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八岁女孩小娟,父亲车祸身亡,母亲因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小娟。祖父母要求抚养小娟,但母亲以他们年纪太大为由拒绝,并将小娟送养给一位50岁单身男士。在小娟的收养抚养问题上,小娟母亲违反了收养法中( )原则。
A.家庭成员共同送养
B.单身男性收养女性的年龄差距
C.夫妻共同收养
D.死亡一方父母有优先抚养权利
第2题:
特殊家庭:指家庭成员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
下列不属于特殊家庭的是:
A.小娟10岁时,爸妈离婚,她跟着爸爸。爸爸再婚后不久猝死,继母把她抚养成人
B.有一位医生,发现很多艾滋病孤儿没人收养,毅然将这些孤儿接到自己家中抚养
C.在一次车祸中,12岁的赵笑失去了双亲,赵笑从此被一位企业家领养
D.小姜的父亲因公殉职后,小姜的母亲把小姜的姥姥接来,三人一起生活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小娟17岁,与两班同学阿伟谈恋爱,并发生了性关系,小娟发现自己怀孕后偷偷打掉了孩子。由于这件事,小退路似乎变了一个人,情绪敏感易波动,老师、家长和同学都对她的变化感到奇怪。学校社会工作者为小娟拟订了一份辅导方案,其中属于个人层面的社会工作方法是()。
第7题:
小丽、小玲、小娟三个人一起去商场里买东西。她们都买了各自需要的东西,有帽子,发夹,裙子,手套等,而且每个人买的东西还不同。有一个人问她们三个都买了什么,小丽说:“小玲买的不是手套,小娟买的不是发夹。”小玲说:“小丽买的不是发夹,小娟买的不是裙子。”小娟说:“小丽买的不是帽子,小娟买的是裙子。”她们三个人,每个人说的话都是有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假的。那么,她们分别买了什么东西?
第8题:
小娟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
小娟对他人的知觉和评价
家人对小娟的知觉和评价
周围人对小娟的知觉和评价
小娟对自己所处物理环境的知觉和评价
第9题:
与阿伟进行约谈
建议小娟的同学多关心小娟
将小娟介绍给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缓解其压力
安排小退路参加有类似经历的女生小组
第10题:
第11题:
正功能
负功能
显功能
隐功能
第12题:
全额最低生活保障
特困人员供养
必要的生活补助
政府负责安排适合的寄养家庭
第13题:
下列情况可以被收养的是( )。
A.小钟16岁,父母因车祸双亡
B.小袁15岁,被父母遗弃
C.小琳6岁,被拐卖
D.小娟3岁,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对其进行抚养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
第19题:
小钟17岁,父母因车祸双亡
小袁16岁,被父母遗弃
小琳7岁,是被拐卖儿童
小娟5岁,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对其进行抚养
第20题:
小刚16岁,父母因车祸双亡
小丽15岁,被父母遗弃
小琳6岁,是被拐卖儿童
小娟3岁,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对其进行抚养
小明6个月,是查不到生父母的弃婴
第21题:
小娟母女面临的问题
小娟与女儿的互动方式
小娟可用的社会资源
小娟家庭的生命周期
小娟失败的婚姻经历
第22题:
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开展治疗,改善小娟的情绪问题
向小娟所在社区的司法所工作人员报告小娟目前情况
送小娟到丈夫工作地,由其丈夫照顾
转介给社区精神科医生,由医生做出评估
第23题:
制止小莉这种行为
批评小娟总是告状
劝说小娟不要声张
劝说小娟宽容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