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最小化原则
B.安全隔离原则
C.纵深防御原则
D.分权制衡原则
第1题:
以下关于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说法错误的是()。
第2题:
在信息安全中,保证信息及信息系统确实为授权者所使用的特性是()
第3题:
以下关于信息系统安全保证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说法最准确的是()
第4题:
为了达到信息安全的目标,()不属于各种信息安全技术的使用必须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第5题:
企业应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内部控制,主要是指()。
第6题: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分级审计原则
最小化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安全隔离原则
第9题:
GB/T 25070-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8448-2012《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
GB/T 25058-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第10题:
最小化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安全隔离原则
最大化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安全隔离原则
最小化原则、分利制衡原则、安全隔离原则
最小化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技术隔离原则
第11题:
GB/T 25058-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2240-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 25070-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第12题:
GB/T 25058-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2240-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 25070-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第13题: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基本要求是()。
第14题:
在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设计中,保证“信息系统中数据不被非法修改、破坏、丢失或延时”是为了达到防护体系的()目标。
第15题:
为了达到信息安全的目标,各种信息安全技术的使用必须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
第16题:
依据国家标准GB/T20274《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信息系统安全目标是开发者、评估者和用户在()之间达成的一致。
第17题:
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
信息系统主管部门
信息系统安全服务商
信息安全监管机构
第18题:
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
信息系统主管部门
信息系统安全服务商
信息安全监管机构
第19题:
信息系统管理体系、技术体系、业务体系
信息系统整体、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和信息系统安全工程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和信息系统安全工程
信息系统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资产
第20题:
按照国家保密规定,涉密信息系统不的直接或间接与国际互联网联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涉密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安全保密产品,原则上应选用本国生产的设备和系统。
安全保密产品应该通过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授权的测评机构的检测,安全域之间应划分明确,安全域之间的所有数据通信都应该安全可控。
涉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应有相应的密级标识,密级标识应该与信息主体不可分离,其自身不可篡改。
第21题:
完整
保密
可控
可用
第22题:
系统定级阶段
安全规划设计阶段
安全实施阶段
安全运行维护阶段
第23题: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行业定级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