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关于项目管理过程中组织实施管理问题的叙述,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说明]H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承接软件外包业务的公司,总部在深圳并设有软件研发中心,并且在福州设有另一个软件研发中心。最近,H公司接到了一个电信系统的大订单,并按照惯例由深圳研发中心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由福州研发中心进行编码和单元测试,深圳负责后续测试并交付给用户。小董是福州研究中心承担该项目的一名成员。在编码过程中,小董发现深圳研发中心的设计存在严重问题,如果不解决,系统将会引发严重的问题。经过认真考虑,小董先把这个问题告诉了项目组的

题目

阅读以下关于项目管理过程中组织实施管理问题的叙述,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H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承接软件外包业务的公司,总部在深圳并设有软件研发中心,并且在福州设有另一个软件研发中心。

最近,H公司接到了一个电信系统的大订单,并按照惯例由深圳研发中心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由福州研发中心进行编码和单元测试,深圳负责后续测试并交付给用户。小董是福州研究中心承担该项目的一名成员。在编码过程中,小董发现深圳研发中心的设计存在严重问题,如果不解决,系统将会引发严重的问题。经过认真考虑,小董先把这个问题告诉了项目组的程序员老郭。老郭认为,设计是深圳的事,我们只要按他们的要求编码和测试即可。

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州研发中心按原计划顺利完成了编码和测试工作。然而,在交给深圳进行后续测试的时候,系统发生了崩溃,原因就是小董发现的问题。深圳方面对原设计进行了重大变更,并将它返回到福州进行修改。然而,福州研发中心该项目的时间和经费都已经消耗了80%。于是福州研发中心要求深圳总部追加经费和推迟完成时间。但是这些要求被深圳总部以客户不同意为理由断然拒绝。

请用400字以内的文字,对小董、老郭、福州研发中心,以及深圳总部在执行此项目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点评。


相似考题
更多“阅读以下关于项目管理过程中组织实施管理问题的叙述,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H公司是一家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题二、阅读以下关于项目成本/效益分析的说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下面问题。

    [说明]

    某软件公司准备开发一套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软件,该软件应具有项目管理计划的编制及项目的动态管理功能,其生存周期为5年。该系统的预计开发成本、预计的年运行/维护成本,以及预计的收益如表3-14所示(其中带括号的数据表示负值)。

    根据表3-14给出的数据,计算2013年的贴现系数、收益净现值和成本净现值。请给出简要的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答案】
    2013年的贴现系数为
    收益净现值=收益值×当年贴现系数=2927000×0.6209=1817374元
    成本净现值=运行/维护成本×当年贴现系数=241000×0.6209=149637元

    【解析】
    这是一道要求考生根据具体项目数据分析贴现系数、收益净现值和成本净现值的计算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1)贴现率是指使一定数额的资金折算成现值的年百分率。例如,一年后的100元人民币只相当于现在的94.34元,假设PV代表现值,FV代表将来值,i代表贴现率,n代表将要经过的年数,则有现值,那么贴现率
    (2)贴现系数Fn是指根据贴现率所得的每年累计的贴现,即,PV=FV×Fn。
    (3)根据表3-14给出的数据,2008年和2009年的贴现系数分别为1.000、0.9091,由此可计算出贴现率 。

    另一种计算方法是,根据2009年的收益值为889000元、收益净现值为808190元得出,贴现率
    (4)由于2012年的贴现系数为0.6830,因此2013年的贴现系数为
    (5)净现值是指在贴现了所有的成本和收益之后,贴现后的收益与贴现后的成本。根据表3-14给出的2013年的收益值为2927000元、运行/维护成本为241000元可得出,收益净现值=收益值×当年贴现系数=2927000×0.6209=1817374元
    成本净现值:运行/维护成本×当年贴现系数=241000×0.6209=149637元

  • 第2题:

    阅读下列说明,针对项目的质量管理,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的对应栏内。

    [说明]

    H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ERP系统研发和实施的IT企业,目前该公司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是为某大型生产单位(甲方)研发ERP系统。

    H公司同甲方关系比较密切,但也正因为如此,合同签得较为简单,项目执行较为随意。同时甲方组织架构较为复杂,项目需求来源多样而且经常发生变化,项目范围和进度经常要进行临时调整。

    经过项目组的艰苦努力,系统总算能够进入试运行阶段,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甲方并不太愿意进行正式验收,至今项目也未能结项。

    请从项目管理角度,简要分析该项目“未能结项”的可能原因。


    正确答案:1.对项目的风险认识不足; 2.合同中可能未对工期、质量和项目目标等关键问题进行约束; 3.未能进行有效的需求调研或需求分析不全面; 4.未能进行有效的项目(整体)变更控制; 5.项目执行过程中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或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1.对项目的风险认识不足; 2.合同中可能未对工期、质量和项目目标等关键问题进行约束; 3.未能进行有效的需求调研或需求分析不全面; 4.未能进行有效的项目(整体)变更控制; 5.项目执行过程中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或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解析:本题以一个典型的ERP项目不能顺利结项为核心问题,考查考生处理项目收尾的实际经验。本题综合了项目合同管理、过程控制和沟通管理。在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导致项目未能结项的原因很多,例如合同简单、“项目目标、质量、工期和验收标准的规定不明确”、项目需求不确定、项目范围和进度变更频繁、从项目立项到项目收尾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流程和标准来管理项目的开发过程、缺乏严格的项目管理与控制等等都有可能最终导致项目不能正式验收。具体分析如下。
    [问题1]要求分析该项目“未能结项”的可能原因。从本题的[说明]中可知可能的原因如下:
    “H公司同甲方关系比较密切”、“合同签得较为简单”,说明合同订得不详细,可能为项目的实施带来冲突和风险。
    “项目执行较为随意”,说明项目的执行不规范。
    “项目需求来源多样而且经常发生变化”,说明需求分析存在问题,需求管理可能不规范。
    “项目范围和进度经常要进行临时调整”,说明范围和进度管理可能存在问题。
    也可能在该项目执行过程中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用户对项目阶段性成果缺乏认可,故不可能对项目进行终验。
    综合以上分析,“甲方并不太愿意进行正式验收”也就可以理解了。

  • 第3题:

    阅读以下说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说明】大龙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在网上有定制生产服务项目。近日公司接到一份新配件生产意向,用户希望公司做一个配件生产周期和经费预算方案,为合同签订做准备。下图是公司制定的工作计划甘特图。



    【问题1】计算各工作的持续时间、最早开始时间,并分析每项工作的紧前工作代码,填入下表。



    【问题2】请根据上表绘制该项目的单代号网络图。


    答案:
    解析:
    【问题1】答案:(1)3(2)5(3)8(4)2(5)B、C(6)13(7)E(8)F(9)2
    【问题2】答案:



    【问题1】解析:甘特图也称横道图,是一个二维平面图。在用于描述项目进度和项目计划时,纵维表示活动内容,横维表示活动时间,以活动开始时间起到活动结束时间止,横道线的长度表示了该活动的持续时间。



    【问题2】解析:网络图是以节点及其编号表示工作,以箭线表示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网络图。在网络图中加注工作的持续时间等,以便形成网络计划。网络图中的每一个节点表示一项工作,节点可以用圆圈或矩形表示。节点所表示的工作名称、持续时间和工作代号等可以标注在节点内。网络图中的箭线表示紧邻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既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箭线应画成水平直线、折线或斜线。箭线水平投影的方向应自左向右,表示工作的行进方向。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在网络图中均表现为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

  • 第4题:

    阅读下列说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问题3。(15分) 【说明】 小赵是一位优秀的软件设计师,负责过多项系统集成项目的应用开发,现在公司因人手紧张,让他作为项目经理独自管理一个类似的项目,他使用瀑布模型来管理该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如图6-6所示。项目进行到实施阶段,小赵发现在系统定义阶段所制订的项目计划估计不准,实施阶段有许多原先没有估计到的任务现在都冒了出来。项目工期因而一再延期,成本也一直超支。 【问题1】(6分) 根据项目存在的问题,请简要分析小赵在项目整体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问题2】(6分) (1)请简要叙述瀑布模型的优缺点。 (2)请简要叙述其他模型如何弥补瀑布模型的不足。 【问题3】(3分) 针对本案例,请简要说明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时,项目经理小赵应该完成的项目文档工作。


    正确答案:
    【问题1】(6分)
    在本案例中,小赵是一名优秀的软件设计师,拥有较多的应用开发经验。当小赵第一次担任项目经理角色时,缺乏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缺乏相关培训,造成项目工期一再延期,成本也一直超支。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小赵过于关注各阶段内的具体工作及技术工作,而忽视了管理活动甚至项目的整体监控和协调,即没有把“管理好项目”作为自己工作的首要任务。 由题干关键信息“项目进行到实施阶段,小赵发现在系统定义阶段所制订的项目计划估计不准,实施阶段有许多原先没有估计到的任务现在都冒了出来”可知,该项目的系统定义不够充分,即需求分析和项目计划的结果不足以指导后续工作;同时项目技术工作的生命周期未按时间顺序与管理工作的生命周期统一协调起来。这也间接说明,小赵过于关注技术工作,而忽视了管理活动。
    【问题2】(6分)
    瀑布模型是一种理想的线性开发模式,其通常将软件开发分为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含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含单元测试)、测试、运行维护等几个阶段。瀑布模型中每项开发活动具有的特点有(但不限于):①从上一项开发活动接受该项活动的工作对象作为输入;②利用这一输入,实施该项活动应完成的工作内容;③给出该项活动的工作成果,作为输出传给下一项开发活动;④对该项活动的实施工作成果进行评审。若其工作成果得到确认,则继续进行下一项开发活动;否则返回前一项,甚至更前一项的活动。尽量减少多个阶段间的反复。
    由以上特点可知,瀑布模型的优点表现在:阶段划分次序清晰,各阶段人员的职责规范、明确,便于前后活动的衔接,有利于活动重用和管理。瀑布模型适用于需求明确或很少变更的项目,也可用在已有类似项目开发经验的项目上。但是,瀑布模型不灵活(或缺乏风险分析),特别是无法解决软件需求不明确的问题,因此由于需求不明确导致的问题有可能在项目后期才能发现,但损失已经造成。
    为了解决瀑布模型的上述缺点,可引入演化模型。演化模型(或原型化模型)允许在获取了一组基本需求之后,通过快速分析构造待建系统的可运行版本(即原型),然后再根据用户在使用原型的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对原型进行修改,从而得到原型更新的版本。这一过程重复进行,直到得到用户满意的系统。原型化模型减少了瀑布模型中因为软件需求不明确而给开发工作带来的风险,因为在原型基础上的沟通更为直观,同时也为需求分析和定义,提供了新的方法。
    对于复杂的大型软件,开发一个原型往往达不到要求,为减少开发风险,在瀑布模型和原型化模型的基础上,出现了螺旋模型。螺旋模型是一个软件过程演化模型,将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与线性顺序(瀑布)模型中控制的和系统化的方面结合起来,使得软件增量版本的快速开发成为可能。在螺旋模型中,软件开发是一系列的增量发布。在早期的迭代中,发布的增量可能是一个纸上的模型或原型;在以后的迭代中,待建系统的更加完善的版本逐步产生。螺旋模型强调了风险分析,特别适用于庞大而复杂的、高风险的系统。
    【问题3】(3分)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给出了软件项目文档的具体分类。从重要性和质量要求角度,文档可以分为非正式文档和正式文档;从项目周期角度,文档可分为开发文档、产品文档、管理文档。更细致一些还可以分为以下14类文档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软件需求说明书、数据要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操作手册、模块开发卷宗、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开发进度月报和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时,项目经理应该完成的项目文档有:需求分析与需求分析说明书、验收测试计划(或需求确认计划)、系统设计说明书、系统设计工作报告、系统测试计划(或设计验证计划)、详细的项目计划、单元测试用例及测试计划、编码后经过测试的代码、测试工作报告、项目监控文档(如周例会纪要)等。

  • 第5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小赵是一位优秀的软件设计师,负责过多项系统集成项目的应用开发,现在公司因人手紧张,让他作为项目经理独自管理一个类似的项目,他使用瀑布模型来管理该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如下所示:

    项目进行到实施阶段,小赵发现在系统定义阶段所制订的项目计划估计不准,实施阶段有许多原先没有估计到的任务现在都冒了出来。项目工期因而一再延期,成本也一直超出。
    【问题1】(6分)
    根据项目存在的问题,请简要分析小赵在项目整体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问题2】(6分)
    请简要叙述瀑布模型的优缺点。
    请简要叙述其他模型如何弥补瀑布模型的不足。
    【问题3】(3分)
    针对本案例,请简要说明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时,项目经理小赵应该完成的项目文档工作。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的是项目经理对项目生命周期的划分方法,以及各种生命周期模型的优缺点。
    【问题1】
    要求分析出项目经理在项目整体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则考生应当灵活运用项目整体管理的知识,结合项目的渐进明细特点,例如使用滚动波浪式方法来管理项目的整体和全局,这样的话在系统设计阶段除完成系统设计的技术工作外,也应该对项目的初始计划进行优化和细化。例如说明中提到小赵是一位优秀的软件设计师,虽然具有较多开发经验,但作为项目经理室第一次,缺乏项目管理经验,造成项目工期一再延期,成本也一直超出,说明其可能过于关注各阶段内的具体工作、关注技术工作,而忽视了管理活动甚至项目的整体监控和协调。

    再如项目进行到实施阶段,小赵发现在系统定义阶段所制定的项目计划估计不准,实施阶段没有许多原先没有估计到的任务现在都冒了出来,说明需求分析和项目计划的结果不足以指导后续工作,同时项目技术工作的生命周期未按时间顺序与管理工作的生命周期统一协调起来。
    【问题2】
    要求考生熟悉瀑布模型的优缺点,并给出弥补此种模型不足的办法。考生可查阅《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中“信息系统建设”、“软件工程”以及“典型的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中的相关内容。
    【问题3】
    考查项目的文档管理,要求说明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时项目经理应该完成的项目文档工作。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给出实施阶段要完成提交的项目文档及其工作。
    参考答案
    【问题1】
    系统定义不够充分(需求分析和项目计划的结果不足以指导后续工作);
    过于关注各阶段内的具体技术工作,忽视了项目整体监控和协调;
    过于关注技术工作,而忽视了管理活动;
    项目技术工作的生命周期未按时间顺序与管理工作的生命周期统一协调起来。
    【问题2】
    1. 瀑布模型的优点:阶段划分次序清晰,各阶段人员的职责规范、明确,便于前后活动的衔接,有利于活动重用和管理。
    瀑布模型的缺点:是一种理想的线性开发模式,缺乏灵活性(或风险分析),无法解决需求不明确或不准确地问题。
    2. 原型化模型(演化模型),用于解决需求不明确的情况。
    螺旋模型,强调风险分析,特别适合庞大而复杂的、高风险的系统。
    【问题3】
    需求分析与需求分析说明说;验收测试计划(或需求确认计划);系统设计说明书;系统设计工作报告;系统测试计划或设计验证计划;详细的项目计划;单元测试用例及测试计划;编码后经过测试的代码;测试工作报告;项目监控文档如周例会纪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