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首次将六种非法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归纳到一起,冠以“六赃”之名。
第1题:
首次附载“六赃图”先例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A.《唐律疏议》B.《宋刑统》C.《元典章》D.《大明律》
第2题:
第3题:
()公私财物行为,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少量公私财物的行为。
第4题:
唐律所谓“六赃”之中的“坐赃”是指()。
第5题:
《唐律》首次将六种非法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归纳到一起,冠以“六赃”之名。
第6题:
诈骗是指一种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第7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第8题:
下列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行为()。
第9题:
()公私财物的行为,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获取少量公私财物,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第10题:
()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依据中国刑法规定,侵犯财产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第16题:
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犯罪行为,这定义指的是()
第17题:
为依法惩治官吏的贪污腐败,唐律规定了“六赃”罪,其中官吏收受所辖人员财物的犯罪称为()
第18题: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第19题: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第20题:
诈骗公私财物行为,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的事实或者()的方法,骗取少量公私财物的行为。
第21题:
诈骗公私财物行为,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少量公私财物的行为。()
第22题:
抢劫
盗窃
侵占公私财物
抢夺
第23题:
非因职权之便而非法收受财物
用暴力非法获取公私财物
收受所管辖人员的财物
收受财物并作出违法裁判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