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以下引起药源性疾病的事例中,其影响因素主要是“药物相互作用”的是
A、“亮菌甲素”事件的祸首是二甘醇
B、胶囊壳中色素可引起固定型药疹
C、阿托品滴眼剂常引起慢性滤泡性结膜炎
D、与氟西汀同服的华法林的游离型浓度超出安全范围
E、阿司匹林中的副产物乙酰水杨酰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酐能引起哮喘、慢性荨麻疹
第2题:
药源性疾病是由药物诱发的疾病,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出现的与用药有关的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因素主要有患者因素、药物因素。
“输液中颗粒物引起肺部异物肉芽肿”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药理作用
B、药物的使用
C、药物制剂因素
D、药动学相互作用
E、药效学相互作用
下列药源性疾病中,其诱因主要是“性别因素”的是A、口服避孕药致阿米替林清除率下降
B、服用阿司匹林出现哮喘、慢性荨麻疹等
C、氯霉素在新生儿体内蓄积呈现灰婴综合征
D、肾病患者服用呋喃妥因可引起周围神经炎
E、老年人应用普萘洛尔可诱发头痛、低血压等
第3题: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药源性疾病是由药物诱发的疾病,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出现与用药有关的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因素主要有患者因素、药物因素。
“输液中颗粒物引起肺部异物肉芽肿”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 查看材料
A.药理作用
B.药物的使用
C.药物制剂因素
D.药动学相互作用
E.药效学相互作用
第4题:
以下属于药物制剂因素所引起的药源性疾病的是( )。
A.阿司匹林与红霉素合用导致耳毒性增强
B.阿司匹林引起的哮喘、慢性荨麻疹等药源性疾病
C.庆大霉素静脉推注引起的呼吸抑制
D.防腐剂中所含色素柠檬黄引起的荨麻疹
E.长期服用避孕药引起的乳腺癌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亮菌甲素”事件的祸首是二甘醇
胶囊中的色素常可引起固定性药疹
阿托品滴眼剂常可引起慢性滤泡性结膜炎
与氟西汀同服华法林的患者出现出血症状
阿司匹林中的副产物乙酰水杨酰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酐能引起哮喘、慢性荨麻疹
第11题:
年龄因素
过敏反应
药物制剂因素
药动学相互作用
药效学相互作用
第12题:
口服避孕药致阿米替林清除率下降
服用阿司匹林出现哮喘、慢性荨麻疹等
氯霉素在新生儿体内蓄积呈现灰婴综合征
肾病患者服用呋喃妥因可引起周围神经炎
老年人应用普萘洛尔可诱发头痛、低血压等
第13题:
下列引起药源性疾病的事例中,其影响因素主要是“药物制剂因素”的是
A、输液中颗粒物引起肺部异物肉芽肿
B、排钾利尿药增加心脏对强心苷的敏感性
C、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同服会增加出血风险
D、乙醇、抗组胺药、抗抑郁药可增强催眠药的作用
E、以50%乙醇做溶剂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极易呈现药物配伍变化
第14题:
常见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不包括
A、遗传因素
B、性别因素
C、药物相互作用因素
D、药物制剂因素
E、药物制备的条件因素
第15题:
药源性疾病是由药物诱发的疾病,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出现与用药有关的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因素主要有患者因素、药物因素。
“输液中颗粒物引起肺部异物肉芽肿”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药理作用
B、药物的使用
C、药物制剂因素
D、药动学相互作用
E、药效学相互作用
庆大霉素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与其血药浓度有关;直接静脉注射庆大霉素,则易引起呼吸抑制。此种致病因素属于A、药理作用
B、药物的使用
C、药物制剂因素
D、药动学相互作用
E、药效学相互作用
下列药源性疾病中,其诱因主要是“性别因素”的是A、口服避孕药致阿米替林清除率下降
B、服用阿司匹林出现哮喘、慢性荨麻疹等
C、氯霉素在新生儿体内蓄积呈现灰婴综合征
D、肾病患者服用呋喃妥因可引起周围神经炎
E、老年人应用普萘洛尔可诱发头痛、低血压等
下列药源性疾病中,其诱因主要是“病理因素”的是A、慢乙酰化者服异烟肼半衰期延长至2—4. 5h
B、假胆碱酯酶遗传性缺陷者应用琥珀胆碱出现呼吸暂停
C、肝硬化患者应用利多卡因,可引起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D、月经期服用常规剂量的避孕药和地西泮、药理效应增强
E、羟化酶缺乏者服用一半剂量的苯妥英钠可能引起神经毒性
第16题:
以下引起药源性疾病的事例中,其影响因素主要是“药物相互作用”的是( )。
A.“亮菌甲素”事件的祸首是二甘醇
B.胶囊壳中色素可引起固定型药疹
C.阿托品滴眼剂常引起慢性滤泡性结膜炎
D.与氟西汀同服的华法林的游离型浓度超出安全范围
E.阿司匹林中的副产物乙酰水杨酰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酐能引起哮喘、慢性荨麻疹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药源性疾病是由药物诱发的疾病,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出现的与用药有关的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因素主要有患者因素、药物因素。下列药源性疾病中,其诱因主要是性别因素的是()
第22题:
药理作用
药物的使用
药物制剂因素
药动学相互作用
药效学相互作用
第23题:
药理作用
药物的使用
药物制剂因素
药动学相互作用
药效学相互作用
第24题:
慢乙酰化者服异烟肼半衰期延长至2~4.5h
假胆碱酯酶遗传性缺陷者应用琥珀胆碱出现呼吸暂停
肝硬化患者应用利多卡因,可引起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月经期服用常规剂量的避孕药和地西泮、药理效应增强
羟化酶缺乏者服用一半剂量的苯妥英钠可能引起神经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