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某大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假设学生年龄的输入范围为 16~40,则根据黑盒测试中的等价类划分技术,下面划分正确的是 (37) 。(37)A. 可划分为2个有效等价类,2个无效等价类B. 可划分为1个有效等价类,2个无效等价类C. 可划分为2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效等价类D. 可划分为1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效等价类

题目

● 在某大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假设学生年龄的输入范围为 16~40,则根据黑盒测试中的等价类划分技术,下面划分正确的是 (37) 。

(37)

A. 可划分为2个有效等价类,2个无效等价类

B. 可划分为1个有效等价类,2个无效等价类

C. 可划分为2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效等价类

D. 可划分为1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效等价类


相似考题
更多“● 在某大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假设学生年龄的输入范围为 16~40,则根据黑盒测试中的等价类划 ”相关问题
  • 第1题:

    黑盒测试中,(59)是根据输出对输入的依赖关系设计测试用例。

    A.基本路径法

    B.等价类

    C.因果图

    D.功能图法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正确的理解是:因果图是根据输出对输入的依赖关系设计测试用例。

  • 第2题:

    在某大学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假设学生年龄的输入范围为16~40,则根据黑盒测试中的等价类划分技术,下面划分正确的是(46)。

    A.可划分为2个有效等价类,2个无效等价类

    B.可划分为1个有效等价类,2个无效等价类

    C.可划分为2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效等价类

    D.可划分为1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效等价类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功能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等价类法。等价类法的概念为: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少数代表性数据当作测试用例。每一类的代表性数据在测试中的作用等价于这一类中的其他值,也就是说,如果某一类中的一个例子发现了错误,这一等价类中的其他例子也能发现同样的错误;反之,如果某一类中的一个例子没有发现错误,则这一类中的其他例子也不会查出错误。学生年龄的输入范围为16~40,根据黑盒测试中的等价类划分技术,划分正确的是 1个有效等价类,2个无效等价类,分别如下。1个有效等价类:16~40之间;2个无效等价类:小于16,大于40。

  • 第3题:

    黑盒测试中,( )是根据输出对输入的依赖关系设计测试用例。

    A.基本路径法
    B.等价类
    C.因果图
    D.功能图法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正确的理解是:因果图是根据输出对输入的依赖关系设计测试用例。

  • 第4题: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__(1)__是用得最多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在黑盒测试方法中,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如下所述。 ①根据输入条件把数目极多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有效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 ②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2)__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至所有的有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③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3)__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因果图法是根据__(4)__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在实际应用中,一旦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后,还应该选择部分或者全部原先已经测试过的测试用例,对修改后的程序进行重新测试,这种测试称为__(5)__。 空白(4)处应选择()

    • A、输入与输出
    • B、设计与实现
    • C、条件与结果
    • D、主程序与子程序

    正确答案:A

  • 第5题:

    软件测试中,黑盒法是根据程序的()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 A、应用范围
    • B、内部逻辑
    • C、功能
    • D、输入数据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__(1)__是用得最多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在黑盒测试方法中,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如下所述。 ①根据输入条件把数目极多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有效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 ②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2)__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至所有的有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③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3)__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因果图法是根据__(4)__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在实际应用中,一旦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后,还应该选择部分或者全部原先已经测试过的测试用例,对修改后的程序进行重新测试,这种测试称为__(5)__。 空白(1)处应选择()

    • A、等价类划分
    • B、边值分析
    • C、因果图
    • D、判定表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__(1)__是用得最多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在黑盒测试方法中,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如下所述。 ①根据输入条件把数目极多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有效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 ②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2)__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至所有的有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③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3)__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因果图法是根据__(4)__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在实际应用中,一旦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后,还应该选择部分或者全部原先已经测试过的测试用例,对修改后的程序进行重新测试,这种测试称为__(5)__。 空白(2)处应选择()

    • A、1个
    • B、7个左右
    • C、一半
    • D、尽可能少的
    • E、尽可能多的
    • F、全部

    正确答案:E

  • 第8题:

    在黑盒测试中,着重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是()。

    • A、等价类划分
    • B、边界值分析
    • C、错误推测法
    • D、因果图法

    正确答案:D

  • 第9题:

    什么是软件黑盒测试的等价类?


    正确答案: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典型的黑盒测试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时,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只依据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设计测试用例。
    使用这一方法设计测试用例要经历划分等价类和选取测试用例两步。
    1、划分等价类,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价的。
    2、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这样就可以少量的代表性测试数据,来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

  • 第10题:

    单选题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__(1)__是用得最多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在黑盒测试方法中,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如下所述。 ①根据输入条件把数目极多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有效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 ②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2)__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至所有的有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③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3)__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因果图法是根据__(4)__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在实际应用中,一旦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后,还应该选择部分或者全部原先已经测试过的测试用例,对修改后的程序进行重新测试,这种测试称为__(5)__。 空白(1)处应选择()
    A

    等价类划分

    B

    边值分析

    C

    因果图

    D

    判定表


    正确答案: C
    解析: 等价类划分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将程序的输入域划分为数据类,以便导出测试用例。理想的测试用例是独自发现一类错误。等价类划分试图定义一个测试用例以发 现各类错误,从而减少必须开发的测试用例数。根据已划分的等价类表,应该按照以下步骤确定测试用例。首先,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覆盖 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使得所有有效等价类都被测试用例所覆盖。然后,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只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使所有无效等价类 都被覆盖。应当注意到一次只能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因为在一个测试用例中如果含有多个错误,有可能在测试中只发现其中的一个,另一些被忽视。因果图法是根 据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的,要检查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在设计测试用例时,须分析规格说明中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结果,并指出原因和 结果之间、原因和原因之间的对应关系。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之后,选择部分或者全部原先已经通过测试的用例,对修改后的程序进行重新测试以验证对软件修改后 有没有引入新的错误,称为回归测试。

  • 第11题:

    单选题
    假设大学生年龄的输入范围为16—40,则根据黑盒测试中的等价类划分技术,下列划分正确的是()。
    A

    可划分为2个有效等价类,2个无效等价类

    B

    可划分为1个有效等价类,2个无效等价类

    C

    可划分为2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效等价类

    D

    可划分为1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效等价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黑盒测试中,着重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是()。
    A

    等价类划分

    B

    边界值分析

    C

    错误推测法

    D

    因果图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某大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假设学生年龄的输入范围为16~40,则根据黑盒测试中的等价类划分技术,下面划分正确的是(37)。

    A.可划分为2个有效等价类,2个无效等价类

    B.可划分为1个有效等价类,2个无效等价类

    C.可划分为2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效等价类

    D.可划分为1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效等价类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等价类划分的原则,如果规定了输入数据的范围,则可划分为1个有效等价类和2个无效等价类。学生年龄的输入范围为16~40,则有效等价类为164年龄440,两个无效等价类为年龄>40或年龄16。

  • 第14题:

    ● 黑盒测试中,(59)是根据输出对输入的依赖关系设计测试用例。

    (59)

    A.基本路径法

    B.等价类

    C.因果图

    D.功能图法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根据输入输出等价类边界上的取值来设计用例的黑盒测试方法是( )。

    A.等价类划分法
    B.因果图法
    C.场景法
    D.边界值分析法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黑盒测试方法的基础知识。等价类划分法: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因果图法:分析测试需求,根据需求确定输入的条件和输出条件。根据输入输出,得到的判定表。通过判定表得到测试用例。边界值分析法:是在等价类的基础上,取边界的值来设计测试用例。场景法:根据说明,描述出程序的基本流及各项备选流;根据基本流和各项备选流生成不同的场景;对每一个场景生成相应的测试用例;对生成的所有测试用例重新复审,去掉多余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确定后,对每一个测试用例确定测试数据值。

  • 第16题:

    黑盒测试中,着重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是()

    • A、等价类划分法
    • B、边界值分析法
    • C、错误推测法
    • D、因果图法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在某班级管理系统中,班级的班委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和生活委员,且学生年龄在15~25岁。若用等价类划分来进行相关测试,则()不是好的测试用例。

    • A、(队长,15)
    • B、(班长,20)
    • C、(班长,15)
    • D、(队长,12)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__(1)__是用得最多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在黑盒测试方法中,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如下所述。 ①根据输入条件把数目极多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有效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 ②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2)__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至所有的有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③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3)__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因果图法是根据__(4)__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在实际应用中,一旦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后,还应该选择部分或者全部原先已经测试过的测试用例,对修改后的程序进行重新测试,这种测试称为__(5)__。 空白(5)处应选择()

    • A、验收测试
    • B、强度测试
    • C、系统测试
    • D、回归测试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什么是软件黑盒测试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正确答案: ①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
    ②无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不合理的,无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

  • 第20题:

    假设大学生年龄的输入范围为16—40,则根据黑盒测试中的等价类划分技术,下列划分正确的是()。

    • A、可划分为2个有效等价类,2个无效等价类
    • B、可划分为1个有效等价类,2个无效等价类
    • C、可划分为2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效等价类
    • D、可划分为1个有效等价类,1个无效等价类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__(1)__是用得最多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在黑盒测试方法中,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如下所述。 ①根据输入条件把数目极多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有效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 ②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2)__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至所有的有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③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3)__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因果图法是根据__(4)__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在实际应用中,一旦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后,还应该选择部分或者全部原先已经测试过的测试用例,对修改后的程序进行重新测试,这种测试称为__(5)__。 空白(4)处应选择()
    A

    输入与输出

    B

    设计与实现

    C

    条件与结果

    D

    主程序与子程序


    正确答案: D
    解析: 等价类划分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将程序的输入域划分为数据类,以便导出测试用例。理想的测试用例是独自发现一类错误。等价类划分试图定义一个测试用例以发 现各类错误,从而减少必须开发的测试用例数。根据已划分的等价类表,应该按照以下步骤确定测试用例。首先,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覆盖 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使得所有有效等价类都被测试用例所覆盖。然后,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只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使所有无效等价类 都被覆盖。应当注意到一次只能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因为在一个测试用例中如果含有多个错误,有可能在测试中只发现其中的一个,另一些被忽视。因果图法是根 据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的,要检查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在设计测试用例时,须分析规格说明中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结果,并指出原因和 结果之间、原因和原因之间的对应关系。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之后,选择部分或者全部原先已经通过测试的用例,对修改后的程序进行重新测试以验证对软件修改后 有没有引入新的错误,称为回归测试。

  • 第22题:

    单选题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__(1)__是用得最多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在黑盒测试方法中,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如下所述。 ①根据输入条件把数目极多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有效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 ②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2)__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至所有的有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③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3)__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因果图法是根据__(4)__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在实际应用中,一旦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后,还应该选择部分或者全部原先已经测试过的测试用例,对修改后的程序进行重新测试,这种测试称为__(5)__。 空白(5)处应选择()
    A

    验收测试

    B

    强度测试

    C

    系统测试

    D

    回归测试


    正确答案: B
    解析: 等价类划分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将程序的输入域划分为数据类,以便导出测试用例。理想的测试用例是独自发现一类错误。等价类划分试图定义一个测试用例以发现各类错误,从而减少必须开发的测试用例数。根据已划分的等价类表,应该按照以下步骤确定测试用例。首先,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使得所有有效等价类都被测试用例所覆盖。然后,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只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使所有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应当注意到一次只能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因为在一个测试用例中如果含有多个错误,有可能在测试中只发现其中的一个,另一些被忽视。因果图法是根据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的,要检查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在设计测试用例时,须分析规格说明中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结果,并指出原因和结果之间、原因和原因之间的对应关系。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之后,选择部分或者全部原先已经通过测试的用例,对修改后的程序进行重新测试以验证对软件修改后有没有引入新的错误,称为回归测试。

  • 第23题:

    单选题
    黑盒测试中,着重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是()
    A

    等价类划分法

    B

    边界值分析法

    C

    错误推测法

    D

    因果图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__(1)__是用得最多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在黑盒测试方法中,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如下所述。 ①根据输入条件把数目极多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有效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 ②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2)__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至所有的有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③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__(3)__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因果图法是根据__(4)__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在实际应用中,一旦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后,还应该选择部分或者全部原先已经测试过的测试用例,对修改后的程序进行重新测试,这种测试称为__(5)__。 空白(2)处应选择()
    A

    1个

    B

    7个左右

    C

    一半

    D

    尽可能少的

    E

    尽可能多的

    F

    全部


    正确答案: F
    解析: 等价类划分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将程序的输入域划分为数据类,以便导出测试用例。理想的测试用例是独自发现一类错误。等价类划分试图定义一个测试用例以发 现各类错误,从而减少必须开发的测试用例数。根据已划分的等价类表,应该按照以下步骤确定测试用例。首先,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覆盖 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使得所有有效等价类都被测试用例所覆盖。然后,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只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使所有无效等价类 都被覆盖。应当注意到一次只能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因为在一个测试用例中如果含有多个错误,有可能在测试中只发现其中的一个,另一些被忽视。因果图法是根 据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的,要检查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在设计测试用例时,须分析规格说明中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结果,并指出原因和 结果之间、原因和原因之间的对应关系。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之后,选择部分或者全部原先已经通过测试的用例,对修改后的程序进行重新测试以验证对软件修改后 有没有引入新的错误,称为回归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