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哪些劳动争议?
第5题: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
第6题:
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工作人员接到仲裁申请书后,应对()进行审查。
第7题: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程序内容包括()
第8题:
简述劳动争议仲裁的6个阶段。
第9题:
该争议符合劳动争议仲裁的受理条件,予以受理
该争议即使已超过申请仲裁的时效,也应受理
因工资支付问题发生的争议应直接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若该争议经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达成协议,则应不予受理
第10题:
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诉讼
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简述劳动争议仲裁在申请与受理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相关规定。(14分)
答:(1)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申请仲裁,应依法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诉书。申诉书应当载明:员工当事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和工作单位;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仲裁请求及事实和理由;证据,证人的姓名、住址。(2分)
(2)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填写《立案审批表》,报仲裁委员会负责人审批,审批应在填表7日内做出决定。(2分)
(3)决定立案的,应在决定立案的7日内向申诉人发出书面通知,将申诉副本送达被诉人,并要求在1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证据。(2分)
(4)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在7日内制作不予受理通知书,说明不予立案的理由,送达申诉人。(2分)
(5)当事人双方可以自行和解。自行和解后。申请仲裁的当事人应向仲裁委员会提出撤诉申请。
仲裁庭审查后决定其撤诉是否成立,认为成立的,应在7日内制发仲裁决定书,准予撤诉。(2分)
(6)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①申诉人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职工与单位;(1分)
②有明确的被诉人、具体要求和理由;(1分)
③属于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法规规定的劳动争议;(1分)
④属于受诉仲裁委员会管辖,并符合申请仲裁的时效规定。(1分)
第15题:
()是指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或者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逾期未作出决定、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理和判决的活动。
第16题:
在仲裁的申请与受理阶段,当事人提交的各种文件应当一式五份。
第17题:
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对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案件依法进行裁决活动。仲裁是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第18题:
简述劳动争议仲裁的含义,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制度,以及仲裁的时效制度。
第19题: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包括案件受理、调查取证、()、裁决和执行五个阶段。
第20题:
在劳动争议仲裁文书中,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是()
第21题:
申请与受理
仲裁庭组成和开庭
仲裁过程
裁决与执行
第22题: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劳动争议案件,一般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第23题:
申请和受理
案件仲裁准备
开庭审理和裁决
仲裁文书的送达
劳动争议当事人履行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