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15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未治疗。近几年活动气促并出现发绀。查体:轻度发绀及杵状指,胸骨左缘3~4肋间极轻收缩期杂音、P2明显亢进。动脉血氧饱和度87%,超声心电图示室间隔回声脱失18mm,双向分流此例可能的诊断是A、Eisenmenger综合征B、Williams综合征C、Marfan综合征D、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E、Luternbacher综合征对确定手术适应证最有意义的检查是A、右室造影B、左室造影C、主动脉造影D、肺动脉造影E、右心导管检查上述检查的目的是A、了解

题目

女性,15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未治疗。近几年活动气促并出现发绀。查体:轻度发绀及杵状指,胸骨左缘3~4肋间极轻收缩期杂音、P2明显亢进。动脉血氧饱和度87%,超声心电图示室间隔回声脱失18mm,双向分流此例可能的诊断是A、Eisenmenger综合征

B、Williams综合征

C、Marfan综合征

D、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

E、Luternbacher综合征

对确定手术适应证最有意义的检查是A、右室造影

B、左室造影

C、主动脉造影

D、肺动脉造影

E、右心导管检查

上述检查的目的是A、了解左室形态及功能

B、了解右室形态及功能

C、了解主动脉形态

D、了解肺动脉发育情况

E、了解肺动脉压力和阻力情况


相似考题
更多“女性,15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未治疗。近几年活动气促并出现发绀。查体:轻度发绀及杵状指,胸骨左缘3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男,3岁。自1岁起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绀,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法洛四联症

    D、动脉导管未闭

    E、右位心


    参考答案:C

  • 第2题:

    患儿男,3岁。自1岁起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绀,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最可能的原因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法洛四联症
    D.动脉导管未闭
    E.右位心

    答案:C
    解析:
    法洛四联症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基本病理为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常见临床症状为:唇、指(趾)甲、耳垂鼻尖、口腔黏膜等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出现紫绀,头痛,头昏,呼吸加深加快,昏厥,抽搐,发育不良,蹲踞现象等。

  • 第3题:

    患儿男,5岁。反复发生肺炎,每年2~3次。平时乏力,活动后气促。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械样杂音,伴震颤,经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当患儿出现显著的肺动脉高压时,其临床上可出现()

    A头面部发绀

    B上半身发绀

    C全身性发绀

    D末梢性发绀

    E下半身发绀


    E

  • 第4题:

    患儿,3岁。自1岁时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绀,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首先考虑

    A.房间隔缺损
    B.动脉导管未闭
    C.法洛四联症
    D.室间隔缺损
    E.右位心

    答案:C
    解析:
    考点: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表现;精析:A、B、D均为左向右分流,一般不会出现下蹲,发绀症状,更不会有杵状指。E一般基本无症状。法洛四联症的典型症状有,喜下蹲位(膝胸位)、发绀(青紫)、杵状指等,故本题选C。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错选A,由于不熟悉先天性心脏病各种类型的临床表现而发生错误,A、B、C、D、E中只有C会出现青紫,喜下蹲而缓解缺氧。因此,选C。

  • 第5题:

    患儿男,3岁。自1岁起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绀,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法洛四联症
    D.动脉导管未闭
    E.右位心

    答案:C
    解析:
    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表现有:青紫、蹲踞症状、杵状指(趾)、阵发性缺氧发作,体格检查时,心前区略隆起,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Ⅱ~Ⅲ级粗糙喷射性收缩期杂音,此为肺动脉狭窄所致,一般无收缩期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