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唐代实施的服役制度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唐代的()制度,即现今的退休制度;唐代官吏退休年龄为()岁。


    正确答案:致仕;70

  • 第2题:

    唐代实施的服役制度是()。


    正确答案:租用调制

  • 第3题:

    ()时期实施开中法,以此鼓励商人运输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给予贩盐专利的制度。

    • A、汉代
    • B、唐代
    • C、宋代
    • D、明代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士兵服役制度,主要包括()

    • A、士兵的基本条件
    • B、服役管理、军衔
    • C、待遇、奖惩
    • D、工作安置

    正确答案:A,B,C

  • 第5题:

    唐代宰相制度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第一,群相制。宰相是集体的而非个人。第二,有共同的办公地点和集体议事会议称为"政事堂"。第三,既有分工,又集体议政。决策、审议、执行三大系统有机结合,办事效率高,政策性失误相对较少,有利于唐代政局之相对稳定。第四,科举进士逐渐成为宰相来源的主体。唐代大兴科举,科举宰相日益增多并逐步成为中枢系统的主体。第五,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使兼宰相。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实际上的宰相,至于以宰相衔兼地方节度使、盐铁使等的也可称为"使相"。但这种宰相兼任外官的使相,回朝后一般还继续行使宰相权力,这与以外官兼宰相的"使相"有所不同。

  • 第6题:

    唐代对岭南地区实施的相关制度有()。

    • A、州郡县三级制
    • B、按户税米
    • C、岭南五管
    • D、南选制度

    正确答案:B,C,D

  • 第7题:

    魏晋到唐代书籍制度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魏晋到唐代盛行纸写本,主要为卷轴制度,有卷轴装(东汉—宋初)、旋风装(产生于唐代)、经折装(始于佛家经书)

  • 第8题:

    “升舍”制度是()创立的。

    • A、元代
    • B、宋代
    • C、唐代
    • D、明代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填空题
    唐代的()制度,即现今的退休制度;唐代官吏退休年龄为70岁。

    正确答案: 致仕
    解析: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 第10题:

    填空题
    唐代的()制度,即现今的退休制度;唐代官吏退休年龄为()岁。

    正确答案: 致仕,7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唐代对岭南地区实施的相关制度有()。
    A

    州郡县三级制

    B

    按户税米

    C

    岭南五管

    D

    南选制度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A

    太宗对道教的崇奉

    B

    科举制的实施

    C

    武则天的圆融三教

    D

    韩愈的排佛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 A、太宗对道教的崇奉
    • B、科举制的实施
    • C、武则天的圆融三教
    • D、韩愈的排佛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是唐代首创的公文改错制度.

    • A、四禁制度
    • B、用纸制度
    • C、贴黄制度
    • D、一文一事制度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唐代对异族实行羁縻制度,这种制度实质上是一种自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唐代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唐初――实行三省制,三省的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左、右仆射为正式宰相。高宗时,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的也是宰相。中期――玄宗以翰林学士起草机密诏令,权力很大,称为内相。代宗以宦官为内枢密使,掌传达诏令和机密诏章。中书省的决策权被削弱。后期――以节度使兼任宰相,称为“使相”,但是并不真正过问宰相事。

  • 第17题:

    简述唐代的户籍制度。


    正确答案: 唐代户籍制度之完备程度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唐初定制,“三年一造户籍”,由县令亲自主持,里正具体负责完成。造籍时,主要依据是民户自报的“手实”。这是一种记载各户家口、年纪、田地实际情况的文书,均以户主名义书写,户主要在手实上保证所报内容属实。里正将手实以乡为卷编造后,呈县司。再经过严格的“团貌”(即貌阅),确定户籍。户籍造成后,一式三份,一留县,一份县呈于州,一州呈于户部。根据户籍,各县一年一造计帐,即向户部申报的去年与今年户口数及今年已征赋役数和预计明年将征赋役数。为了控制户口,增加政府的编户,唐代还制定了惩办脱户、漏口、逃亡的法律,规定了新附民户的优待和蠲免制度,并且制定了严格的析户原则。

  • 第18题:

    李某于2009年9月进部队服役,服役期是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2011年11月,李某被人发现其在服役期间曾伙同他人在甲地实施强奸。对于此案应当由军队保卫部门管辖,公安机关予以配合。()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制度史的首创者是唐代史学家()。


    正确答案:杜佑

  • 第20题:

    唐代的()制度,即现今的退休制度;唐代官吏退休年龄为70岁。


    正确答案:致仕

  • 第21题:

    单选题
    ()时期实施开中法,以此鼓励商人运输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给予贩盐专利的制度。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唐代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唐初――实行三省制,三省的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左、右仆射为正式宰相。高宗时,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的也是宰相。中期――玄宗以翰林学士起草机密诏令,权力很大,称为内相。代宗以宦官为内枢密使,掌传达诏令和机密诏章。中书省的决策权被削弱。后期――以节度使兼任宰相,称为“使相”,但是并不真正过问宰相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唐代租庸调法中,每年必须服国家劳役的男丁可以用交纳一定数量绢或布等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称为“庸”。“输庸代役”发端于隋,制度化于()。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唐代实施的服役制度是()。

    正确答案: 租用调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