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受拉区钢筋绑扎搭接的设置要求()。
第5题: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受拉搭接区段,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 倍,且不应大于()
第6题: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第7题: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第8题: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与混凝土的强度无关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随混凝土的强度提高而缩短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随混凝土的强度提高而应增长
受压钢筋的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应大于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0.8倍
第9题:
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00mm
纵向钢筋不宜小于4φ10
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
箍筋间距不得大于300mm
圈梁宽度不宜小于2/3墙厚
第10题:
当墙厚h≥240mm时,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不宜小于h/3。圈梁的高度不应小于120mm
纵向钢筋不应小于4∮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当墙厚h≥240mm时,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不宜小于h。圈梁的高度不应小于120mm
纵向钢筋不应小于4∮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
第11题:
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第12题: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
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大于25mm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5倍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关于现场绑扎钢筋的说法,正确的有()。
第16题:
受拉区钢筋绑扎搭接的设置要求()。
第17题: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受拉搭接区段,受压搭接区段,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倍,且不应大于200mm
第18题:
以下选项中关于现场绑扎钢筋的规定正确的是()。
第19题:
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绑丝绑牢,必要时可辅以点焊
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当钢筋受拉时应小于10d,且不得大于200mm
矩形柱角部竖向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应为15°
圆形柱所有竖向钢筋弯钩平面应朝向圆心
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
第20题:
要有足够的搭接长度
接头不宜位于弯距最大处
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25mm
接头应位于梁端箍筋加密处
第21题:
箍筋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被箍柱钢筋的直径,且 HPB300 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 2.5 倍
钢筋宜优先选用冷拉法进行调直
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当钢筋受拉是应小于 5d,且不得大于 100mm
矩形柱角部竖向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应为 15°
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直线型钢筋不得小于其管道直径的 1/2
第22题: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箍筋直径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小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20mm
第23题:
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5倍
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2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