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与乙共同承包的果园遭到丙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污染,直接经济损失约l3万元。甲与乙遂以丙工厂为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丙工厂赔偿13万元。在诉讼进行过程中,关于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放弃对丙的赔偿请求,如果乙同意,则视为乙也放弃对丙的赔偿请求B.甲不得单方与丙和解。因为甲与乙是必要共同诉讼人C.甲的委托代理人行为的法律后果,乙亦应承担D.甲申请撤诉,如果乙同意,则视为乙也申请撤诉

题目

甲与乙共同承包的果园遭到丙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污染,直接经济损失约l3万元。甲与乙遂以丙工厂为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丙工厂赔偿13万元。在诉讼进行过程中,关于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放弃对丙的赔偿请求,如果乙同意,则视为乙也放弃对丙的赔偿请求

B.甲不得单方与丙和解。因为甲与乙是必要共同诉讼人

C.甲的委托代理人行为的法律后果,乙亦应承担

D.甲申请撤诉,如果乙同意,则视为乙也申请撤诉


相似考题
更多“甲与乙共同承包的果园遭到丙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污染,直接经济损失约l3万元。甲与乙遂以丙工厂为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丙工厂赔偿13万元。在诉讼进行过程中,关于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放弃对丙的赔偿请求,如果乙同意,则视为乙也放弃对丙的赔偿请求B.甲不得单方与丙和解。因为甲与乙是必要共同诉讼人C.甲的委托代理人行为的法律后果,乙亦应承担D.甲申请撤诉,如果乙同意,则视为乙也申请撤诉”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与乙共同实施对丙的侵权行为,致使丙因身体多处受伤而花去医疗费约6000元。如果丙起诉请求赔偿6000元,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如果丙只起诉甲,人民法院不应当追加乙作为共同被告

    B.如果丙只起诉乙,人民法院应追加甲作为共同被告

    C.丙在诉讼中不得放弃对甲的赔偿要求,因为甲与乙是共同被告

    D.如果在诉讼中乙对甲应承担的赔偿份额承担连带责任后,可以向甲追偿


    正确答案:AC
    81.【答案】AC 【考点】 共同诉讼中被告的认定【解析】《民事诉讼法》第53条:“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发生效力。”故AC项错误。

  • 第2题:

    甲将10万元借给乙,乙到期未还;乙将25万元借给丙,丙到期也未还。如果甲欲起诉实现自己的债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可以乙为被告起诉,丙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B.甲可以丙为被告起诉,乙作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C.甲可以乙与丙为共同被告起诉

    D.甲可以乙为被告起诉,丙不能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正确答案:D

  • 第3题:

    乙向甲借款8万元,丙又欠乙货款8万元,经过协调由丙直接向甲偿还。下列表述甲、乙、丙相互关系及性质的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如果甲、丙二人之间订立协议,再得到乙的同意,为债务承担
    B:如果乙、丙二人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甲的同意,为债务承担
    C:如果甲、乙二人之间协商同意,再通知丙,为债权转移
    D:如果甲、乙、丙订立一个协议,对甲与乙为债权转移,对甲与丙及乙与丙为债务承担

    答案:B,C
    解析:
    《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合同法》第84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故本题选B、C两项。

  • 第4题:

    甲与乙共同实施对丙的侵权行为,致使丙因身体多处受伤而花去医疗费约6000元。如果丙起诉请求赔偿6000元,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如果丙只起诉甲,人民法院不应当追加乙作为共同被告
    B:如果丙只起诉乙,人民法院应追加甲作为共同被告
    C:丙在诉讼中不得放弃对甲的赔偿要求,因为甲与乙是共同被告
    D:如果丙在诉讼中放弃对甲的赔偿要求,乙对甲应当承担的赔偿份额承担了连带责任后,可以向甲追偿

    答案:A,C,D
    解析:
    【考点】共同侵权行为被告的确定。详解:《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5条规定:赔偿权利人起诉部分共同侵权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其他共同侵权人作为共同被告。赔偿权利人在诉讼中放弃对部分共同侵权人的诉讼请求的,其他共同侵权人对被放弃诉讼请求的被告应当承担的赔偿份额不承担连带责任。责任范围难以确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权人承担同等责任。所以A、C、D项为正确选项。

  • 第5题:

    甲、乙与丙签订房屋租赁协议,合租丙的一套三室一厅住房,因丙未能按时向甲与乙交付承租的房屋,甲与乙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房屋租赁协议。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甲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应裁定不准,因为该申请撤诉行为未经过乙的同意
    B:甲因生病暂时无法参加诉讼,但乙可以继续进行诉讼
    C:一审判决作出后,如果甲不服提出上诉,该上诉行为经乙同意对其发生效力
    D:甲不得单方与丙和解,因为甲与乙是共同原告

    答案:B,C,D
    解析:
    【考点】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详解: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但是,共同诉讼人中一人对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的,如果上诉后为不可分之诉,不管其他诉讼人是否承认该诉讼行为,上诉的效力都及于共同诉讼人全体。本案中甲乙之间的诉讼标的具有同一性,所以,未经乙的同意,甲不能撤诉,A项正确。甲的上诉行为对乙发生效力,C项不正确。甲的和解行为只有经过乙的承认才对其发生效力,D项不正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0条的规定,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应当中止诉讼,故B项不正确。因此:本题答案应为B、C、D三项。

  • 第6题:

    甲乙两个工厂均向丙的农田排放工业污水,造成丙的农田里的种植物大量死亡,丙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损害赔偿,则关于甲和乙在本案中诉讼地位的确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倘若丙只起诉甲,则应当只列甲为被告
    B.甲和乙为本案的必要共同诉讼被告,均应当列为被告
    C.倘若丙只起诉甲,则应当列乙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D.甲和乙为本案的普通共同诉讼被告,可以由丙自由决定起诉哪一方

    答案:B
    解析:
    考查必要共同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2条第1款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为必要共同诉讼,本案中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故甲和乙应当作为必要共同诉讼被告参加诉讼。

  • 第7题:

    甲、乙、丙三人共同伤害被害人,检察机关对甲 和乙提起公诉,对丙作了不起诉处理。被害人欲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应将甲和乙作为共同被告
    B.应将甲、乙、丙作为共同被告
    C.既可以将甲和乙作为被告,也可以将甲、乙、丙作为被告
    D.由于只有丙有赔偿能力,可以只以丙为被告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问题。 《刑诉解释》第86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包括:(一)刑事被告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 (二)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三)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四)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五)其他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此处“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主要是指在共同犯罪中,有的被告人被交付人民法院审判,有的被告人被公安机关作出劳动教养处理或者行政拘留处分,有的被告人被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在这种情况下,被作出其他处理的同案人都可以列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对于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被害人对其具有选择性,而不是必须,这是由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和连带责任原则决定的。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D两项。

  • 第8题:

    (2019年)下列有关诉讼时效中断认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若乙欠甲8万元,丙欠乙10万元,甲对丙提起代位权诉讼,则甲的行为导致乙对丙的债权诉讼时效中断
    B.若甲、乙因共同侵权而需连带赔偿受害人丙10万元,丙要求甲承担8万元,则丙的行为导致丙对甲和乙的债权诉讼时效均中断
    C.若甲欠乙10万元货款到期未还,乙要求甲先清偿8万元,则乙的行为仅导致乙对甲的8万元债权诉讼时效中断
    D.若乙欠甲10万元借款到期未还,后因资金紧张向甲请求延期3个月还款,则甲对乙的10万元债权诉讼时效因乙的延期请求而中断
    E.若乙欠甲10万元,甲将该债权转让给丙,则自甲、丙签订债权转让协议之日起,甲对乙的10万元债权诉讼时效中断

    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核诉讼时效中断。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应当认定对债权人的债权和债务人的债权均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所以选项A正确。对于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由,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务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所以选项B正确。权利人对同一债权中的部分债权主张权利,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剩余债权,但权利人明确表示放弃剩余债权的情形除外。所以选项C错误。义务人请求延期履行,属于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所以选项D正确。债权转让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所以选项E错误。

  • 第9题:

    甲将20万元借给乙,乙到期未还;乙将25万元借给丙,丙到期也未还。如果甲欲起诉实现自己的债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可以乙为被告起诉,丙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 B、甲可以丙为被告起诉,乙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 C、甲可以乙与丙为共同被告起诉
    • D、甲可以乙为被告起诉,丙不能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正确答案:B,D

  • 第10题:

    甲、乙、丙三人共同伤害被害人,检察机关对甲和乙提起公诉,对丙作了不起诉处理。被害人欲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应将甲和乙作为共同被告
    • B、应将甲、乙、丙作为共同被告
    • C、既可以将甲和乙作为被告,也可以将甲、乙、丙作为被告
    • D、由于只有丙有赔偿能力,可以只以丙为被告

    正确答案:C,D

  • 第11题:

    多选题
    甲与乙共同承包的果园遭到丙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污染,直接经济损失约13万元。甲与乙遂以丙工厂为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丙工厂赔偿13万元。在诉讼进行过程中,关于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07年真题]
    A

    甲放弃对丙的赔偿请求,如果乙同意,则视为乙也放弃对丙的赔偿请求

    B

    甲不得单方与丙和解,因为甲与乙是必要共同诉讼人

    C

    甲的委托代理人行为的法律后果,乙亦应承担

    D

    甲申请撤诉,如果乙同意,则视为乙也申请撤诉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2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发生效力。本案中甲乙属于果园的共同承包人,对果园遭受的损失享有共同的权利义务,属于必要的共同诉讼人。甲一人的诉讼行为经乙承认,对乙发生效力。

  • 第12题:

    问答题
    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了附近农民甲、乙、丙的农田,造成当年粮食减产,直接经济损失近5万元。甲、乙、丙要求化工厂赔偿,化工厂则认为,污水流进甲、乙、丙的农田,是由于丁放水时开错了水管造成的,应该由丁承担赔偿责任。经查,丁是化工厂临时聘用的一名工人,在事故发生后已经被化工厂解聘了。问题:(1)甲、乙、丙请求化工厂承担赔偿责任,应举证证明哪些事实?为什么?(2)甲,乙、丙是否有权请求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为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甲与乙均于l987年10月1日出生,甲己经工作了,乙在初中读书。2005年8月7日,甲、乙合伙打伤了乙的同学丙,致使丙花去医疗费2万元。丙康复后,于2005年11月1日向法院起诉要求甲、乙赔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当由甲赔偿

    B.应当由甲、乙共同赔偿

    C.应当由乙的父母和甲共同赔偿

    D.应当由甲的父母、乙的父母共同赔偿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时不满18岁但在诉讼时已满18岁的责任承担问题。根据《民法通则意见》第161条的规定:侵权行为发生时行为人不满18周岁,在诉讼时已满18周岁,并有经济能力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没有经济能力的,应当由原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 第14题:

    第 55 题 甲、乙、丙三人共同伤害被害人,检察机关对甲和乙提起公诉,对丙作了不起诉处理。被害人欲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应将甲和乙作为共同被告

    B.应将甲、乙、丙作为共同被告

    C.既可以将甲和乙作为被告,也可以将甲、乙、丙作为被告

    D.由于只有丙有赔偿能力,可以只以丙为被告


    正确答案:CD
    本题考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问题。《刑诉解释》第86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责赔偿责任的人包括:(一)刑事被告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二)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三)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四)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五)其他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此处“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主要是指在共同犯罪中,有的被告人被交付人民法院审判,有的被公安机关作出劳动教养处理或者行政拘留处分,有的被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在这种情况下,被作出其他处理的同案人都可以列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对于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被害人对其具有选择性,而不是必须,这是由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和连带责任原则决定的。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D两项。

  • 第15题:

    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表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甲欠乙10万元到期未还,乙要求甲先清偿8万元。乙的行为,仅导致8万元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B.甲和乙对丙因共同侵权而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计10万元,丙要求甲承担8万元。丙的行为,导致甲和乙对丙负担的连带债务诉讼时效均中断
    C.乙欠甲8万元,丙欠乙10万元,甲对丙提起代位权诉讼。甲的行为,不会导致丙对乙的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D.乙欠甲10万元,甲将该债权转让给丙。自甲与丙签订债权转让协议之日起,乙的10万元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答案:B
    解析:
    考点:诉讼时效的中断
    讲解:《诉讼时效规定》第11条规定:“权利人对同一债权中的部分债权主张权利,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剩余债权,但权利人明确表示放弃剩余债权的情形除外。”据此,A项错误。
    《诉讼时效规定》第17条第2款规定:“对于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力的事由,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务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据此,B项正确。
    《诉讼时效规定》第18条规定:“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应当认定对债权人的债权和债务人的债权均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据此,C项错误。
    《诉讼时效规定》第19条第1款规定:“债权转让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据此,D项错误。

  • 第16题:

    乙向甲借款8万元,丙又欠乙款项8万元,经 过协商由丙直接向甲偿还,下列表述甲、乙、丙相互关 系及性质的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

    A.如果甲、乙之间协商一致,再通知丙,为债权 转移
    B.如果乙、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甲的同意,为 债务承担
    C.如果甲、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乙的同意,为 债务承担
    D.如果甲、乙、丙订立1个协议,对甲与乙为债权 转移,对甲与丙及乙与丙为债务承担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涉及债权让与和债务承担的理解 问题。债权让与是指不改变债的内容,债权人将其债 权移转于第三人享有的法律事实。在债权让与中,债 权人负有通知债务人的义务。债务承担是指不改变偾 务内容的前提下,债务人与第三人订立转让债务由第 三人承受的协议,该协议必须得到债权人同意,方为有 效。本题A选项中,甲对乙享有债权,乙对丙享有债 权,现甲、乙达成协议,并通知丙,表明乙将其对丙的债 权让与甲,故为偾权转移,A选项正确。本题B选项 中,乙为丙的偾权人,乙将其对甲的偾务转由丙承担, 在得到甲的同意的情况下,该债务承担协议有效,故B 选项正确。本题C选项中,乙为丙的偾权人,甲与丙 达成协议,甲代替丙承担对乙的债务,在得到乙同意的 情况下,该债务由甲承担,符合偾务承担的特点,故C 选项正确。综上所述,D选项亦正确。本题正确选项 为 ABCD。

  • 第17题:

    乙向甲借款8万元,丙又欠乙款项8万元,经过协商由丙直接向甲偿还,下列表述甲、乙、丙相互关系及性质的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如果甲、乙之间协商一致,再通知丙,为债权转移
    B.如果乙、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甲的同意,为债务承担
    C.如果甲、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乙的同意,为债务承担
    D.如果甲、乙、丙订立一个协议,对甲与乙为债权转移,对甲与丙及乙与丙为债务承担


    答案:A,B,C,D
    解析:
    债权让与是指不改变债的内容,债权人将其债权移转于第三人享有的法律事实。在债权让与中,债权人负有通知债务人的义务。债务承担是指不改变债务内容的前提下,债务人与第三人订立转让债务由第三人承受的协议,该协议必须得到债权人同意,方为有效。本题A选项中,甲对乙享有债权,乙对丙享有债权,现甲、乙达成协议,并通知丙,表明乙将其对丙的债权让与给甲,故为债权转移,A选项正确。本题B选项中,乙为丙的债权人,乙将其对甲的债务转由丙承担,在得到甲的同意的情况下,该债务承担协议有效,故B选项正确。本题C选项中,乙为丙的债权人,甲与丙达成协议,甲代替丙承担对乙的债务,在得到乙同意的情况下,该债务由甲承担,符合债务承担的特点,故C选项正确。综上所述,D选项亦正确。本题正确选项为ABCD。

  • 第18题:

    甲出差前将家中的一台彩电交由邻居乙保管。在甲出差期间,乙将彩电卖给丙,丙以为彩电为乙所有,便以合理价款购得。对此,(  )。
    A.甲不得向丙请求返还彩电
    B.甲可要求丙返还彩电
    C.甲可要求乙与丙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D.甲可要求丙赔偿损失


    答案:A
    解析:
    丙为善意第三人,受善意取得制度的保护。根据民法原理,甲无权要求丙返还彩电或赔偿损失,只能要求非法让与人乙返还不当得利或赔偿损失。

  • 第19题:

    (2014年)乙向甲借款5万,丙又欠乙5万,经过协商由丙直接向甲偿还,下列关于甲、乙、丙三者之间债的移转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如果甲、乙之间协商一致,再通知丙,为债权让与
    B.如果甲、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乙的同意,为债务承担
    C.如果乙、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甲的同意,为债务承担
    D.如果甲、乙、丙共同订立一个协议,则对甲与乙为债权让与,对甲与丙以及乙与丙为债务承担
    E.如果甲、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丙的同意,属于债的概括承受

    答案:A,B,C,D
    解析:
    (1)选项BD: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债务承担合同的,一般不必经债务人同意即可生效;在得到乙同意的情况下,债务承担合同当然有效;(2)选项E:债的概括承受是指债的主体一方将自己的债权和债务一并移转给第三人。题中乙对丙不享有债务,只享有债权,故不构成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

  • 第20题:

    乙向甲借款8万元,丙又欠乙款项8万元,经过协商由丙直接向甲偿还,下列表述甲、乙、丙相互关系及性质的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 A、如果甲、乙之间协商一致,再通知丙,为债权转移
    • B、如果乙、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甲的同意,为债务承担
    • C、如果甲、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乙的同意,为债务承担
    • D、如果甲、乙、丙订立一个协议,对甲与乙为债权转移,对甲与丙及乙与丙为债务承担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甲与乙共同承包的果园遭到丙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污染后,给果园造成损失约13万元。甲与乙以丙工厂为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丙工厂赔偿13万元。在诉讼进行过程中,下列关于必要共同诉讼人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放弃对丙的赔偿请求,如果乙同意,该行为对乙有效
    • B、甲不得单方与丙和解,因为甲与乙是必要共同诉讼人
    • C、甲委托代理人的行为对乙直接发生法律效力
    • D、甲申请撤诉,如果乙同意,则视为乙也申请撤诉

    正确答案:A,D

  • 第22题:

    多选题
    乙向甲借款5万,丙又欠乙5万,经过协商由丙直接向甲偿还,下列关于甲、乙、丙三者之间债的移转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2014年)
    A

    如果甲、乙之间协商一致,再通知丙,为债权让与

    B

    如果甲、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乙的同意,为债务承担

    C

    如果乙、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甲的同意,为债务承担

    D

    如果甲、乙、丙共同订立一个协议,则对甲与乙为债权让与,对甲与丙以及乙与丙为债务承担

    E

    如果甲、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丙的同意,属于债的概括承受


    正确答案: B,A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甲、乙、丙三人共同伤害被害人,检察机关对甲和乙提起公诉,对丙作了不起诉处理。被害人欲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应将甲和乙作为共同被告

    B

    应将甲、乙、丙作为共同被告

    C

    既可以将甲和乙作为被告,也可以将甲、乙、丙作为被告

    D

    由于只有丙有赔偿能力,可以只以丙为被告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根据《刑诉解释》第143条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包括:①刑事被告人以及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侵害人;②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③死刑罪犯的遗产继承人;④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⑤对被害人的物质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其他单位和个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亲友自愿代为赔偿的,应当准许。此处“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侵害人”,主要是指在共同犯罪中,有的被告人被交付人民法院审判,有的被告人被公安机关作出行政拘留处分,有的被告人被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在这种情况下,被作出其他处理的同案人都可以列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
    根据《刑诉解释》第144条的规定,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仅对部分共同侵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可以对其他共同侵害人,包括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共同侵害人,一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共同犯罪案件中同案犯在逃的除外。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放弃对其他共同侵害人的诉讼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相应法律后果,并在裁判文书中说明其放弃诉讼请求的情况。对于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被害人对其具有选择性,而不是必须,这是由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和连带责任原则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