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隋唐城市的基本布局分类。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五种城市内部功能区布局设想。


    正确答案: 1、圈层布局设想
    2、三维布局设想
    3、扇形布局设想
    4、多核心布局设想
    5、多中心布局设想

  • 第2题:

    简述城市对外交通综合布局的原则。


    正确答案: (1)各类对外交通运输设施之间,应按其联运要求创造方便条件,以便于组织水、陆、空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运输。
    (2)各类对外交通运输的客运部分应与城市市区靠近,联系直接方便。
    (3)对外交通站场与城市交通性干道系统密切联系,由干道把城市大量货流的集散点(如工业区、仓库区、货站、码头等)串联起来,充分发挥市内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运输效率。
    (4)对外交通运输设施的布置与城市功能布局密切配合,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

  • 第3题:

    简述城市园林绿地布局的目的。 


    正确答案: 1) 满足居民方便的文化娱乐,休憩游览的要求;
    2) 满足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安全的要求
    3) 达到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4) 满足城市景观

  • 第4题:

    简述城市道路网布局。


    正确答案: 棋盘形、带形、放射形、放射形环。

  • 第5题:

    城市整体布局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建设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人类社区,促进相关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城市总体布局中,要力求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使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建设有序,朝着既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整体协调发展。
    二、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
    城乡融合,协调发展,要求在规划编制中明确:城市和乡村布局上合理,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
    三、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城乡协调发展,区域整体发展和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综合发展,作为城镇空间形态组织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重要原则。
    四、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在面对城市错综复杂的城市发展进程中,有赖于符合实际发展需要、又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驱动。

  • 第6题:

    简述隋唐经学向宋学转向的基本方向(宋明理学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历史反思与道统从建。
    (2)素材转换。
    (3)语言文字转换。
    (4)方法论转换。
    (5)内容转换:强化伦理特征;对伦理展开本体论、心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论证。
    (6)儒释道关系的调适。

  • 第7题:

    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式和内在机理由( )决定。

    • A、城市总体的发展布局
    • B、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
    • C、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 D、城市人均生活水平

    正确答案:B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形态。

    正确答案: 1)集中式布局:网格状;环形放射状
    2)分散式布局:组团状;带状;星状;环状;卫星状;多中心与组群城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城市对外交通综合布局的原则。

    正确答案: (1)各类对外交通运输设施之间,应按其联运要求创造方便条件,以便于组织水、陆、空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运输。
    (2)各类对外交通运输的客运部分应与城市市区靠近,联系直接方便。
    (3)对外交通站场与城市交通性干道系统密切联系,由干道把城市大量货流的集散点(如工业区、仓库区、货站、码头等)串联起来,充分发挥市内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运输效率。
    (4)对外交通运输设施的布置与城市功能布局密切配合,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式和内在机理由( )决定。
    A

    城市总体的发展布局

    B

    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

    C

    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D

    城市人均生活水平


    正确答案: D
    解析: 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式和内在机理,从而对城市规划实施的时序、内容和要求就完全不同,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必须针对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依据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和逻辑来积极应对。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城市总体布局应体现前瞻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紧密结合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基本要求,努力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1、立足区域,讲求整体
    (1)增强区域整体发展观念
    (2)把握影响城市与区域整体性发展的因素
    (3)促进城乡融合,建立合理的城乡空间体系
    2、节约紧凑、强化结构
    (1)集中紧凑,节约用地
    (2)明确重点,抓住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矛盾
    (3)规划结构清晰,内外交通便捷
    3、近远结合,弹性生长
    (1)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
    (2)旧区与新区发展的兼顾
    (3)注重发展弹性
    4、保护环境,突出特色
    (1)以生态与环境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前提
    (2)保护环境,营造和谐的城市空间
    (3)注重城市空间和景观的布局艺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城市交通与城市布局的关系,简述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关系:
    1.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基本要求:
    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按照绿色交通优先的原则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5.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城市交通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交通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交通运输方式配备的完善程度与城市规模、经济、政治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绝大多数城市都具有水陆交通条件,大部分特大城市是水陆空交通枢纽。
    2、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1)对工业的性质与规模有很大影响:某些工业的建立必须有一定的对外交通运输(如铁路专用线、码头等)条件;生产规模受运输设备能力的制约;
    (2)城市贸易、旅游活动必须有交通条件保证,而大量流动人口及服务人口是形成城市规模的主要因素之一;
    (3)交通枢纽(如场站、港区)作为城市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所在城市的人口与用地规模。
    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的骨架,影响到城市的用地布局。城市的交通走廊一般也是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的走廊,哥本哈根的指状结构空间形态与支撑这一结构的轨道交通密切相关。

  • 第14题:

    简述隋唐城市的基本布局分类。


    正确答案: ①隋唐的都城。
    ②地方城市。

  • 第15题:

    简述城市园林绿地分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 以绿地的功能作为主要的分类依据
    2) 绿地分类要与城市规划用地平衡的计算口径一致
    3) 绿地分类要力求反映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的特点
    4) 绿地应尽量考虑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可比性
    5) 分类时要考虑绿地的统计范围,投资来源及管理体制

  • 第16题:

    简述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立足区域,讲求整体;
    (2)节约紧凑,强化结构;
    (3)远近结合,弹性生长;
    (4)保护环境,突出特色。

  • 第17题:

    简述城市布局的分类。


    正确答案:城市布局按照城市的用地形态和道路骨架形式,分为集中和分散两大类:集中式布局可分为网格状和环形放射状等类型。网格状布局结构形态较为规整,由相互垂直的道路网构成,缺点是易造成布局上单调。环形加放射状布局由放射形和环形的网络组成,交通通达性较好,有很强的向心性发展趋势,易造成市中心的拥挤和集聚。

  • 第18题:

    明清北京城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明清北京城布局具有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的典型两重性。1.明清北京城在布局上恢复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整个都城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前左建太庙,右建社稷坛。皇城北门的玄武门外,每月逢四开市,称内市。完全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传统城制。2.城市布局艺术方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运用了强调中轴线的手法,造成宏伟壮丽的景象。3.北京城内的街道,基本是元大都的基础。4.明北京城的商业区市集分布与元大都不同,元大都时商业中心偏北,在鼓楼一带。明时城市向南发展,除鼓楼外,在东四牌楼及内城南正阳门外形成繁杂的商业区。5.北京城的居住区在皇城四周,明代共划37坊。这些坊只是城市用地管理上的划分,不是有坊墙门严格管理的坊里制。6.园林建设较元代有较大发展。7.城市水系基本沿袭元大都。

  • 第19题:

    简述城市布局的避震减灾措施?


    正确答案: 1)在城市发展用地选址时,尽量避开断裂带、溶洞区、液化土区等地质不良地带,以及会扩大地震影响的山丘地形;
    2)进行建筑群规划时,应考虑保留必要的空间和建筑间距,使建筑物一旦震时倒塌,不致影响或阻塞人员疏散通道,并便于人员有紧急疏散的安全空间和场所;
    3)城市布局保证一些道路有足够的宽度,使之在灾时仍能保持通畅,满足救灾与疏散的需要。同时,应充分利用城市绿地、广场,作为震时临时疏散场所。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隋唐经学向宋学转向的基本方向(宋明理学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历史反思与道统从建。
    (2)素材转换。
    (3)语言文字转换。
    (4)方法论转换。
    (5)内容转换:强化伦理特征;对伦理展开本体论、心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论证。
    (6)儒释道关系的调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城市园林绿地分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 以绿地的功能作为主要的分类依据
    2) 绿地分类要与城市规划用地平衡的计算口径一致
    3) 绿地分类要力求反映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的特点
    4) 绿地应尽量考虑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可比性
    5) 分类时要考虑绿地的统计范围,投资来源及管理体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城市交通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交通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交通运输方式配备的完善程度与城市规模、经济、政治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绝大多数城市都具有水陆交通条件,大部分特大城市是水陆空交通枢纽。
    2、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1)对工业的性质与规模有很大影响:某些工业的建立必须有一定的对外交通运输(如铁路专用线、码头等)条件;生产规模受运输设备能力的制约;
    (2)城市贸易、旅游活动必须有交通条件保证,而大量流动人口及服务人口是形成城市规模的主要因素之一;
    (3)交通枢纽(如场站、港区)作为城市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所在城市的人口与用地规模。
    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的骨架,影响到城市的用地布局。城市的交通走廊一般也是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的走廊,哥本哈根的指状结构空间形态与支撑这一结构的轨道交通密切相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城市布局的分类。

    正确答案: 城市布局按照城市的用地形态和道路骨架形式,分为集中和分散两大类:集中式布局可分为网格状和环形放射状等类型。网格状布局结构形态较为规整,由相互垂直的道路网构成,缺点是易造成布局上单调。环形加放射状布局由放射形和环形的网络组成,交通通达性较好,有很强的向心性发展趋势,易造成市中心的拥挤和集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

    正确答案: 1.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相协调原则。
    2.城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相协调原则。
    3.城市局部地区与整体布局相结合。
    4.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