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郑某享受低保待遇,丈夫于上月病逝,女儿小丽7岁。日前,郑某被查出患有艾滋病,且有身孕3个月。根据我国《艾滋病防治条例》的规定,郑某一家可享受的救助是()。A:郑某可以免费得到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B:郑某可以成本价获得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C:郑某的女儿每月可以领取适当的孤儿生活保障费D:郑某可以获得免费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治疗和咨询服务

题目
村民郑某享受低保待遇,丈夫于上月病逝,女儿小丽7岁。日前,郑某被查出患有艾滋病,且有身孕3个月。根据我国《艾滋病防治条例》的规定,郑某一家可享受的救助是()。

A:郑某可以免费得到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
B:郑某可以成本价获得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
C:郑某的女儿每月可以领取适当的孤儿生活保障费
D:郑某可以获得免费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治疗和咨询服务

相似考题
更多“村民郑某享受低保待遇,丈夫于上月病逝,女儿小丽7岁。日前,郑某被查出患有艾滋病,且有身孕3个月。根据我国《艾滋病防治条例》的规定,郑某一家可享受的救助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郑某因在武汉流浪乞讨,于2011年8月9日被送进救助管理站,根据规定,郑某到()就过了救助期限。

    A:2011年8月19日
    B:2011年8月20日
    C:2011年9月9日
    D:2011年10月9日

    答案:B
    解析:
    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的形式可以看作是一种临时救助。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

  • 第2题:

    郑某于11月1日在报上刊登广告出售某幅古画,价金70万元。魏某于11月3日致函于郑某,表示愿意以50万元的价格购买。郑某于11月6日函复愿降价5万元,但应于一周内答复,魏某未为任何表示。
    11月26日,郑某再致函于魏某,愿以60万元出售。魏某不知郑某之来信,于11月27日致函于郑某,愿意以60万元购买。郑某之信于11月28日上午到达,魏某之信于11月29日下午到达。郑某发信后,获知有人愿意以高价购买,即于11月27日下午以特快专递发出撤回之通知,因邮差误投,于11月30日下午到达。魏某即发迟到之通知,并请求交付该幅古画,并移转其所有权。12月5日在郑某、魏某二人履行完毕后,经魏某请专家鉴定,该古画为赝品,仅值1万元。而且郑某刊登广告时即明知其是赝品。
    问:(1)郑某于11月1日在报上刊登广告属于要约还是要约邀请?为什么?
    (2)魏某于11月3日致函于郑某的行为属于要约还是要约邀请?为什么?
    (3)如何认定郑某于11月6日函复行为的性质?为什么?
    (4)到11月26日,郑某再致函于魏某的行为属于要约还是要约邀请?
    (5)郑某于11月26日再致函于魏某的行为何时生效?
    (6)郑某发出撤回的通知是否生效?为什么?
    (7)魏某不知郑某之来信,于11月27日致函于郑某的行为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
    (8)郑某与魏某关于买卖古画的合同何时成立?
    (9)该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10)如果该合同无效,郑某应当负何种责任?为什么?


    答案:
    解析:
    (1)郑某于11月1日在报上刊登广告属于要约邀请:因为广告不完全具备合同的主要条款,且向不特定的相对人发出。
    (2)魏某于11月3日致函于郑某的行为属于要约。因为内容具体明确,且向特定的相对人发出。
    (3)郑某于11月6日函复行为的性质属于新要约。因为郑某对原要约的内容作出了实质性变更。
    (4)到11月26日,郑某再致函于魏某的行为属于要约。因为内容具体明确,且向特定的相对人发出。
    (5)要约于11月28日上午到达而生效。
    (6)郑某发出撤回的通知没有效力,因为撤回的通知必须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同时到达受要约人才具有效力。
    (7)魏某于11月27日致函于郑某的行为属于要约。因为内容具体明确,且向特定的相对人发出。
    (8)郑某与魏某关于买卖古画的合同于11月29日下午成立。
    (9)郑某与魏某关于买卖古画的合同属于可变更或者可撤销的合同。因为该合同存在欺诈情形,郑某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主张撤销该合同。
    (10)郑某应返还价款。由于合同无效,郑某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 第3题:

    郑某以特快专递的方式给国外的刘某邮寄**50克,被人发现并举报,后郑某被公安机关抓获。侦查人员还在郑某住处当场抓获了吸食毒品的朱某,并从郑某住处搜出**150克。经查,朱某因无处吸毒,郑某便多次让朱某到自己家里吸毒。搜出的毒品是郑某用于自己吸食的。郑某的行为构成()。

    • A、非法持有毒品罪
    • B、容留他人吸毒罪
    • C、贩卖毒品罪
    • D、走私毒品罪

    正确答案:A,B,D

  • 第4题:

    多选题
    郑某与李某产生邻里纠纷,郑某将李某打伤,李某将郑某诉至法院,要求郑某赔偿医疗费。为此李某向法庭提交了医院出具的医药费单据,郑某则指出其已经赔偿过李某的损失,并向法庭提交了其与李某签订的赔偿协议和支付凭据。对李某与郑某提交的证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李某与郑某提交的证据是书证

    B

    李某与郑某提交的证据是物证

    C

    李某提交的证据是本证,郑某提交的证据是反证

    D

    李某提交的证据是反证,郑某提交的证据是本证

    E

    李某和郑某提交的证据都是本证


    正确答案: A,C
    解析:

  • 第5题:

    单选题
    甲市吴某与妻子郑某都是残疾人。吴某为非农业户口,一直居住在市区。郑某为农业户口,嫁给吴某后未办理户籍变动.并以所在村村民身份每年享受村集体经济分红。吴某和郑某因生活困难拟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下列关于吴某和郑某申请低保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般按吴某户籍类别共同申请城市低保

    B

    一般按郑某户籍类别共同申请农村低保

    C

    郑某须办理户籍变动。吴某方可申请城市低保

    D

    一般按吴某和郑某户籍类别分别申请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村民郑某享受低保待遇,丈夫于上月病逝,女儿小丽7岁。日前,郑某被查出患有艾滋病,且有身孕3个月。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郑某一家可享受的救助是()。
    A

    郑某可以免费得到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

    B

    郑某可以成本价获得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

    C

    郑某的女儿每月可以获适当的孤儿生活保障费

    D

    郑某可以获得免费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治疗和咨询服务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镇长张某负责某重点工程项目占地前期的拆迁和评估工作。张某和村民郑某勾结,由郑某出面向某村租赁可能被占用的20亩荒山用于植树,以骗取补偿款。但村长不同意出租荒山。张某打电话给村长施压,并安排郑某给村长送去1万元现金后,村长才同意签订租赁合同。郑某出资1万元购买小树苗5000棵,雇人种在荒山上。副县长赵某带队前来开展拆迁、评估工作的验收。郑某给赵某的父亲(原县民政局局长,已退休)送去1万元现金,请其帮忙说话。赵某得知父亲收钱后答应关照郑某,令人将邻近山坡的树苗都算到郑某名下。后郑某获得补偿款50万元,分给张某30万元。张某认为自己应分得40万元,二人发生争执,郑某无奈又给张某10万元。郑某非常恼火,回家与妻子陈某诉说。陈某说:“这种人太贪心,咱可以把钱偷回来。”郑某深夜到张家伺机作案,但未能发现机会,便将张某汽车的玻璃(价值1万元)砸坏。张某认定是郑某作案,决意报复郑某,深夜对其租赁的山坡放火(郑某住在山坡上)。树苗刚起火时,被路过的村民邢某发现。邢某明知法律规定发现火情时,任何人都有报警的义务,但因与郑某素有矛盾,便悄然离去。大火烧毁山坡上的全部树苗,烧伤了郑某,并累及村民范某家。范某被火势惊醒逃至屋外,想起卧室有5000元现金,即返身取钱,被烧断的房梁砸死。村长收受张某、郑某现金1万元,构成(  )。
    A

    受贿罪

    B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C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D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傅某和郑某(女)是夫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傅某可以成为郑某家的成员,郑某也可以成为傅某家的成员

    B

    傅某和郑某在家庭中享有平等的地位

    C

    郑某有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自由,傅某不得干涉

    D

    郑某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傅某没有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村民王某一家一直享受低保待遇,近期家庭情况发生了变化。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下列情形中,需要相关部门按程序办理变更王某一家低保待遇手续的有(  )。
    A

    王某儿子出生

    B

    王某外出打工且有收入

    C

    王某一家迁入政府新建的住房

    D

    王某女儿上小学

    E

    王某妻子患病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根据低保对象的年龄、健康状况、劳动能力以及家庭收入来源等情况对低保家庭实行分类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低保家庭成员和其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情况进行分类复核,并根据复核情况及时报请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办理低保金停发、减发或者增发手续。同时,低保家庭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定期报告家庭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的变化情况。A项属于家庭人口发生变化;B项属于家庭收入情况发生变化;CDE三项情形中,无法判断王某的家庭经济状况是否会发生变化。

  • 第10题:

    单选题
    镇长张某负责某重点工程项目占地前期的拆迁和评估工作。张某和村民郑某勾结,由郑某出面向某村租赁可能被占用的20亩荒山用于植树,以骗取补偿款。但村长不同意出租荒山。张某打电话给村长施压,并安排郑某给村长送去1万元现金后,村长才同意签订租赁合同。郑某出资1万元购买小树苗5000棵,雇人种在荒山上。副县长赵某带队前来开展拆迁、评估工作的验收。郑某给赵某的父亲(原县民政局局长,已退休)送去1万元现金,请其帮忙说话。赵某得知父亲收钱后答应关照郑某,令人将邻近山坡的树苗都算到郑某名下。后郑某获得补偿款50万元,分给张某30万元。张某认为自己应分得40万元,二人发生争执,郑某无奈又给张某10万元。郑某非常恼火,回家与妻子陈某诉说。陈某说:“这种人太贪心,咱可以把钱偷回来。”郑某深夜到张家伺机作案,但未能发现机会,便将张某汽车的玻璃(价值1万元)砸坏。张某认定是郑某作案,决意报复郑某,深夜对其租赁的山坡放火(郑某住在山坡上)。树苗刚起火时,被路过的村民邢某发现。邢某明知法律规定发现火情时,任何人都有报警的义务,但因与郑某素有矛盾,便悄然离去。大火烧毁山坡上的全部树苗,烧伤了郑某,并累及村民范某家。范某被火势惊醒逃至屋外,想起卧室有5000元现金,即返身取钱,被烧断的房梁砸死。赵某父亲收受1万元现金,赵某及赵某父亲构成什么罪?(  )
    A

    受贿罪共犯

    B

    赵某构成受贿罪,赵某父亲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C

    贪污罪共犯

    D

    赵某构成受贿罪,赵某父亲构成介绍贿赂罪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镇长张某负责某重点工程项目占地前期的拆迁和评估工作。张某和村民郑某勾结,由郑某出面向某村租赁可能被占用的20亩荒山用于植树,以骗取补偿款。但村长不同意出租荒山。张某打电话给村长施压,并安排郑某给村长送去1万元现金后,村长才同意签订租赁合同。郑某出资1万元购买小树苗5000棵,雇人种在荒山上。副县长赵某带队前来开展拆迁、评估工作的验收。郑某给赵某的父亲(原县民政局局长,已退休)送去1万元现金,请其帮忙说话。赵某得知父亲收钱后答应关照郑某,令人将邻近山坡的树苗都算到郑某名下。后郑某获得补偿款50万元,分给张某30万元。张某认为自己应分得40万元,二人发生争执,郑某无奈又给张某10万元。郑某非常恼火,回家与妻子陈某诉说。陈某说:“这种人太贪心,咱可以把钱偷回来。”郑某深夜到张家伺机作案,但未能发现机会,便将张某汽车的玻璃(价值1万元)砸坏。张某认定是郑某作案,决意报复郑某,深夜对其租赁的山坡放火(郑某住在山坡上)。树苗刚起火时,被路过的村民邢某发现。邢某明知法律规定发现火情时,任何人都有报警的义务,但因与郑某素有矛盾,便悄然离去。大火烧毁山坡上的全部树苗,烧伤了郑某,并累及村民范某家。范某被火势惊醒逃至屋外,想起卧室有5000元现金,即返身取钱,被烧断的房梁砸死。张某、郑某取得补偿款的行为构成(  )。
    A

    受贿罪共犯

    B

    贪污罪与受贿罪

    C

    贪污罪共犯

    D

    受贿罪与介绍贿赂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镇长张某负责某重点工程项目占地前期的拆迁和评估工作。张某和村民郑某勾结,由郑某出面向某村租赁可能被占用的20亩荒山用于植树,以骗取补偿款。但村长不同意出租荒山。张某打电话给村长施压,并安排郑某给村长送去1万元现金后,村长才同意签订租赁合同。郑某出资1万元购买小树苗5000棵,雇人种在荒山上。副县长赵某带队前来开展拆迁、评估工作的验收。郑某给赵某的父亲(原县民政局局长,已退休)送去1万元现金,请其帮忙说话。赵某得知父亲收钱后答应关照郑某,令人将邻近山坡的树苗都算到郑某名下。后郑某获得补偿款50万元,分给张某30万元。张某认为自己应分得40万元,二人发生争执,郑某无奈又给张某10万元。郑某非常恼火,回家与妻子陈某诉说。陈某说:“这种人太贪心,咱可以把钱偷回来。”郑某深夜到张家伺机作案,但未能发现机会,便将张某汽车的玻璃(价值1万元)砸坏。张某认定是郑某作案,决意报复郑某,深夜对其租赁的山坡放火(郑某住在山坡上)。树苗刚起火时,被路过的村民邢某发现。邢某明知法律规定发现火情时,任何人都有报警的义务,但因与郑某素有矛盾,便悄然离去。大火烧毁山坡上的全部树苗,烧伤了郑某,并累及村民范某家。范某被火势惊醒逃至屋外,想起卧室有5000元现金,即返身取钱,被烧断的房梁砸死。对郑某砸坏张某的汽车玻璃的行为,(  )。
    A

    陈某与郑某共同承担责任

    B

    郑某与陈菜都不用承担责任

    C

    仅由郑某承担责任

    D

    郑某的行为源于陈某的教唆,仅由陈某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郑某与万某原为恋人,后万某提出分手,而与袁某交往。郑某心有不甘。某晚,郑某来到袁某的果园中,持斧头杀死袁某与万某,杀人后郑某又拿走万某的钱包(钱包里有30000余元),逃往外省亲戚家。郑某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绑架罪

    答案:A,B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本题中郑某先因他故,实施了杀人行为,尔后又临时起意取走被害人财物,因为先前的杀人行为与事后的取财行为关系,无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不能认定为抢劫罪,而只能分别认定为构成故意杀人和盗窃罪(窃取财物价值在构成盗窃罪数额较大以上)。
    杀人后又取财的行为,是在先后两种不同犯罪故意支配下实施的两个独立的行为,所侵犯的是两种不同的客体,应分别构成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数罪并罚。故本题选AB。

  • 第14题:

    郑某是一名残疾人,结婚十年有余,家里经济状况良好,但一直忍受着丈夫的家暴。一次,郑某因一件小事被丈夫打的鼻青脸肿,郑某越想越觉得这样的生活没有希望,等丈夫熟睡后,将丈夫杀死并投案自首。针对该个案,关于法律援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郑某家庭经济不困难,不能获得法律援助
    B.若郑某没有提出申请,不能获得法律援助
    C.若郑某没有委托辩护律师,应当获得法律援助
    D.若郑某没有委托辩护律师,不能获得法律援助

    答案:C
    解析:
    郑某是残疾人,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 第15题:

    郑某以特快专递的方式给国外的刘某邮寄海洛因50克,被人发现并举报,后郑某被公安机关抓获。侦查人员还在郑某住处当场抓获了吸食毒品的朱某,并从郑某住处搜出海洛因150克。经查,朱某因无处吸毒,郑某便多次让朱某到自己家里吸毒。搜出的毒品是郑某用于自己吸食的。郑某的行为构成()。

    • A、非法持有毒品罪
    • B、容留他人吸毒罪
    • C、贩卖毒品罪
    • D、走私毒品罪

    正确答案:A,B,D

  • 第16题:

    单选题
    村民郑某享受低保待遇,丈夫于上月病逝,女儿小丽7岁。目前,郑某被查出患有艾滋病,且有身孕3个月。根据我国《艾滋病防治条例》的规定,郑某一家可享受的救助是()。
    A

    郑某可以免费得到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

    B

    郑某可以成本价获得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

    C

    郑某的女儿每月可以领取适当的孤儿生活保障费

    D

    郑某可以获得免费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治疗和咨询服务


    正确答案: A
    解析: 艾滋病治疗与救助的规定。

  • 第17题:

    单选题
    镇长张某负责某重点工程项目占地前期的拆迁和评估工作。张某和村民郑某勾结,由郑某出面向某村租赁可能被占用的20亩荒山用于植树,以骗取补偿款。但村长不同意出租荒山。张某打电话给村长施压,并安排郑某给村长送去1万元现金后,村长才同意签订租赁合同。郑某出资1万元购买小树苗5000棵,雇人种在荒山上。副县长赵某带队前来开展拆迁、评估工作的验收。郑某给赵某的父亲(原县民政局局长,已退休)送去1万元现金,请其帮忙说话。赵某得知父亲收钱后答应关照郑某,令人将邻近山坡的树苗都算到郑某名下。后郑某获得补偿款50万元,分给张某30万元。张某认为自己应分得40万元,二人发生争执,郑某无奈又给张某10万元。郑某非常恼火,回家与妻子陈某诉说。陈某说:“这种人太贪心,咱可以把钱偷回来。”郑某深夜到张家伺机作案,但未能发现机会,便将张某汽车的玻璃(价值1万元)砸坏。张某认定是郑某作案,决意报复郑某,深夜对其租赁的山坡放火(郑某住在山坡上)。树苗刚起火时,被路过的村民邢某发现。邢某明知法律规定发现火情时,任何人都有报警的义务,但因与郑某素有矛盾,便悄然离去。大火烧毁山坡上的全部树苗,烧伤了郑某,并累及村民范某家。范某被火势惊醒逃至屋外,想起卧室有5000元现金,即返身取钱,被烧断的房梁砸死。对于村民刑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刑某构成放火罪,法律明文规定发现火情时,任何人都有报警的义务

    B

    刑某构成不作为的放火罪,刑某在刑法上有作为的义务

    C

    刑某没有报警,构成放火罪间接故意

    D

    邢某并无刑法上的作为义务,不构成不作为的放火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8题:

    多选题
    郑某的丈夫张某在劳动过程中听到有人求救,即前往出事地点,将落入水中的王某的小孩救出,张某自己却溺水身亡。由于王某对此未作任何表示,郑某诉至法院,请求王某承担安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各项费用,并要求王某赔礼道歉。下列哪些表达是正确的?(  )
    A

    王某应在受益范围内予以补偿

    B

    郑某无权请求王某承担侵权责任

    C

    郑某有权请求王某赔偿精神损害

    D

    郑某请求王某赔礼道歉应予支持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民法总则》第183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予以适当补偿。本题属于典型的见义勇为,没有侵权人,受益人也不是侵权人。根据上述规定,应由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而非“赔偿”。

  • 第19题:

    单选题
    甲县村民张某,17岁,高一学生,家庭生活困难,近日被查出感染艾滋病病毒。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下列关于张某应当获得的治疗和救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张某的学费等相关费用应当减免

    B

    张某的初筛检测应当半价

    C

    张某抗艾滋病毒的治疗药品应当免费

    D

    张某的艾滋病咨询应当免费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村民张某向村民王某购买一辆二手自行车,双方约定1个月后付款。在购买该车后的第20天,张某骑车外出,遇上郑某。郑某说该车是他的,1个月前,因王某到他家办事,借给王某的。郑某要求张某返还该车,张某询问王某是否有此事。王某答有此事,但王某要求张某向其付款,且说他与郑某之间的事他们自己解决,为此,引起纠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张某有权中止支付车款

    B

    张某无权中止支付车款

    C

    郑某有权向张某要回该车

    D

    郑某无权向张某要回该车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本题涉及权利瑕疵担保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张某有权中止支付车款。同时,根据善意取得制度,郑某无权向张某要回该车。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D。

  • 第21题:

    多选题
    郑某,于2014年11月29日为其妻子陈某投保了甲公司的A人寿保险,身故受益人为法定。2017年8月26日,陈某因癌症治疗无效身故。死亡时陈某未育,父母健在。郑某向甲公司申请理赔,经查询,2017年8月25日,郑某在甲公司柜台办理了受益人变更,由“法定”变更为“郑某”,变更申请书无陈某签名。根据保险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2017年8月25日郑某所办理的受益人变更有效

    B

    2017年8月25日郑某所办理的受益人变更无效

    C

    保险金应由郑某一人享有

    D

    保险金应由郑某、陈某的父母分享


    正确答案: D,C
    解析: (1)选项AB:投保人变更受益人未经被保险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应认定变更行为无效。(2)选项CD://受益人约定为“法定”或者“法定继承人”的,以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为受益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之外另有约定的除外。

  • 第22题:

    多选题
    村民王某一家一直享受低保待遇近期家庭情况发生了变化。下列情形中需要相关部门按照程序办理变更王某一家低保待遇手续的有()
    A

    王某儿子出生

    B

    王某外出打工具有收入

    C

    王某一家迁入政府新建的住房

    D

    王某女儿上小学

    E

    王某妻子患病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个体老板郑某两年前,在外结识了女青年李某,并背着妻子在市区购买了一套房子给李某居住。郑某的妻子从朋友处得知郑某购房"包二奶"后,非常气愤,提出与郑某离婚,并要求将丈夫在外"包二奶"的房子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郑某的妻子有权分割这套住房吗?

    正确答案: 倘若他们确因感情破裂而离婚,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应依照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处理。《物权法》第九十五条规定:“共同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共同享有所有权。”我国婚姻法第十三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因此,本案中,郑某的丈夫在外"包二奶"所买的房子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郑某的妻子有权分割这套住房。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