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策
战国~西汉时期,贵族墓的随葬品众多,往往还随葬着用竹简编成的簿册,上面记录着各种随葬品的名称和数量,这就是遣策。在所发掘的墓葬中,有些随葬品已经坏烂或被盗,有些则不识其名,遣策则可帮助了解。像湖北省云梦大坟头汉墓和江苏省海州汉墓等,记录随葬品的识长方形木板,则可称之为“赗方”。广州南越王墓随葬品众多,但未见遣策和记录有文字的其他简椟,这与战国~西汉时期大墓中盛行随葬此类物品的习俗有别。
第1题:
第2题:
采用班轮运输,其运费应包括()。
第3题:
采取()等特别扶持方法,进一步加大特别照顾和精准扶贫力度。
第4题:
何谓滞期费和速遣费?在买卖合同中为什么要规定滞期、速遣条款?
第5题:
《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
第6题:
发遣
第7题:
遣策
第8题:
辞职、辞退
辞职、资遣
辞退、资遣
辞职、辞退、资遣
第9题:
包括装卸费,但不计滞期费、速遣费
包括装卸费,但应计滞期费、速遣费
包括装卸费和滞期费,但不计速遣费
包括装卸费和速遣费,但不计滞期费
第10题:
奴隶主
奴隶
地主
小生产者
第11题:
速遣费是指船舶在装卸时间届满前完成了装货或卸货,出租人给予承租人的奖励
速遣费按船舶节省的装卸时间和合同约定的速遣费率计算
速遣时间等于实用装卸时间与合同规定的可用装卸时间之差
通常,在租船合同中规定,速遣费率为滞期费率的50%。
第12题:
“魏策”
“齐策”
“赵策”
“秦策”
第13题:
第14题:
什么是速遣费?速遣费的计算方法
第15题:
北京政府颁布《徒刑改遣条例》,将清末已经废除的遣刑重加回复。
第16题:
秦王嬴政遣大将李信攻伐楚国时,李信被楚国大将项燕打得大败而归。而后,秦王决定启用王翦,并且满足了王翦所需的六十万军队数目。面对自己亲掌如此众多的军队,王翦怕被怀疑拥兵自重,于是想出了何策以消除秦王的疑虑?
第17题:
西汉末年的贾让应诏上书,提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河三策,这三策是()。
第18题:
速遣费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包括装卸费,不计滞期、速遣费
包括装卸费,应计滞期、速遣费
包括装卸费和滞期费,不计速遣费
包括装卸费和速遣费,不计滞期费
第22题:
齐策
楚策
魏策
秦策
第23题:
第24题:
装卸费,不计滞期费、速遣费
装卸费,但计滞期费、速遣费
卸货费和滞期费,不计速遣费
卸货费和速遣费,不计滞期费