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孟轲;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
第1题:
在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在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
第2题: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句谚语说明幼儿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第3题:
墨翟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提出了“素丝说”。认为人先天如待染的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毕)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这一学说体现了墨翟所持的观点是()。
第4题:
“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说明了学生具有()。
第5题:
墨子提出了著名的“素丝说”,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说明了学生具有()。
第6题:
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孟轲;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
第7题: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是()对人性无恶无善论的阐释。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墨翟素丝说
韩愈性三品
荀子素丝说
韩非性三品
第12题:
洛克的“白板说”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孟母三迁
第13题: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用来说明()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第14题:
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
第15题:
你怎么看待下面这一场论辩的证明力,这样的论证,是否适用于现代新闻评论?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中心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
第16题: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说明()对人的成长影响巨大。
第17题: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是提出的()
第18题:
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这段话给你什么启示?
第19题:
颜色
环境
遗传
物质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依赖性
向师性
接受性
可塑性
第23题:
内发论
遗传决定论
外铄论
多因素作用论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