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15周岁)放任自己饲养的藏獒恐吓过往路人,造成无人敢从其附近道路经过。群众报警后,公安机关依法进行了处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构成饲养动物干扰正常生活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B.对甲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C.询问时可以不通知甲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D.对甲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题目

甲(15周岁)放任自己饲养的藏獒恐吓过往路人,造成无人敢从其附近道路经过。群众报警后,公安机关依法进行了处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构成饲养动物干扰正常生活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B.对甲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C.询问时可以不通知甲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D.对甲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相似考题
更多“甲(15周岁)放任自己饲养的藏獒恐吓过往路人,造成无人敢从其附近道路经过。群众报警后,公安机关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情形中,甲有权向乙请求请求侵权损害赔偿的是( )

    A.甲在某手机店购买了乙品牌手机,甲的手机在充电过程中突然爆炸,造成家中财产损失。经过鉴定,该手机爆炸原因其实是销售该手机的工作人员偷偷拆换了手机中的原装电池。
    B.乙原本养有一条黄金大蟒作为宠物,结婚之后妻子无法接受与一条蛇同处一个屋檐下,无奈乙忍痛将该大蟒在附近的森林公园中放生。后来这条大蟒咬伤了在森林公园游览的游客甲。
    C.甲在乙医院输血时,不幸感染艾滋,后医院经过排查其实是从血库运来用于输送的血液已经受到HIV病毒污染。
    D.乙家中养有一条藏獒,某天乙出门遛藏獒时,甲想试试这只藏獒的野性就故意挑逗该藏獒,在乙提醒之后甲仍向藏獒投掷小石子。

    答案:A,C,D
    解析:
    本题涉及侵权责任。A选项主要是涉及产品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43条的规定,当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销售者或者生产者请求赔偿。A选项中虽然造成产品侵权的原因是销售者,但是甲也有权利向生产者乙请求赔偿。B题主要涉及遗弃、逃逸动物侵权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82条的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原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A选项中,乙已经将饲养的野生动物放归大自然,不存在遗弃、逃逸问题,故而乙无须承担责任。C选项主要涉及医疗产品缺陷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59条的规定,患者因接受不合格的血液制品受到损害,既可以向血液提供者请求赔偿,也可向医院请求赔偿,因此甲可以向乙请求赔偿。D选项涉及动物致人损害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80条的规定,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因此甲可以向乙请求赔偿。

  • 第2题:

    关于不作为犯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4年)

    A.小偷翻墙入院行窃,被护院的藏獒围攻。主人甲认为小偷活该,任凭藏獒撕咬,小偷被咬死。甲成立不作为犯罪
    B.乙杀丙,见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欲将丙送医。路人甲劝阻乙救助丙,乙遂离开,丙死亡。甲成立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
    C.甲看见儿子乙(8周岁)正掐住丙(3周岁)的脖子,因忙于炒菜,便未理会。等炒完菜,甲发现丙已窒息死亡。甲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D.甲见有人掉入偏僻之地的深井,找来绳子救人,将绳子的一头扔至井底后,发现井下的是仇人乙,便放弃拉绳子,乙因无人救助死亡。甲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不作为犯罪。
    A项,小偷翻墙入院行窃,主人有权进行正当防卫,包括利用宠物撕咬进行阻止。但是,正当防卫不得超过必要的限度,对仅仅只是意图侵犯财产的盗窃犯,显然不能放任宠物将小偷咬死。在藏獒撕咬小偷导致小偷有死亡的危险之时,小偷的法益受损严重,主人有义务防止藏獒继续伤人。甲作为藏獒的主人,能够制止藏獒的撕咬而不制止,导致小偷被咬死,成立不作为犯罪。故A项正确。

    B项,路人甲自身对丙没有救助义务,但是乙由于先前的故意杀人行为对丙产生了救助义务。甲教唆乙不救助丙的,甲成立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故B项正确。

    C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义务阻止未成年人对他人的法益造成损害,甲看见乙掐住丙的脖子,本应阻止乙的危害行为,但未予理会,致使丙窒息而亡,成立不作为犯罪。故C项错误。

    D项,甲对仇人乙并没有法律上确定的救助义务。甲对乙实施救助,属于自愿接受行为,只有在救助行为发生实际作用之时终止救助的才成立不作为。如果扔下的绳子尚未开始发生作用,则不拉绳子救助的行为与被害人死亡之间缺乏积极的因果关系,即相当于没有抛绳子,不成立不作为犯。故D项正确。

  • 第3题:

    关于不作为犯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小偷翻墙入院行窃,被护院的藏獒围攻。主人甲认为小偷活该,任凭藏獒撕咬,小偷被咬死。甲成立不作为犯罪
    B:乙杀丙,见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欲将丙送医。路人甲劝阻乙救助丙,乙遂离开,丙死亡。甲成立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
    C:甲看见儿子乙(8周岁)正掐住丙(3周岁)的脖子,因忙于炒菜,便未理会。等炒完菜,甲发现丙已窒息死亡。甲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D:甲见有人掉入偏僻之地的深井,找来绳子救人,将绳子的一头扔至井底后,发现井下的是仇人乙,便放弃拉绳子,乙因无人救助死亡。甲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答案:C
    解析:
    A选项中,甲是藏獒的主人,在法律上有管理藏獒的义务。在藏獒咬人的情况下未制止,已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A正确。B选项中,乙实施杀人行为在先,实施救助行为在后,因未坚持救助最终致使丙死亡。乙实施的犯罪行为并不属于“先行行为”,不能产生作为义务,因此乙构成作为犯罪而非不作为犯罪。但从甲的行为看,其劝阻乙救助丙的行为使乙放弃了对丙的救助,并导致丙死亡,乙是否有《刑法》上的作为义务并不影响其行为的性质和社会危害性,其行为已构成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B正确。C选项中,甲已构成不作为犯罪。C错误。D选项中,甲放弃救助的行为不构成犯罪。D正确。故选C。

  • 第4题:

    下列哪些选项中的行为构成犯罪?( )

    A.甲见有人掉人深井,找来绳子救人,在人即将救出时发现是仇人乙,遂松手使乙再次坠入深井,造成乙受伤,后无人救助而死
    B.甲带朋友的儿子乙外出钓鱼。当其忙于整理渔具时,看到朋友的儿子乙(8周岁)正掐住丙(3周岁)的脖子,未予理会。等整理好后,发现丙已窒息死亡
    C.甲将他人遗弃的女婴乙抱回家中抚养,后因发现乙有残疾,甲即将乙置之不理,后乙因天气寒冷而死
    D.小偷人院行窃被护院的藏獒围攻,主人甲认为小偷活该,放任藏獒将小偷咬死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是否构成犯罪的理解。 A项中甲将乙摔入深坑的行为有伤害的故意,构成故意伤害罪。B项中乙不能承担刑事责任,而甲基于法律行为对其负有监督、监护义务,对其危险行为有予以阻止的义务。C项甲某基于自愿将他人遗弃的女婴抱回家中而产生保护义务,已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D项藏獒围攻小偷是合法的,是正当防卫。但是在小偷被吓住后,甲并无权利杀死小偷,甲的行为已不是防卫过当,而是独立的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 第5题:

    关于不作为犯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小偷翻墙入院行窃,被护院的藏獒围攻。主人甲认为小偷活该,任凭藏獒撕咬,小偷被咬死。甲成立不作为犯罪
    B.乙杀丙,见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欲将丙送医。路人甲劝阻乙救助丙,乙遂离开,丙死亡。甲成立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
    C.甲看见儿子乙(8周岁)正掐住丙(3周岁)的脖子,因忙于炒菜,便未理会。等炒完菜,甲发现丙已窒息死亡。甲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D.甲见有人掉入偏僻之地的深井,找来绳子救人,将绳子的一头扔至井底后,发现井下的是仇人乙,便放弃拉绳子,乙因无人救助死亡。甲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不作为犯罪。
    A项,小偷翻墙入院行窃,主人有权进行正当防卫,包括利用宠物撕咬进行阻止。但是,正当防卫不得超过必要的限度,对仅仅只是意图侵犯财产的盗窃犯,显然不能放任宠物将小偷咬死。在藏獒撕咬小偷导致小偷有死亡的危险之时,小偷的法益受损严重,主人有义务防止藏獒继续伤人。甲作为藏獒的主人,能够制止藏獒的撕咬而不制止,导致小偷被咬死,成立不作为犯罪。故A项正确。

    B项,路人甲自身对丙没有救助义务,但是乙由于先前的故意杀人行为对丙产生了救助义务。甲教唆乙不救助丙的,甲成立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故B项正确。

    C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义务阻止未成年人对他人的法益造成损害,甲看见乙掐住丙的脖子,本应阻止乙的危害行为,但未予理会,致使丙窒息而亡,成立不作为犯罪。故C项错误。

    D项,甲对仇人乙并没有法律上确定的救助义务。甲对乙实施救助,属于自愿接受行为,只有在救助行为发生实际作用之时终止救助的才成立不作为。如果扔下的绳子尚未开始发生作用,则不拉绳子救助的行为与被害人死亡之间缺乏积极的因果关系,即相当于没有抛绳子,不成立不作为犯。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