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患儿,有肋骨串珠,手镯及脚镯征,下肢为x型腿,长骨线片干骺端呈毛刷状及杯口状改变,最恰当的措施是A、给予治疗剂量的维生维素DB、给予预防剂量的维生维素DC、给予大剂量的钙剂D、不必治疗E、进一步检查

题目
5岁患儿,有肋骨串珠,手镯及脚镯征,下肢为x型腿,长骨线片干骺端呈毛刷状及杯口状改变,最恰当的措施是

A、给予治疗剂量的维生维素D

B、给予预防剂量的维生维素D

C、给予大剂量的钙剂

D、不必治疗

E、进一步检查


相似考题
更多“5岁患儿,有肋骨串珠,手镯及脚镯征,下肢为x型腿,长骨线片干骺端呈毛刷状及杯口状改变,最恰当的措施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佝偻病恢复期X线表现

    A.干骺端增厚,钙化预备带消失,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

    B.钙化预备带重新出现,致密增厚

    C.骨骼无明显改变

    D.长骨短曲和弯曲,干骺端变宽,呈喇叭口状,轮廓光整

    E.长骨钙化预备带密度增加,骨皮质增厚及骨硬化


    参考答案:B

  • 第2题:

    婴儿11个月,腕部X线片示骨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呈杯口状毛刷状改变,血钙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下列体征哪一项不是骨样组织堆积所致

    A.手镯
    B.足镯
    C.方颅
    D.肋骨串珠
    E.肋膈沟

    答案:E
    解析:
    婴儿腕部X线片示骨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呈杯口状毛刷状改变,血钙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可诊断为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细胞外液钙磷浓度不足破坏了软骨细胞正常增殖、分化和凋亡的程序;钙化管排列紊乱,使长骨钙化带消失、骺板失去正常形态,参差不齐;骨基质不能正常矿化,成骨细胞代偿增生,碱性磷酸酶分泌增加,骨样组织堆积于干骺端,骺端增厚,形成"串珠""手足镯",颅骨骨化障碍而颅骨软化,颅骨骨样组织堆积出现"方颅"。故不是骨样组织堆积所致的是肋膈沟,本题答案选E。

  • 第3题:


    患儿女,1岁。多汗,睡眠不安,方颅及肋骨串珠,X线检查骨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带明显增宽,骨密度减低。

    为治疗本病,口服维生素D的量是
    A.400IU
    B.600IU
    C.800IU
    D.1000IU
    E.2000IU

    答案:E
    解析: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神经和精神症状(激惹、枕秃);激期主要为骨骼改变(方颅、鸡胸);恢复期主要表现为症状减轻或消失,后遗症期主要为骨骼畸形,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新生儿出生2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D400~800IU可防止本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应避免早坐、站、行;避免久坐、久站,以防发生骨骼畸形。

  • 第4题:

    佝偻病活动早期X线表现

    A.干骺端增厚,钙化预备带消失,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

    B.钙化预备带重新出现,致密增厚

    C.骨骼无明显改变

    D.长骨短曲和弯曲,干骺端变宽,呈喇叭口状,轮廓光整

    E.长骨钙化预备带密度增加,骨皮质增厚及骨硬化


    参考答案:C

  • 第5题:

    患儿女,1岁,多汗,睡眠不安,方颅及肋骨串珠,X线检查骨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带明显增宽,骨密度减低。

    为治疗本病,口服维生素D的量是
    A.400IU
    B.600IU
    C.800IU
    D.1000IU
    E.2000IU

    答案:E
    解析:
    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神经和精神症状(激惹、枕秃);激期主要为骨骼改变(方颅、鸡胸);恢复期主要表现为症状减轻或消失,后遗症期主要为骨骼畸形,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新生儿出生2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D400~800IU可防止本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应避免早坐、站、行;避免久坐、久站,以防发生骨骼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