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全球史》中写道:“哥伦布向西半球的航行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主要是因为哥伦布的远航()
A.建立了东、西半球的联系
B.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完成了环球航行
第1题: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完成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第2题:
进行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哥伦布。
第3题: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第4题: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初郑和下西洋与西方哥伦布等远航在规模与水平、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
第5题:
材料: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 ——斯塔夫里阿诺夫《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推动哥伦布去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绕好望角航行的动力是什么?
第6题:
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在当时主要是指()
第7题:
《新全球史》中写道:“哥伦布向西半球的航行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主要是因为哥伦布的远航()
第8题:
郑和下西洋在客观上与哥伦布远航有同样的文化侵略意识。
第9题:
有学者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哥伦布大交换”,认为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也是一件关于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观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从这个角度来看,下列哪项不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给美洲带来的影响()
第10题:
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率领船队沿欧洲向西航行到达美洲的是()
第11题:
建立了东、西半球的联系
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完成了环球航行
第12题:
哥伦布
伽马
麦哲伦率领的船队
第13题:
郑和下西洋比西方航海家()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早87年,()环绕地球航行早114年。
第14题:
某班开展“与哥伦布同舟远航”的主题活动,下列与其相符的内容是()。
第15题:
证实“地圆学说”的航行是()。
第16题:
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率先完成环球航行的是()
第17题: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 材料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材料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材料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 “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第18题:
1492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起锚西航,议定的条件是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任当地总督,但土地财富的9/10要归西班牙王室。由此可见探险远航的本质是()
第19题:
“l519年9月20日晨,在西班牙桑卢卡尔港,隆隆的炮声送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奇异的远航。”这次“最奇异的远航”是指()
第20题:
印第安人说哥伦布是个"恶魔",欧洲人说哥伦布是一个"有功之臣"。你认为下列哪个观点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哥伦布的远航活动?()
第21题:
某人写道:“陛下命令我不要按照习惯的方法走陆路去东方,而是向西取道迄今为止不为人知的海路。”文中的“我”是()
第22题:
2012年10月8日适逢美国的哥伦布日,美国展开了多姿多彩的纪念活动。美国人设立哥伦布日主要是基于()
第23题:
迪亚士船队的远航
达·伽马船队的远航
哥伦布船队的远航
麦哲伦船队的远航
第24题:
到达今天的美洲
到达印度
完成环球航行
横渡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