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UML分析用户需求时,用例UC1可以出现在用例UC2出现的任何位置,那么UC1和UC2之间的关系是(1)。
A.include
B.extend
C.generalize
D.call
第1题:
采用UML分析用户需求时,用例UC1可以出现在用例UC2出现的任何位置,那么UC1和UC2之间的关系是(48)关系。
A.包含(include)
B.扩展(extend)
C.泛化(generalize)
D.调用(call)
第2题:
● 在下面的用例图(UseCase Diagram)中,X1、X2 和 X3 表示 (39) ,已知 UC3是抽象用例,那么 X1 可通过 (40) 用例与系统进行交互。并且,用例 (41) 是 UC4的可选部分,用例 (42) 是 UC4 的必须部分。
(39)
A. 人
B. 系统
C. 参与者
D. 外部软件
(40)
A. UC4、UC1
B. UC5、UC1
C. UC5、UC2
D. UC1、UC2
(41)
A. UC1
B. UC2
C. UC3
D. UC5
(42)
A. UC1
B. UC2
C. UC3
D. UC5
第3题:
现有两个用例UCl和UC2,其中UC2是一个完整的用例,可被实例化,而UC1需要UC2中的事件流才可被实例化,且UC1指定了使用UC2的精确位置,则UC1和UC2间的关系是“(50)”。
A.include
B.extend
C.generalize
D.call
第4题:
现有两个用例UCl和UC2,其中UC2是一个完整的用例,可被实例化,而UCl需要UC2中的事件流才可被实例化,且UCI指定了使用UC2的精确位置,则UCl和UC2间的关系是“(4)”。
A.include
B.extend
C.generalize
D.call
第5题:
第6题:
下列关于用例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第7题:
UML的用例和用例之间有:()和()。
第8题:
使用基于用例的方法进行需求分析时不需要执行的步骤是()。
第9题:
在用例图中,用例与用例之间的关系通常有()、()和()。
第10题:
现有两个用例UC1和UC2,其中UC2是一个完整的用例,可被实例化,而UC1需要UC2中的事件流才可被实例化,且UC1指定了使用UC2的精确位置,则UC1和UC2间的关系是()
第11题:
扩展用例
抽象用例
公共用例
参与用例
第12题:
第13题:
在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可以使用用例对系统需求建模。用例可以使用UML的用例图来表示。请分别用100字以内的文字解释UML用例图中扩展用例和抽象用例的内涵。
第14题:
在用例建模的过程中,若几个用例执行了同样的功能步骤,这时可以把这些公共步骤提取成独立的用例。这种用例称为(1)。在UML的用例图上,将用例之间的这种关系标记为(2)。
(1)
A.扩展用例
B.抽象用例
C.公共用例
D.参与用例
第15题:
在用例建模过程中,若几个用例执行了同样的功能步骤,此时可以把这些公共步骤提取成独立的用例。这种用例称为(41)。在UML用例图上,将用例之间的这种关系标记为(42)。
A.扩展用例
B.抽象用例
C.公共用例
D.参与用例
第16题:
在用例建模的过程中,若几个用例执行了同样的功能步骤,这时可以把这些公共步骤提取成独立的用例,这种用例称为(2)。在UML 的用例图上,将用例之间的这种关系标记为(3)
A.扩展用例
B.抽象用例
C.公共用例
D.参与用例
第17题:
第18题:
在用例建模的过程中,若几个用例执行了同样的功能步骤,这时可以把这些公共步骤提取成独立的用例,这种用例称为(1)。在UML的用例图上,将用例之间的这种关系标记为(2)。空白(2)处填()
第19题:
使用基于用例的方法进行需求分析时的第一步是()。
第20题:
用例图用来定义一个用例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在用户和系统之间交互的顺序。
第21题:
采用UML分析用户需求时,用例UC1可以出现在用例UC2出现的任何位置,那么UC1和UC2之间的关系是()
第22题:
第23题:
确定用例
确定参与者
用例之间的关系
确定参与者和用例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