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下列有关保证期间确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保证期间
B.当事人如果没有约定的,保证期间为6个月
C.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D.如果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时,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计算
第2题:
简述民法中确定保证期间的规则。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有关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下列有关保证期间的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第8题:
下列关于保证期间及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第9题:
以下关于保证期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10题:
保证期间是除斥期间
保证期间是诉讼时效期间
一般保证中,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连带责任保证中,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保证期间具有积极效力,但却不存在消极效力
第11题:
当事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一般保证责任和连带保证责任的法定保证期间是1年
当事人对保证期间约定不明的,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的法定保证期间为2年
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的法定保证期间的起算点是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
法定保证期间只有在没有约定保证期间或保证期间约定不明的情况下才会适用
第12题:
保证期间为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日起3个月
保证期间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保证期间为可变期间
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规则
第13题:
A.保证期间不发生中止
B.保证期间不发生中断
C.保证期间不发生延长
D.保证期间不发生终止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以下关于约定保证期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20题:
以下关于保证期间的法律效力的表述错误的是()。
第21题:
公司或企业的职能部门、董事、经理越权对外提供保证
未明确保证期间或保证期间不明,保证责任难以落实
借款人互相提供保证更有利于增强保证效力
未明确连带责任保证,追索的难度大
第22题:
债权人转让主债权需征得保证人的书面同意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权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提供保证的,保证合同无效
一般保证中,法定保证期间优先于约定保证期间
保证人享有先履行抗辨权
第23题: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保证期间
当事人如果没有约定的,保证期间为6个月
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如果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时,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计算
第24题:
主债务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无论保证债务是否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保证人均有权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期间届满后,不必再起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起算后,不必再计算保证期间
一般保证中,从有关主债权债务的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时,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连带责任保证中,从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同时中止、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