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鼻胃管
B、鼻十二指肠管
C、鼻空肠管
D、胃造瘘术
E、空肠造瘘术
第1题:
患者女,23岁,因车祸急诊入院。患者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脉搏130次/min,呼吸35次/min,血压110/70mmHg。查体发现患者左下肢骨折,骨盆骨折,严重颅脑损伤。CT检查闭合性脑挫伤。患者1周内最合理的营养方式是A、经外周静脉给予肠外营养
B、经锁骨下静脉给予肠外营养
C、经外周中心静脉(PICC)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D、经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E、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合
10d后,患者病情稳定,但体重下降10kg,此时最常用的营养途径是A、经外周静脉给予肠外营养
B、经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C、恢复口服饮食
D、经过PEG给予肠内营养
E、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
此营养途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鼻窦炎
B、误吸
C、淤胆
D、感染
E、肠瘘
第2题:
第3题:
关于营养途径的选择,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第4题:
患者女,65岁,剖腹探查、右半结肠切除术后,需要给予营养支持,以下考虑正确的有()。
第5题:
患者,女性,52岁。因腹部刀刺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脾、回、结肠数处刀刺伤口,边缘整齐。患者的营养补充主要依靠().
第6题:
肺性脑病患者,可短期使用静脉营养治疗
首选静脉营养治疗
缓解期的患者,使用静脉营养治疗
首选肠内营养治疗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可互换
第7题:
肠内营养尝试失败72小时后再考虑接受肠外营养
延迟的肠内营养导致留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延长
闻及肠鸣音后即可开始肠道喂养
肠外营养增加患者感染性并发症
肠外营养容易达到早期营养供给目标
第8题:
急性重症胰腺炎只能选择肠外营养
短肠综合征可选用肠内营养
短肠综合征可选用肠外营养
胃肠存在部分功能者首选肠内营养
第9题:
首选肠外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适用于提供的营养素不能从瘘孔中流出的患者
成分型肠内营养较非成分型肠内营养更能减少瘘液排出量
高位胃、十二指肠瘘可由空肠造口给予肠内营养
近端有50cm功能良好小肠的小肠瘘患者可由胃内喂养
肠瘘早期宜肠外营养支持给予足量营养
第10题:
鼻胃管
鼻十二指肠管
鼻空肠管
胃造瘘术
空肠造瘘术
第11题:
无渣饮食
管饲肠内营养剂
鼻饲流质饮食
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
全胃肠外营养
第12题:
肠内营养制剂被污染
肠内营养制剂渗透压过高
肠内营养制剂按40~50ml/h输注
患者不耐受该营养制剂
术后应用广谱抗生素致菌群失调
第13题:
A、有营养支持指征的患者,首选肠内营养
B、不全肠梗阻时,可先肠外营养,并经导管逐步应用肠内营养
C、急性胰腺炎是肠内营养的禁忌证
D、鼻胃管适用于接受肠内营养时间>3周的患者
E、大部分接受结肠切除术患者可在术后第1天开始经口摄入肠内营养
第14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途径()
第15题:
对于手术后恢复期患者,有胃肠道功能,营养治疗以哪种方式最好()
第16题:
下列有关肠内营养的论点,不正确的是()。
第17题:
患者男,28岁,因车祸导致脾破裂,急诊行脾切除术,术中发现胰腺也有明显外伤,医生估计该患者需要进行长期肠内营养,最合适的肠内营养途径是()
第18题:
使用低糖滤过液
使用高糖滤过液
增加蛋白质供应量
减少蛋白供应量
严格限制钾、镁、磷的供给
增加非蛋白热量中脂肪的比例
第19题:
无渣饮食
管饲肠内营养剂
鼻饲流质饮食
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
全胃肠外营养
第20题:
患者既往营养状况良好,1周内暂不考虑营养支持
患者为危重患者,待内稳态、呼吸和循环功能稳定后,即以30kcal/kg给予营养支持
患者为危重患者,待内稳态、呼吸和循环功能稳定后,即以15~20kcal/kg给予营养支持
待病情许可后,尽早开始肠内营养支持
维持血糖水平10.0~11.1mmol/L
控制血糖水平<8.3mmol/L
第21题:
术中行胃造口
术中患者条件允许时行空肠造口术
术中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术中暂时不行空肠造口,术后内镜下行PEG+PEJ
术中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术中暂时不行空肠造口,术后内镜下行PEG
放置鼻胃管
患者不适合建立肠内营养途径
第22题:
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后即可以实施肠内营养
在该患者病程中都不能肠内营养
早期以肠内营养为主
肠功能恢复后尽早实施肠内营养
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实施肠内营养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