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72岁,肝硬化8年。2个月前出现腹胀,2d前放腹水4000ml后意识恍惚。查体:巩膜黄染,肝掌(+),肝肋下未及,脾肋下4cm,移动性浊音阳性。确诊需要进行的检查为A.血气分析B.血糖测定C.血氨测定D.肝功能E.头部CT

题目

患者女性,72岁,肝硬化8年。2个月前出现腹胀,2d前放腹水4000ml后意识恍惚。查体:巩膜黄染,肝掌(+),肝肋下未及,脾肋下4cm,移动性浊音阳性。确诊需要进行的检查为

A.血气分析

B.血糖测定

C.血氨测定

D.肝功能

E.头部CT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更多“患者女性,72岁,肝硬化8年。2个月前出现腹胀,2d前放腹水4000ml后意识恍惚。查体:巩膜黄染,肝掌(+),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性,56岁。主因消瘦、腹胀、纳差入院,病前曾有慢性肝病史,查皮肤、巩膜黄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脾肋下可触及。

    该患者首先要考虑的诊断是

    A.原发性肝癌

    B.肝硬化伴腹水

    C.活动性肝病

    D.肝脓肿

    E.多囊肝


    正确答案:B
    该患者有慢性肝病史,现有消瘦、腹胀、纳差症状,体征有黄疸和腹水,脾大,首先考虑为肝硬化伴腹水,可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以确诊。

  • 第2题:

    患者,女性,56岁,主因消瘦、腹胀、纳差入院,病前曾有慢性肝病史,查:皮肤、巩膜黄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脾肋下可触及。

    该患者首先要考虑的诊断是

    A、肝硬化伴腹水
    B、活动性肝病
    C、肝脓肿
    D、多囊肝
    E、原发性肝癌

    答案:A
    解析:
    该患者有慢性肝病史,现有消瘦、腹胀、纳差症状,体征有黄疸和腹水症,脾大,首先考虑为肝硬化伴腹水,可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以确诊。

  • 第3题:

    患者,男,45岁。以“间断巩膜黄染伴腹胀2年,加重1周”之主诉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巩膜黄染,伴有腹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1周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胃镜检查:胃溃疡(A2期)。诊断:酒精性肝硬化;胃溃疡(A2期)。医嘱:



    该患者使用奥美拉唑的目的是( )

    A:治疗肝硬化
    B:缓解腹胀
    C:治疗胃溃疡
    D:保肝、退黄
    E:预防消化道出血

    答案:C
    解析:
    奥美拉唑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艾综合征、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与抗菌药物联合用于Hp根除治疗。

  • 第4题:

    患者,男性,56岁。主因消瘦、腹胀、食欲缺乏入院,病前曾有慢性肝病史。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脾肋下可触及。

    该患者首先要考虑的诊断是
    A.原发性肝癌
    B.肝硬化伴腹水
    C.活动性肝病
    D.肝脓肿
    E.多囊肝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女性,69岁。乙肝后肝硬化30余年。3天前聚餐后出现意识恍惚,伴行为反常,病情逐渐加重。查体:巩膜黄染,不能唤醒,腱反射消失。血氨300μmol/L。诊断为肝性脑病。

    该患者目前处于肝性脑病的哪个分期
    A.前驱期
    B.昏迷前期
    C.昏睡期
    D.浅昏迷期
    E.深昏迷期

    答案:E
    解析:
    1.根据肝性脑病的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体征和脑电图改变,可将肝性脑病的临床过程分为四期。临床表现大致如下: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焦虑、欣快激动、淡漠、睡眠倒错、健忘等,应答尚准确,可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计算力下降,多有睡眠时间倒错,甚至有幻觉、恐惧、躁狂,患者有明显的病理征,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加重,大部分时间患者呈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醒时尚可应答,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常呈阳性,脑电图有异常波形;四期(昏迷期):昏迷,不能唤醒,由于患者不合作,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浅昏迷时,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以上各期的分界不很清楚,前后期临床表现可有重叠。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最近已被更名为轻微肝性脑病。本病的临床表现符合肝性脑病四期。
    3.肝性脑病常见的诱因有: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感染、放腹水、低钾导致的代谢性碱中毒、高蛋白饮食、安眠镇静药、麻醉药、便秘、尿毒症和外科手术等。
    4.肝性脑病的治疗包括消除诱因、减少肠道内氮源性毒素的生成和吸收、促进体内氨的代谢、调节神经递质、人工肝、肝移植等,其中减少肠道内氮源性毒素的生成和吸收包括限制蛋白质饮食、清洁肠道(生理盐水或弱酸液清洁灌肠)、口服乳果糖或乳梨醇、口服抗生素(如新霉素、甲硝唑、利福昔明等)、口服益生菌制剂。促进体内氨的代谢的药物包括L-鸟氨酸-L-门冬氨酸(OA)、鸟氨酸-旷酮戊二酸、谷氨酸钠或谷氨酸钾、精氨酸等。对于昏迷的患者可静点高渗葡萄糖、20%甘露醇、25%山梨醇防治脑水肿。该患者血气分析提示碱中毒,同时伴低钾血症,故应纠正低钾血症和碱中毒。
    5.除B选项外,均为镇静药,而B项,氟马西尼为苯二氮革类选择性拮抗药,可作用于脑苯二氮革受体,逆转苯二氮革类的中枢镇静作用,阻滞苯二氮革受体而并不产生苯二氮药物的作用。

  • 第6题:

    女性,69岁。乙肝后肝硬化30余年。3天前聚餐后出现意识恍惚,伴行为反常,病情逐渐加重。查体:巩膜黄染,不能唤醒,腱反射消失。血氨300μmol/L。诊断为肝性脑病。

    下列哪项不可能是该患者目前的表现
    A.肌张力降低
    B.阵发性惊厥
    C.扑翼样震颤不能引出
    D.换气过度
    E.脑电图无明显异常

    答案:E
    解析:
    1.根据肝性脑病的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体征和脑电图改变,可将肝性脑病的临床过程分为四期。临床表现大致如下: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焦虑、欣快激动、淡漠、睡眠倒错、健忘等,应答尚准确,可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计算力下降,多有睡眠时间倒错,甚至有幻觉、恐惧、躁狂,患者有明显的病理征,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加重,大部分时间患者呈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醒时尚可应答,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常呈阳性,脑电图有异常波形;四期(昏迷期):昏迷,不能唤醒,由于患者不合作,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浅昏迷时,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以上各期的分界不很清楚,前后期临床表现可有重叠。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最近已被更名为轻微肝性脑病。本病的临床表现符合肝性脑病四期。
    3.肝性脑病常见的诱因有: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感染、放腹水、低钾导致的代谢性碱中毒、高蛋白饮食、安眠镇静药、麻醉药、便秘、尿毒症和外科手术等。
    4.肝性脑病的治疗包括消除诱因、减少肠道内氮源性毒素的生成和吸收、促进体内氨的代谢、调节神经递质、人工肝、肝移植等,其中减少肠道内氮源性毒素的生成和吸收包括限制蛋白质饮食、清洁肠道(生理盐水或弱酸液清洁灌肠)、口服乳果糖或乳梨醇、口服抗生素(如新霉素、甲硝唑、利福昔明等)、口服益生菌制剂。促进体内氨的代谢的药物包括L-鸟氨酸-L-门冬氨酸(OA)、鸟氨酸-旷酮戊二酸、谷氨酸钠或谷氨酸钾、精氨酸等。对于昏迷的患者可静点高渗葡萄糖、20%甘露醇、25%山梨醇防治脑水肿。该患者血气分析提示碱中毒,同时伴低钾血症,故应纠正低钾血症和碱中毒。
    5.除B选项外,均为镇静药,而B项,氟马西尼为苯二氮革类选择性拮抗药,可作用于脑苯二氮革受体,逆转苯二氮革类的中枢镇静作用,阻滞苯二氮革受体而并不产生苯二氮药物的作用。

  • 第7题:

    患者,男,45岁。以“间断巩膜黄染伴腹胀2年,加重1周”之主诉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巩膜黄染,伴有腹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1周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胃镜检查:胃溃疡(A2期)。诊断:酒精性肝硬化;胃溃疡(A2期)。医嘱:



    该患者使用奥美拉唑的目的是

    A.预防消化道出血
    B.治疗肝硬化
    C.缓解腹胀
    D.治疗胃溃疡
    E.保肝、退黄

    答案:D
    解析:
    【该题针对“肝胆疾病辅助用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8题:

    女性患者,48岁。2个月前出现右上腹胀痛。查体:巩膜无黄染,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WBC6.8×109/L,N65%;立位腹平片:右侧膈肌抬高。下列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A肝脓肿

    B肝硬化

    C原发性肝癌

    D脂肪肝

    E胆囊结石


    C
    右侧膈肌抬高常见的原因包括:胸膜粘连、肺不张、膈膨升、膈疝、膈肌麻痹、肝脏占位等。肝硬化、脂肪肝及胆囊结石通常不引起膈肌抬高,而肝脓肿患者常有高热、寒战,化验血常规可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分数明显升高,该患者症状及实验室检查不支持此诊断。故该患者右侧膈肌抬高,考虑原发性肝癌可能性大。

  • 第9题:

    肝硬化腹水患者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巩膜黄染,神智迟钝,为减少腹水选用()

    • A、氢氯噻嗪
    • B、放腹水
    • C、呋塞米
    • D、螺内酯
    • E、氨茶碱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女性,56岁。丙肝病史30年,因周身乏力,腹胀,少尿来院就诊。查体:巩膜黄染,结膜苍白,腹膨隆,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超声示腹腔大量积液,肝内纤维化增生,肝硬化结节形成,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如果一次性放腹水1000ml,该患者出现嗜睡,定向力障碍,考虑以下哪种疾病()
    A

    肝肾综合征

    B

    肝肺综合征

    C

    肝性脑病

    D

    离子紊乱

    E

    感染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男性患者,45岁。2个月前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右上腹胀痛。查体:巩膜黄染,肝肋下5cm,表面凸凹不平,脾肋下3cm。下列诊断可能性不大的是()。
    A

    乙肝后肝硬化

    B

    原发性肝癌

    C

    酒精性肝硬化

    D

    淤血性肝硬化

    E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肝炎后肝硬化肝脏缩小,表面凸凹不平,其他选项肝脏常增大。

  • 第12题:

    单选题
    男性,45岁 。2个月前出现食欲缺乏,乏力,右上腹胀痛 。查体:巩膜黄染,肝肋下5cm,表面凸凹不平,脾肋下3cm 。下列诊断可能性不大的是
    A

    乙肝后肝硬化

    B

    原发性肝癌

    C

    酒精性肝硬化

    D

    淤血性肝硬化

    E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正确答案: E
    解析:

  • 第13题:

    肝硬化腹水患者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巩膜黄染,神智迟钝,为减少腹水选用

    A. 放腹水
    B. 双氢克尿塞
    C. 速尿
    D. 安体舒通
    E. 氨茶碱

    答案:D
    解析:

  • 第14题:

    共用题干
    李先生,45岁。以“间断巩膜黄染伴腹胀2年,加重l周”之主诉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巩膜黄染,伴有腹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l周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胃镜检查:胃溃疡(A2期)。诊断:酒精性肝硬化;胃溃疡(A2期)。医嘱:


    该患者使用奥美拉唑的目的是
    A:预防消化道出血
    B:治疗肝硬化
    C:缓解腹胀
    D:治疗胃溃疡
    E:保肝、退黄

    答案:D
    解析:
    本组题考查肝硬化伴胃溃疡患者的药物治疗。(1)糖皮质激素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溃疡,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禁用。(2)螺内酯属于保钾利尿剂,可能导致高钾血症,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3)还原型谷胱甘肽属于解毒类保肝药,可以在肝脏合成,不良反应少见。(4)复方甘草酸苷属于抗炎保肝药,有类激素样作用,会导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5)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等酸相关性疾病。故答案选AEBDD。

  • 第15题:

    女性,56岁。丙肝病史30年,因周身乏力,腹胀,少尿来院就诊。查体:巩膜黄染,结膜苍白,腹膨隆,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超声示腹腔大量积液,肝内纤维化增生,肝硬化结节形成,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对此类患者,采取如下哪种措施是错误的
    A.反复抽放腹水
    B.应用利尿剂
    C.静脉补充白蛋白
    D.低蛋白饮食
    E.卧床休息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女性,69岁。乙肝后肝硬化30余年。3天前聚餐后出现意识恍惚,伴行为反常,病情逐渐加重。查体:巩膜黄染,不能唤醒,腱反射消失。血氨300μmol/L。诊断为肝性脑病。

    若该患者家属要求患者立即短暂苏醒,下列哪种药物可能对患者有效
    A.氯苯那敏
    B.氟马西尼
    C.异丙嗪
    D.开瑞坦
    E.氯丙嗪

    答案:B
    解析:
    1.根据肝性脑病的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体征和脑电图改变,可将肝性脑病的临床过程分为四期。临床表现大致如下: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焦虑、欣快激动、淡漠、睡眠倒错、健忘等,应答尚准确,可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计算力下降,多有睡眠时间倒错,甚至有幻觉、恐惧、躁狂,患者有明显的病理征,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加重,大部分时间患者呈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醒时尚可应答,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常呈阳性,脑电图有异常波形;四期(昏迷期):昏迷,不能唤醒,由于患者不合作,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浅昏迷时,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以上各期的分界不很清楚,前后期临床表现可有重叠。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最近已被更名为轻微肝性脑病。本病的临床表现符合肝性脑病四期。
    3.肝性脑病常见的诱因有: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感染、放腹水、低钾导致的代谢性碱中毒、高蛋白饮食、安眠镇静药、麻醉药、便秘、尿毒症和外科手术等。
    4.肝性脑病的治疗包括消除诱因、减少肠道内氮源性毒素的生成和吸收、促进体内氨的代谢、调节神经递质、人工肝、肝移植等,其中减少肠道内氮源性毒素的生成和吸收包括限制蛋白质饮食、清洁肠道(生理盐水或弱酸液清洁灌肠)、口服乳果糖或乳梨醇、口服抗生素(如新霉素、甲硝唑、利福昔明等)、口服益生菌制剂。促进体内氨的代谢的药物包括L-鸟氨酸-L-门冬氨酸(OA)、鸟氨酸-旷酮戊二酸、谷氨酸钠或谷氨酸钾、精氨酸等。对于昏迷的患者可静点高渗葡萄糖、20%甘露醇、25%山梨醇防治脑水肿。该患者血气分析提示碱中毒,同时伴低钾血症,故应纠正低钾血症和碱中毒。
    5.除B选项外,均为镇静药,而B项,氟马西尼为苯二氮革类选择性拮抗药,可作用于脑苯二氮革受体,逆转苯二氮革类的中枢镇静作用,阻滞苯二氮革受体而并不产生苯二氮药物的作用。

  • 第17题:

    女性,69岁。乙肝后肝硬化30余年。3天前聚餐后出现意识恍惚,伴行为反常,病情逐渐加重。查体:巩膜黄染,不能唤醒,腱反射消失。血氨300μmol/L。诊断为肝性脑病。

    下列哪项不是肝性脑病的诱因
    A.蛋白食物摄入过多
    B.便秘
    C.腹泻
    D.代谢性酸中毒
    E.乙醇

    答案:D
    解析:
    1.根据肝性脑病的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体征和脑电图改变,可将肝性脑病的临床过程分为四期。临床表现大致如下: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焦虑、欣快激动、淡漠、睡眠倒错、健忘等,应答尚准确,可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计算力下降,多有睡眠时间倒错,甚至有幻觉、恐惧、躁狂,患者有明显的病理征,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加重,大部分时间患者呈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醒时尚可应答,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常呈阳性,脑电图有异常波形;四期(昏迷期):昏迷,不能唤醒,由于患者不合作,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浅昏迷时,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以上各期的分界不很清楚,前后期临床表现可有重叠。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最近已被更名为轻微肝性脑病。本病的临床表现符合肝性脑病四期。
    3.肝性脑病常见的诱因有: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感染、放腹水、低钾导致的代谢性碱中毒、高蛋白饮食、安眠镇静药、麻醉药、便秘、尿毒症和外科手术等。
    4.肝性脑病的治疗包括消除诱因、减少肠道内氮源性毒素的生成和吸收、促进体内氨的代谢、调节神经递质、人工肝、肝移植等,其中减少肠道内氮源性毒素的生成和吸收包括限制蛋白质饮食、清洁肠道(生理盐水或弱酸液清洁灌肠)、口服乳果糖或乳梨醇、口服抗生素(如新霉素、甲硝唑、利福昔明等)、口服益生菌制剂。促进体内氨的代谢的药物包括L-鸟氨酸-L-门冬氨酸(OA)、鸟氨酸-旷酮戊二酸、谷氨酸钠或谷氨酸钾、精氨酸等。对于昏迷的患者可静点高渗葡萄糖、20%甘露醇、25%山梨醇防治脑水肿。该患者血气分析提示碱中毒,同时伴低钾血症,故应纠正低钾血症和碱中毒。
    5.除B选项外,均为镇静药,而B项,氟马西尼为苯二氮革类选择性拮抗药,可作用于脑苯二氮革受体,逆转苯二氮革类的中枢镇静作用,阻滞苯二氮革受体而并不产生苯二氮药物的作用。

  • 第18题:

    男性,54岁。5年前诊断为肝硬化。昨天因尿少自服利尿剂后出现动作迟缓、反应迟钝。查体:巩膜黄染,意识恍惚,定向力降低,心肺听诊正常,腹部平坦,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cm,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无水肿。

    若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腹胀,排血便,腹水迅速增加,应考虑下列哪种疾病
    A.门静脉血栓形成
    B.自发性腹膜炎
    C.原发性肝癌
    D.腹膜间皮瘤
    E.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

    答案:A
    解析:
    1.肝硬化患者在利尿治疗后出现反应迟钝、定向力下降,考虑出现肝性脑病,患者临床表现符合肝性脑病一期(前驱期)表现,在这一期脑电图多数正常。
    3.近年发现门脉血栓形成这一并发症并不少见。如果血栓缓慢形成,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发生门静脉急性完全阻塞,可出现剧烈腹痛、腹胀、血便、休克、脾脏迅速增大和腹水迅速增加。

  • 第19题:

    李先生,45岁。以“间断巩膜黄染伴腹胀2年,加重1周”之主诉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巩膜黄染,伴有腹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1周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胃镜检查:胃溃疡(A2期)。诊断:酒精性肝硬化;胃溃疡(A2期)。医嘱:

    该患者使用奥美拉唑的目的是查看材料

    A.预防消化道出血
    B.治疗肝硬化
    C.缓解腹胀
    D.治疗胃溃疡
    E.保肝、退黄

    答案:D
    解析:
    奥美拉唑适应证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并可与抗菌药物合用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

  • 第20题:

    女性,56岁。丙肝病史30年,因周身乏力,腹胀,少尿来院就诊。查体:巩膜黄染,结膜苍白,腹膨隆,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超声示腹腔大量积液,肝内纤维化增生,肝硬化结节形成,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对此类患者,采取如下哪种措施是错误的()

    • A、反复抽放腹水
    • B、低蛋白饮食
    • C、卧床休息
    • D、静脉补充白蛋白
    • E、应用利尿剂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患者,男性,56岁,主因"消瘦、腹胀、食欲缺乏2月余"入院,病前曾有慢性肝病史。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脾肋下可触及。该患者首先应考虑()。

    • A、原发性肝癌
    • B、肝硬化伴腹水
    • C、活动性肝病
    • D、肝脓肿
    • E、多囊肝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单选题
    女性患者,48岁。2个月前出现右上腹胀痛。查体:巩膜无黄染,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WBC6.8×109/L,N65%;立位腹平片:右侧膈肌抬高。下列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A

    肝脓肿

    B

    肝硬化

    C

    原发性肝癌

    D

    脂肪肝

    E

    胆囊结石


    正确答案: B
    解析: 右侧膈肌抬高常见的原因包括:胸膜粘连、肺不张、膈膨升、膈疝、膈肌麻痹、肝脏占位等。肝硬化、脂肪肝及胆囊结石通常不引起膈肌抬高,而肝脓肿患者常有高热、寒战,化验血常规可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分数明显升高,该患者症状及实验室检查不支持此诊断。故该患者右侧膈肌抬高,考虑原发性肝癌可能性大。

  • 第23题:

    单选题
    肝硬化腹水患者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巩膜黄染,神智迟钝,为减少腹水选用()
    A

    氢氯噻嗪

    B

    放腹水

    C

    呋塞米

    D

    螺内酯

    E

    氨茶碱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