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真题)关于正当防卫,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B.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不法侵害行为即将发生或者正在进行。特殊情况下,对已经结束的侵害也可以正当防卫 C.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 D.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题目
(2006年真题)关于正当防卫,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B.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不法侵害行为即将发生或者正在进行。特殊情况下,对已经结束的侵害也可以正当防卫
C.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
D.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相似考题
更多“(2006年真题)关于正当防卫,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信息采集程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D

  • 第2题:

    关于正当防卫,下列表述中,正确

    A.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有不法侵害行为
    B.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不法侵害行为即生或者正在进行。特殊情况下,对已经的侵害也可以正当防卫
    C.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合法权利免受侵害
    D.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区别的关键在于是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答案:A,C,D
    解析: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实施侵害的人所采取的合理的防卫行为: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必须要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A选项说法正确。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正当防卫。不法行为即将发生和已经结束都不能进行正当防卫。B选项说法错误。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是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不法侵害的主观条件是必须为了保护合法利益。C选项说法正确。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是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违反限度条件的构成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选项说法正确。

  • 第3题:

    (2009年真题)下列关于紧急避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紧急避险的前提条件是出现了不法侵害以外的危险
    B.紧急避险必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
    C.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所保护的利益
    D.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体范围一致


    答案:B
    解析:
    解析:成立紧急避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前提条件:必须有危险发生,就是出现了足以使合法权益遭受严重损害的危险情况使合法利益面临着紧急的危险,而且必须是实际存在的正在发生的危险。(2)避险行为必须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只要有其他办法能避免危险,就不必采取牺牲某种利益的方法。(3)必须是为了使合法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这是避险目的正当性的条件。(4)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应是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所保护的权益,而不能等于或大于所保护的权益。因此.A、C表述错误;B表述正确。
    正当防卫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而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因此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主体的限定不同,故D项表述错误。

  • 第4题:

    下列关于实施正当防卫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实施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进行
    • B、实施正当防卫,只能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进行
    • C、实施正当防卫,只能针对暴力犯罪进行
    • D、实施正当防卫,可以在不法侵害结束后进行

    正确答案:A,B

  • 第5题:

    单选题
    甲向乙兜售毒品时,虽然提供了真实的毒品作为样品,实际交付的却是面粉。下列关于该民事行为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4年真题改编]
    A

    无效

    B

    可撤销

    C

    有效

    D

    效力待定


    正确答案: C
    解析: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题中,合同中约定的标的物属于违法标的物,不论实际交付的标的物是不是真品,该毒品买卖合同都是无效的。

  • 第6题: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构成侵权民事责任抗辩事由的有(  )。[2005年真题]
    A

    正当防卫

    B

    紧急避险

    C

    不可抗力

    D

    双方过错


    正确答案: D,A
    解析:
    A项,《侵权责任法》第30条规定:“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B项,《侵权责任法》第31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责任或者给予适当补偿。”C项,《侵权责任法》第29条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D项,《侵权责任法》第26条规定:“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 第7题:

    多选题
    关于丁公司的《承诺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014年真题]
    A

    构成单方允诺

    B

    构成保证

    C

    构成并存的债务承担

    D

    构成免责的债务承担


    正确答案: B,D
    解析:
    A项,单方允诺是指表意人向相对人作出的为自己设定某种义务,使相对人取得某种权利的意思表示,本题中丁公司的《承诺函》符合单方允诺的构成。
    B项,保证是一种合同关系,它需要当事人双方的要约和承诺来形成保证合同。本题中乙公司未作出任何意思表示,因此不可能产生保证关系。
    CD两项,债务承担是债的移转的一种方式,指在不改变合同的前提下,债权人、债务人通过与第三人订立转让债务的协议,将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承担的法律现象。债务承担,按照承担后债务人是否免责为标准,可分为免责的债务承担和并存的债务承担。其中免责的债务承担是指债务人将其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承担,就转让给第三人的债务,原债务人免除债务。并存的债务承担是指原债务人并不免除债务,第三人加入债的关系,与原债务人一起对债权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理论上认为,由于第三人参与到现在的法律关系当中,对债权人只会有利不会有害,因此原则上并存的债务承担不需要债权人同意即可构成。本题中,甲指示丁承担债务,可以认为债务人与承担人有债务承担的合意,而丁公司通过自己的单方意思表示,向乙表明愿意承担债务,无需经过乙同意,构成并存的债务承担。

  • 第8题:

    单选题
    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野生动物对人的自发侵害,不能进行正当防卫,但是可以紧急避险

    B

    若利用第三人的财产来实施防卫,既不是正当防卫,也不是紧急避险

    C

    警察面对歹徒正在杀人既不能紧急避险,也不能正当防卫

    D

    对合法的逮捕行为,虽然不能正当防卫,但是可以紧急避险


    正确答案: C
    解析:
    野生动物对人的自发侵害,不能进行正当防卫,但是可以紧急避险。若利用第三人的财产来实施防卫,可能成立紧急避险。警察面对歹徒正在杀人时不能紧急避险,但是可以正当防卫。对合法的逮捕行为,由于系合法行为,既不能正当防卫,也不能紧急避险。

  • 第9题:

    单选题
    在下列关于定金担保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6年真题]
    A

    定金是法定担保

    B

    定金担保的标的物可以是金钱和动产

    C

    定金合同是从合同

    D

    定金合同是诺成合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定金,是指为担保债权,依法律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一方于合同履行前给付对方的一定金钱。A项,定金担保属于约定担保,它只能基于当事人之间的约定而产生。B项,定金担保的标的物可以是金钱或其替代物。C项,定金具有从属性。定金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具有从属性。定金合同以主合同的有效存在为前提,随主合同的存在而存在,随主合同的消灭而消灭。D项,定金合同是实践合同。根据《担保法》第90条和《担保法解释》第119条的规定,定金合同生效以一方交付约定的定金为条件,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的数额,视为变更定金合同;收受定金一方提出异议并拒绝接受定金的,定金合同不生效。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会计恒等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6年12月真题]
    A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D

    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按照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表的基本逻辑关系表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反担保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2006年真题]
    A

    反担保担保的对象是主债权

    B

    本担保无效,则反担保也无效

    C

    留置、定金不能设立反担保

    D

    反担保人只能是债务人


    正确答案: C,A
    解析:
    反担保,是指在本担保设定后,为了保证担保人在承担担保责任后,其对被担保人的追偿权得以实现而设定的担保。依据我国《担保法》以及《担保法解释》的规定,A项,本担保所担保的是主债权,而反担保所担保的是担保人的追偿权,即附延缓条件的未来债权。B项,反担保是以本担保的存在为前提的,是担保人避免担保风险的一种手段,反担保具有有利于促进担保展开的功能。C项,按照《担保法解释》的规定,反担保方式可以是债务人提供的抵押或者质押,也可以是其他人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者质押。留置权和定金不能为反担保的方式。D项,在反担保中,担保权人不能是主债权的债权人,而是本担保中的担保人,并且该担保人不能是主债务人,只能是第三人。

  • 第12题:

    单选题
    甲乙两家有仇。某晚,两拨人在歌厅发生斗殴,甲、乙恰巧在场并各属一方。打斗中乙持刀砍伤甲小臂,甲用木棒击中乙头部,致乙死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
    A

    属于正当防卫

    B

    属于紧急避险

    C

    属于防卫过当

    D

    属于故意杀人


    正确答案: D
    解析:
    ABC三项,相互斗殴是指参与者在不法侵害故意的支配下,实施连续相互侵害的行为。在相互斗殴的场合,由于双方都有加害对方的侵害故意,并且实施了侵害行为,所以双方都欠缺防卫意识,不能视为正当防卫。当然,如果一方已经停止斗殴,对方仍然继续实施,或者在一般轻微斗殴中,一方突然使用严重危及生命的暴力,此时可以进行正当防卫。本题中,甲、乙二人属于相互斗殴,所以甲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也不属于紧急避险。
    D项,《刑法》第292条第2款规定,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即故意伤害罪、第232条即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 第13题: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方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方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
    D选项: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故D表述不正确。B选项:南海有四个群岛,分别是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故B选项表述正确;C选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故C选项表述不正确;A选项:东北平原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故A项表述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择B选项。

  • 第14题:

    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比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的范围,与紧急避险中的“危险”相同
    B.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是否“正在进行”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危险是否“正在发生”的认定相同
    C.对正当防卫中防卫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避险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相同
    D.若正当防卫需具有防卫意图,则紧急避险也须具有避险意图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关系。 A项,正当防卫中的侵害是由人发动的不法侵害,紧急避险的前提则是一切能够引发法益侵害的现实危险。故A项错误。
    B项,正当防卫中对不法侵害是否“正在进行”的判断,是由防卫必要性决定的,即再不防卫就会丧失防卫的机会,或者即使能够进行防卫也会承担太大的风险,此时就是正当防卫的开始时间,也就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开始时间;紧急避险中对危险是否“正在发生”的判断,自然是由避险必要性决定的,即以牺牲最小的利益保护最大的利益为目的,可以在危险迫近但尚未实现的前空间内,进行紧急避险,即此时可以被认定为危险“正在发生”。故B项错误。
    C项,避险过当的必要限度仅需在算数关系上超过必要程度即可,而防卫过当则需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二者的认定并不相同。故C项错误。
    D项,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均需具备相应的主观意图。故D项正确。

  • 第15题:

    (2006年真题)关于正当防卫,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B.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不法侵害行为即将发生或者正在进行。特殊情况下,对已经结束的侵害也可以正当防卫
    C.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
    D.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答案:A,C,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正当防卫的条件。正当防卫是指正当防卫成立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起因条件。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指存在着具有社会危害性和侵害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2)时间条件。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指正当防卫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之时实行,不能实行事前防卫和事后防卫。(3)对象条件。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是指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不能及于第三者。(4)主观条件。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是指防卫人主观上必须出于正当防卫的目的,故对即将发生的不法侵害行为和已经结束的侵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 第16题: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关于会计职能的表述正确的有(  )。[2018年真题]
    A

    监督职能是核算职能的保障

    B

    核算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

    C

    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和评价经营业绩是拓展职能

    D

    核算与监督是基本职能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会计拓展职能包括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和评价经营业绩等。

  • 第17题:

    多选题
    关于汽车维修合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011年真题]
    A

    方某构成无因管理

    B

    方某构成无权代理

    C

    方某构成无权处分

    D

    方某构成表见代理


    正确答案: C,B
    解析:
    A项,《民法总则》第121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的人,有权请求受益人偿还由此支出的必要费用。方某是丁公司员工,并无修车义务。方某将汽车交由戊公司维修,构成无因管理。无因管理行为可以是事实行为,也可以是法律行为。管理人所为的法律行为既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也可以以本人的名义。
    BC两项,《合同法》第48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本案中,方某在没有取得丁公司授权的情况下,其自行决定以丁公司名义将该车放在戊公司进行维修的行为构成无权代理,而非无权处分。
    D项,《合同法》第49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本题中,方某以丁公司的名义与戊公司签订维修合同,构成无权代理,但是题干中并没有给出戊公司有理由相信方某有代理权的信息,不构成表见代理。

  • 第18题:

    多选题
    关于乙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合同的效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011年真题]
    A

    效力待定

    B

    为甲公司设定义务的约定无效

    C

    有效

    D

    无效


    正确答案: C,A
    解析:
    《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本题中,甲公司将药材交付给乙公司之前,乙公司对药材不享有所有权,其与丙公司签订的买卖合同效力待定。乙、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后甲公司依照约定将药材交付给了丙公司,即甲公司对乙、丙之间的买卖合同进行了追认。因此,该合同为有效合同。乙公司和丙公司为甲公司设定义务的约定,在乙公司和丙公司之间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只是对甲公司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 第19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重点调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018年中级真题]
    A

    调查范围小

    B

    调查速度快

    C

    调查所反映的基本趋势比较符合客观实际

    D

    不可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正确答案: C
    解析:
    重点调查是指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主要特点是: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符合客观实际。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 第20题:

    单选题
    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比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真题]
    A

    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的范围,与紧急避险中的“危险”相同

    B

    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是否“正在进行”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危险是否“正在发生”的认定相同

    C

    对正当防卫中防卫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避险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相同

    D

    若正当防卫需具有防卫意图,则紧急避险也须具有避险意图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直接来源于不法侵害人。紧急避险中的“危险”来源除了不法侵害人以外还包含自然力量野生动物的攻击等。
    B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是指不法侵害已经开始但尚未结束。紧急避险中危险“正在发生”则指危险已经发生迫在眉睫并且尚未消除
    C项,正当防卫对不法侵害人可以采取大于不法侵害的防卫强度,如《刑法》第20条第3款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而紧急避险中,保护的利益一定要大于牺牲的利益
    D项,主张正当防卫具有防卫意图的,则紧急避险也须具有避险意图。

  • 第21题:

    多选题
    关于《合作协议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014年真题]
    A

    是无名合同

    B

    对股权转让的约定构成无权处分

    C

    效力待定

    D

    有效


    正确答案: D,B
    解析:
    A项,根据《合同法》第124条的规定,无名合同是指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其类型和内容的合同。本题中所述合同我国法律中没有规定,因此是无名合同。
    B项,丙公司的股权属于张某和方某,因此甲公司处分丙公司10%的股权属于无权处分
    CD两项,《买卖合同解释》第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出卖人因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买受人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合作协议一》有效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论述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2017年真题]

    正确答案:
    《刑法》第20条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正当防卫的成立必须具备下列成立条件:
    (1)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是正当防卫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这一条件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有不法侵害行为。不法侵害行为,是指人所实施的对国家、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的侵袭和损害行为。不法侵害行为的程度,通常限于具有暴力性、破坏性、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
    ②不法侵害必须是实际存在的。不法侵害实际存在,是指不法侵害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想象的、推测的。
    (2)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
    正当防卫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实行,这是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是指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尚未结束。一般来说,不法侵害已经开始是指不法侵害人已经着手直接实施侵害行为,但是,对于某些危险的犯罪,虽然犯罪行为还没有着手实行,但已经对合法权益造成了紧迫的威胁,也应视为不法侵害已经开始。不法侵害尚未结束,是指不法侵害行为或其导致的危险状态尚在继续中,防卫人可以用防卫手段予以制止或排除。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要求,不能进行事先防卫和事后防卫。事先防卫,是指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时进行的防卫;事后防卫,是指在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后进行的防卫。
    (3)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行
    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行,这是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对于不法侵害人以外的任何人,都不能进行防卫。
    (4)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是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非出于上述目的的下列两种行为不是正当防卫:①防卫挑拨,即行为人出于侵害目的,以故意挑衅、引诱等方法促使对方进行不法侵害,尔后借助防卫加害对方的行为;②相互的非法侵害行为,即双方都出于侵害对方的非法意图而发生的相互侵害行为。
    (5)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是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是区别防卫的合法与非法、正当与过当的一个标志。在我国刑法学界主要有“客观需要说”“基本适应说”和“相当说”三种主张。其中,“相当说”的主张较为科学、合理。此种观点认为,必要限度原则上应以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为标准,同时要求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行为在手段、强度等方面,不存在过于悬殊的差异。根据相当说的主张及我国《刑法》第20条第2款的规定,防卫行为只要为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所必需,并且根据不法侵害发生的环境、防卫人与不法侵害人的力量对比等客观因素判断,防卫行为的性质、手段、强度及造成的损害没有明显超过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及可能造成的损害,或者虽然防卫行为的性质、手段、强度及造成的损害明显超过不法侵害,但实际造成的损害并不算重大的,均属正当防卫的范围,而不能认为防卫过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行为中不能进行正当防卫的有(  )。[2009年真题]
    A

    意外事件

    B

    依照法令的行为

    C

    正当业务行为

    D

    避险过当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对下列几种行为,不能进行正当防卫:①对合法行为不能进行正当防卫,合法行为包括依照法令的行为、执行命令的行为、正当业务行为等;②对正当防卫行为不能实行反防卫;③对紧急避险行为不能实行正当防卫;④对意外事件不能实行正当防卫;⑤对防卫过当、避险过当不宜进行正当防卫。

  • 第24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车船税税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2年真题]
    A

    车船税实行定额税率

    B

    车船税实行单一比例税率

    C

    车船税实行幅度比例税率

    D

    车船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