,张瑞和李明产生了纠纷,二人诉至法院。关于本案中张强夫妇遗产的分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8题:
发展期
扩展期
退化期
收缩期
第9题:
新婚夫妇的两人世界→孕育孩子→为人父母、养育孩子→孩子长大成人→老年阶段
新婚夫妇的两人世界→为人父母、养育孩子→孕育孩子→孩子长大成人→老年阶段
孕育孩子→新婚夫妇的两人世界→为人父母、养育孩子→孩子长大成人→老年阶段
孩子长大成人→新婚夫妇的两人世界→孕育孩子→为人父母、养育孩子→老年阶段
第10题:
进行入户调查.了解小赵夫妇的日常生活安排
观察小赵夫妇问题的同时.也了解他们的潜能
观察小赵夫妇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状况
观察小赵夫妇的日常生活安排与需求之间的关联
观察小赵夫妇目前需求的同时,也了解他们的长远需求
第11题:
小李夫妇俩的问题是由孩子的不良行为导致的
孩子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的不良沟通方式导致的
小李夫妇俩的问题是由他们的教育方式不同导致的
孩子的问题是由小李夫妇俩的教育理念不同导致的
第12题:
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
孩子的病症和持续时间
问题是如何发生的
服务对象的处境
自闭症儿童群体存在的问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为新婚夫妇提供避孕措施咨询,正确的的是()
第16题:
一对夫妇情感不和,长期分居,但由于孩子年幼,双方勉强维持着婚姻。最近,妻子发现丈夫有了外遇,就立刻提出离婚,但丈夫反对离婚,理由是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如果你是社会工作者,此时,你将面临的伦理困境是()。
第17题:
“夫妇俩有一个5岁的儿子,患有自闭症,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但找不到愿意接收他的幼儿园,为照顾孩子,妻子放弃了工作。几年来,妻子为照顾孩子心力交瘁,抱怨丈夫不关心自己,夫妻俩为此不断争吵,导致要离婚。”上述记录包含了()。
第18题:
有一对夫妇均为双眼皮,他们各自的父亲都是单眼皮。这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单的孩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
第19题:
保密问题
自我决定问题
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问题
情理法问题
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
第20题:
李明不得作为张强夫妇的第一顺序继承人
李明与张强夫妇之间属于拟制血亲关系
李明与张强夫妇之间没有赡养和抚养的权利和义务
李明与张强夫妇之间可以相互继承
第21题:
赵先生的太太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可以享有生育津贴
赵先生的太太这次引产,也可以享有生育津贴
赵先生的太太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赵先生的第二个孩子引产,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夫妇二人的单位均未参加生育保险,这次引产的生育津贴应由所在单位支付
第22题:
学习的问题
儿子的问题
游戏的问题
父母的问题
第23题:
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
孩子的病症和持续时间
问题发生过程
服务对象的处境
自闭症儿童群体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